98年我孤身回村葬母无人理,只有1户人家热心帮忙,15年后我去报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5 21:47 1

摘要:"小梅,有些恩情这辈子都还不清,当年要不是赵师傅一家,我连我妈的葬礼都办不了。"

"志远,你真的要给赵师傅家在县城买房子?"

妻子小梅放下手中的账本,眼神里写满了不解。

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小梅,有些恩情这辈子都还不清,当年要不是赵师傅一家,我连我妈的葬礼都办不了。"

妻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可是县城的房子要六十多万啊!咱们刚买了厂房,资金本来就紧张。"

我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忙碌的工人们正在装卸货物。

这些年从一个打工仔到现在的电商老板,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但我心里最清楚,如果没有1998年那个炎热夏天里赵师傅一家的雪中送炭,就不会有今天的陈志远。

"小梅,你知道吗?15年前我回村给我妈办丧事的时候,全村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

"只有赵师傅家,不仅帮我办了丧事,临走还塞给我300块钱,那时候300块钱能救命啊!"

小梅沉默了,她知道我的身世,也知道我这些年心里一直有个结。

她轻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去?"

我掐灭烟头:"明天就走,这次不管怎样,我都要好好报答他们。"

可是我没想到,等我真正踏进村子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我彻底懵了...

01

湘南的夏天总是来得格外猛烈。

1998年7月,我在广州电子厂的流水线上挥汗如雨。

手机组装的工作虽然累,但每个月800块钱的工资对我来说已经是救命稻草了。

那天下午两点多,车间主管老王走到我身边,脸色凝重地说:

"小陈,村里来电话了,说你妈病得很重,让你赶紧回去。"

我手里的螺丝刀当场掉在地上。

妈妈上个月还给我写信说身体挺好的,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我急忙问道:"在哪里接电话?"

"厂办公室。"老王拍了拍我的肩膀:"去吧,家里的事要紧。"

我一路小跑到办公室,颤抖的手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村支书老陈嘶哑的声音:

"志远啊,你妈昨天晚上突然晕倒了,现在在镇卫生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你赶紧回来吧。"

我握着话筒的手在发抖:"我妈到底怎么了?"

"医生说是急性心脏病,具体的你回来再说吧,志远,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老陈的话没说完,电话里就传来了忙音。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从小到大,我和妈妈相依为命。

爸爸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因为肺病去世了,妈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供我读到高中毕业。

我赶紧跑回宿舍收拾行李,室友小张看我这样,关心地问:

"志远,出什么事了?"

我一边往包里塞衣服一边说:"我妈病危了,我得马上回家。"

小张二话不说从枕头底下掏出一叠钱:"这里有200块,你先拿着路上用。"

我眼圈一红:"张哥,我..."

小张把钱硬塞到我手里:"别说了,快走吧。有什么事回来再说。"

我数了数自己身上的钱,加上小张给的,一共只有350块。

从广州到我们村,光车费就要100多,剩下的钱能做什么?

但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立刻请假买了最近一班的长途汽车票。

十八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年的村庄。

下了车,迎面碰上了村里的李婶,李婶看到我,眼神躲闪着说:

"志远回来了?你...你先有个心理准备。"

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婶,我妈现在怎么样?"

李婶叹了口气:"志远,你妈昨天夜里就...就走了。"

那一瞬间,我感觉天塌了,我拖着行李袋一路狂奔回家。

推开门,看到妈妈静静地躺在堂屋中央的门板上,脸色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

我扑通一声跪在妈妈面前,泪水模糊了双眼:

"妈,儿子回来晚了,儿子对不起您..."

哭了不知道多久,我才慢慢冷静下来。

现在最重要的是给妈妈办丧事,让她走得体面一些。

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人死了要停灵三天,需要准备棺材、孝服、纸钱,还要请人帮忙抬棺下葬。

这些事情我一个人根本做不了,必须要有人帮助。

我先去找了村支书老陈,老陈住在村东头的二层小楼里,院子里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

我站在他家门口说道:"老陈叔,我妈的丧事您看能不能帮忙张罗一下?"

老陈抽着烟,半天没说话。最后才开口:

"志远啊,不是叔不想帮你,实在是村里规矩多,你家的情况比较特殊。"

我不解地问:"什么特殊?"

老陈说得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锤子一样敲在我心上:

"你爸当年是从外地逃荒来的,户口一直没有落实。按照村里的老规矩,外来户的丧事村委会不能出面操办。"

我知道老陈说的是借口,我爸虽然是外地人,但在村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就被大家认可了。

现在妈妈去世了,他们却拿这个说事。

我放低声音央求:"那您个人能不能帮帮忙?"

老陈摇摇头:"志远,不是叔不近人情,你也知道,现在村里人多嘴杂,我要是帮了你,别人会说闲话的。"

从老陈家出来,我又去找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叔叔伯伯。

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要么说家里有事脱不开身,要么说身体不好帮不上忙。

更让我寒心的是,连我的几个同龄朋友也都找借口推脱。

发小阿军拉着我到一边小声说:

"志远,不是我们不想帮你,村里人都在传,说你家祖坟风水有问题,谁沾上谁倒霉。"

我听了这话,心里像被刀子扎了一样疼。

什么风水不风水的,不过是这些人的借口罢了。

02

到了下午,我已经跑遍了大半个村子,愿意帮忙的人寥寥无几。

更要命的是,我去棺材铺买棺材,老板竟然也不愿意卖给我。

棺材铺老板李木匠摇着头说:

"小陈啊,不是我不想做你的生意,你家这情况,村里人都知道,我要是卖了棺材给你,以后其他人还会来我这里买吗?"

我拿着钱站在棺材铺门口,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我。

夕阳西下,村子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只有我一个人在街上游荡,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志远,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回头一看,是村里的铁匠赵师傅。

赵师傅五十多岁,个子不高但很结实,一年四季都穿着一件黑色的工作服,手上满是老茧。

"赵叔。"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赵师傅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棺材铺,明白了什么:"是不是老李不卖棺材给你?"

我点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

赵师傅二话不说,直接走进棺材铺,拍了拍柜台:

"老李,给我来一口上好的棺材。"

李木匠疑惑地问:"赵师傅,您要棺材干什么?"

赵师傅的声音很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给志远他妈用。"

李木匠脸色一变:"赵师傅,这个...您也知道志远家的情况..."

赵师傅声音提高了几分:"人死为大,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志远他妈生前是个好人,从来没有得罪过任何人。现在她走了,连口棺材都买不到,这是什么道理?"

李木匠被赵师傅说得哑口无言,只好点头答应:"好好好,看在赵师傅的面子上。"

就在李木匠准备去仓库拿棺材的时候,村里的几个闲汉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村里的二流子王麻子,他平时游手好闲,专门喜欢搬弄是非。

"呦,这不是赵师傅吗?"王麻子阴阳怪气地说:"听说您要帮陈家买棺材?"

赵师傅瞪了王麻子一眼:"关你什么事?"

"赵师傅,我这是为您好。"王麻子凑近了说:"您也知道陈家的情况,他爸是外来的,妈妈又死了,村里老人都说了,这家人命里带煞,谁沾上谁倒霉,您可要三思啊。"

我听了这话,心里愤怒得要命,但我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我需要赵师傅的帮助。

赵师傅听了王麻子的话,脸色变得很难看,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赵师傅也要变卦了?

就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赵师傅突然开口了:

"王麻子,你给我滚远点!什么命里带煞,都是胡说八道!我赵国栋做事从来不看别人脸色,更不信这些鬼话!"

说完,赵师傅转身对李木匠说:"快点拿棺材,别磨蹭了!"

王麻子还想说什么,被赵师傅一瞪,灰溜溜地走了。

可是我没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李木匠虽然答应了卖棺材,但脸色一直很难看。

他从仓库里搬出一口棺材,质量明显不如柜台上展示的那些。

"赵师傅,就这口了。"

赵师傅看了看棺材,皱起眉头:

"老李,你这是糊弄谁呢?志远他妈是个好人,你给这么个破玩意?"

李木匠苦着脸说:

"赵师傅,您也别为难我,"志远家这情况,我能卖给他就不错了。要是太好的棺材,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我看着那口质量很差的棺材,心里很难受。

但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了,有棺材总比没有强。

我问道:"李叔,就这口吧,多少钱?"

李木匠说:"280块。"

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数了又数,只有240块,还差40块钱。

我低声央求:"李叔,我现在只有240,能不能先欠着?"

李木匠摇头:"不行,必须现金交易。"

我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赵师傅从口袋里掏出50块钱放在柜台上:

"差的钱我来补。"

我连忙阻止:"赵叔,这怎么行?"

赵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

"有什么不行的?志远,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你妈的丧事要紧。"

买了棺材,还需要其他的丧葬用品。

赵师傅带着我跑了好几家店,给我买齐了孝服、纸钱、香烛等等。

我问道:"赵叔,这些东西要多少钱?"

"不多,一共100来块。"赵师傅说得很轻松,但我知道对他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从街上回来,已经是傍晚了,赵师傅跟我一起回到家里,看到妈妈还躺在门板上,他叹了口气。

"志远,你妈不能再这样放着了,得赶紧入殓。"

03

我看着妈妈的遗体,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我一个人..."

"你不是一个人。"赵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来帮你。"

就在这时,赵师傅的老婆刘桂花也来了,她提着一个饭盒,里面是热腾腾的饭菜。

刘大娘把饭盒放在桌上:

"志远,你这两天肯定没好好吃饭,先吃点东西,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哪有力气办事?"

看着刘大娘慈祥的笑容,我眼圈红了:"大娘,您太好了。"

"说什么好不好的,都是应该的。"刘大娘擦了擦眼角:"你妈是个好人,我们帮她办后事是应该的。"

吃完饭,赵师傅开始张罗入殓的事情。

他找来了几个愿意帮忙的邻居,大家一起把妈妈抬进了棺材里。

整个过程中,赵师傅都在旁边指挥:

"慢点,小心点,让她走得体面些。"

入殓完成后,按照习俗要开始守灵,赵师傅没有走,而是陪着我坐在灵前。

我说:"赵叔,您回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赵师傅摇头:"一个人怎么行?守灵不能断人,我陪你到天亮。"

就这样,赵师傅陪了我一整夜。

我们两个人在灵前聊天,赵师傅给我讲了很多我爸爸生前的事情。

"你爸虽然是外地人,但人品很好,当年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这样的好人,怎么可能带什么煞气?"

听了赵师傅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至少还有人记得我爸爸的好。

第二天一早,刘大娘又送来了早饭。

她还带来了一个十六岁的姑娘,是赵师傅的女儿赵小燕。

"远哥,我爸让我来帮忙。"小燕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有什么需要跑腿的,您尽管说。"

看着这个清秀的小姑娘,我心里很感动。

赵师傅一家人都这么好,老天爷为什么不多给世上几个这样的好人呢?

按照习俗,妈妈要停灵三天才能下葬,这三天里,赵师傅一家人轮流来陪我守灵。

第二天的时候,来了一些村民看望。

但大多数人都是站在门外探头探脑,很少有人进屋的。

"志远节哀。"有人在门外说了一句就走了。

"是啊,人死不能复生。"另一个人也匆匆离开。

看着这些人的态度,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赵师傅看出了我的心思。

"志远,别往心里去。"赵师傅小声说:"人心隔肚皮,有些人就是这样,但你要记住,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在于真心。"

我点点头,心里对赵师傅一家更加感激。

第三天晚上,按照习俗要进行最后的祭奠仪式。

赵师傅提前联系了村里的乐队,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也算给妈妈一个体面的送别。

赵师傅对我说:"志远,明天就要出殡了,今晚你好好跟你妈说说话,该说的都说了,别留遗憾。"

那天晚上,我跪在妈妈的灵前,说了很多很多话。

我告诉她我在外面的生活,告诉她我的计划和梦想,也向她承诺会好好活着。

"妈,儿子会努力的,会让您在天之灵安息的,还有赵叔一家,他们对儿子这么好,儿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第四天一早,出殡的日子到了,赵师傅早早就来了。

"志远,准备好了吗?"

我点点头:"赵叔,麻烦您了。"

赵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吧,送你妈最后一程。"

送葬的队伍不大,除了赵师傅一家和几个邻居,就只有村里的三人乐队了。

但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一路上,赵师傅走在队伍前面,不时地回头看看我。

刘大娘和小燕一左一右陪着我,生怕我撑不住。

到了墓地,挖坟的人已经把坟墓挖好了。

看着黑洞洞的墓穴,我心里涌起一阵悲凉。

赵师傅轻声说道:"志远,去跟你妈说最后几句话吧。"

我跪在棺材前,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妈,您安息吧,儿子会好好活着,会让您在天之灵高兴的。"

04

棺材缓缓下葬,我抓了一把土撒在上面,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妈妈长眠的地方了。

丧事办完了,我也该准备回广州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到赵师傅家道谢。

"赵叔、大娘,这次多亏了您们。"我红着眼圈说:"要不是您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志远,这都是应该的。"赵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刘大娘也在一旁点头:"是啊,志远,你妈生前是个好人,我们帮她办后事是应该的。"

小燕也在一旁说:"远哥,以后有空就回来看看,我们都会想您的。"

听了他们的话,我心里十分温暖,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赵师傅突然拉住了我:

"志远,你等等,这里是300块钱,你拿着路上用。"

我一看到钱,眼泪就流了下来:

"赵叔,我不能要您的钱,这些天您已经帮了我这么多了。"

赵师傅把钱硬塞到我手里:

"必须要,你现在身上没什么钱,到了广州总要生活。这钱你先拿着,以后有了再还。"

我握着那个信封,感觉它有千斤重。

300块钱,对赵师傅家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更何况他们刚刚为了帮我花了不少钱。

我跪在赵师傅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赵叔,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等我有能力了,一定会报答您的。"

赵师傅赶紧把我扶起来:"志远,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我含着眼泪说道:"赵叔,我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报答您!"

赵师傅摆摆手:"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你好好活着,好好干事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

刘大娘也在一旁抹眼泪:"志远,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小燕也含着眼泪说:"远哥,要记得给我们写信。"

那天晚上,我在赵师傅家留宿了一夜。

这是我在家乡的最后一个夜晚,也是我心里最温暖的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赵师傅一家人都来送我。

村里也有几个人来了,但大多数人还是像往常一样疏远。

刘大娘眼圈红红的:"志远,路上小心,到了那边记得写信回来。"

小燕也说:"远哥,我会想您的。"

赵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

"志远,记住叔的话,在外面要好好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

我用力点点头,然后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

透过车窗,我看到赵师傅一家人在向我挥手。

我也伸出手向他们告别,眼泪再次模糊了双眼。

班车启动了,慢慢驶出了村庄,我回头看着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心里五味杂陈。

从今以后,我就是真正的孤儿了。

但我心里也暗暗发誓,赵师傅一家人的恩情,我这辈子一定要报答!

回到广州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白天在电子厂里干活,晚上还要去餐厅洗盘子挣外快。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目标,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一定要有能力报答赵师傅一家的恩情。

工友们都觉得我疯了,室友小张劝我:"志远,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掉的。"

我摇摇头:"小张,我不能停下来。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就这样,我在广州一干就是好几年。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除了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其他的钱都存了起来。

有时候为了省钱,我连一瓶汽水都舍不得买。

2001年,下海经商的热潮兴起。我看到了机会,决定辞职创业。

我用攒下的钱在白云区租了一个小店面,开始做服装批发。

刚开始生意很难做,我每天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服装厂进货,然后推着小车到市场上卖。

有时候一天只能赚十几块钱,有时候甚至赔钱。

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创业才能改变命运。

2003年,非典来了,很多人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我的服装店也关了门,损失了不少钱。

那段时间我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候,我接触到了刚刚兴起的网络购物。

虽然当时的网络还不发达,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我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开始学习网上开店。

2004年,我在淘宝上开了第一家店铺,专门卖女装。

刚开始没有人相信网上购物,生意很惨淡。

但我没有放弃,每天都在网上宣传自己的店铺,回答客户的问题,处理订单,渐渐地,生意开始好起来。

05

2005年,我的网店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月销售额达到了几万块钱。我开始招聘员工,扩大规模。

2006年,我遇到了我的妻子小梅,她是湖南人,也是到广州打工的。

小梅是个很善良的女孩,知道我的身世后,不但没有嫌弃我,反而更加关心我。

"志远,你一个人在外面这么多年,一定很辛苦吧。"

我点点头:"辛苦是辛苦,但我有目标,所以能坚持下来。"

我把赵师傅一家人的恩情告诉了小梅,听完我的故事,小梅眼圈都红了。

"志远,你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小梅握着我的手说:"这样的恩情确实应该报答。"

2008年,我和小梅结了婚,婚礼很简单,就在广州办了几桌酒席。

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请到赵师傅一家人来参加我的婚礼。

2010年,小梅为我生了一个儿子,我们给他取名陈明远。

抱着自己的儿子,我心里涌起一阵前所未有的温暖。

有了家庭的责任,我工作更加努力了。

我的网店规模越来越大,2011年的时候,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几百万。

2012年,我在广州买了房子和车子,也算是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

但不管我多么忙,心里总是惦记着赵师傅一家人。

我几次想回家看看他们,但总是因为生意太忙而脱不开身。

2013年春节前,我在广州的十三行批发市场进货。

正在和供应商谈价格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

"志远?真的是你吗?"

我回头一看,是我们村的老乡王建。

王建比我大几岁,也在广州做生意,但我们平时很少联系。

我有些意外:"建哥,你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边有个档口,卖鞋子的。"王建上下打量着我:"听说你现在做得不错啊,开网店发财了。"

我笑了笑:"小本生意,混口饭吃。"

"别谦虚了,村里人都知道你发达了。"王建凑近了说:"对了,你多久没回家了?"

"有四五年了吧。"我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忙着生意,没时间回去。"

我问道:"怎么了?"

"算了,还是不说了。"王建摇摇头:"你有空还是亲自回去看看吧。"

"建哥,你倒是说清楚啊。"我有些着急:"到底出了什么事?"

王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了:

"志远,你还记得当年帮你办你妈丧事的赵师傅吗?"

我心里一紧:"记得,怎么了?"

王建叹了口气:"唉,一言难尽啊。"

我急得不行:"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清楚啊!"

王建犹豫几番还是没有说清楚:"有些事还是你自己回去看看吧。"

从王建那里出来,我整个人都懵了,我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给小梅打电话。

"小梅,我要回家一趟。"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小梅听出了我声音里的异常。

我把王建告诉我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小梅听完后沉默了很久。

"志远,你应该回去。"她最后说道:"这么多年了,你确实应该回去看看他们。"

当天晚上,我就买了回家的车票。

这一次,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要好好报答赵师傅一家的恩情。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心情复杂得无法形容。

15年了,我终于要见到我的恩人了。

村子确实变化很大,以前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很多人家都盖了两三层的小楼房。

我把车停在村口,引来了很多村民的围观,他们看着这辆崭新的奥迪车,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的车啊?这么漂亮。"

"不知道,应该是哪个大老板吧。"

"现在有钱人真多,开这样的车到我们村来。"

我从车上下来,村民们都好奇地看着我。

15年过去了,我的样子变化很大,他们都认不出我来了。

我问一个年长的村民:"请问赵师傅家在哪里?"

那人疑惑地问:"赵师傅?哪个赵师傅?"

我解释道:"就是赵国栋,铁匠赵师傅。"

"哦,你说赵国栋啊。"那人指了指村子深处:"在那边,不过你找他干什么?"

我简单地说道:"我是他的朋友。"

那人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的车,眼神里有些怀疑。

我顺着那人指的方向走去,心里越来越紧张。

06

很快,我就看到了记忆中那个熟悉的院子,但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

院子的围墙塌了一大半,院门也破烂不堪。

院子里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有人收拾了。

最让我心痛的是,赵师傅家的房子与周围的新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些低矮破旧的平房,在一片新房子中显得格外凄凉。

我站在院门口,心里五味杂陈,这还是我记忆中那个虽然不富裕但很温馨的家吗?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院门。

我轻声叫道:"有人在家吗?"

房间里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然后走出来一个瘦弱的中年女人,我仔细一看,这个人是小燕!

但她比我记忆中的样子苍老了太多。

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体也很瘦弱。

如果不是那双眼睛还保持着少女时代的清澈,我几乎认不出她来。

小燕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你...你找谁?"

我激动地说:"小燕,我是志远啊,陈志远。"

小燕愣了几秒钟,然后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远哥?真的是远哥吗?"

我走上前去:"是我,小燕,我回来了。"

小燕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远哥,你终于回来了,这么多年了,我们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看着小燕流泪的样子,我心里酸楚得要命。

15年前,她还是一个16岁的清秀少女,现在却因为照顾家人而变成了这样。

"爸!妈!"小燕转身朝屋里喊:"快出来看看,远哥回来了!"

很快,房间里走出来两个老人。

我一眼就认出了赵师傅和刘大娘,但他们的变化也让我震撼。

赵师傅原本结实的身体变得很瘦弱,右手明显有残疾,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很多。

刘大娘也是满头白发,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

赵师傅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志远?真的是志远吗?"

我快步走上前去,握住了赵师傅的手:"赵叔,是我,我回来看您了。"

他的手很粗糙,右手明显变形了,我感觉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赵师傅的眼泪流了下来:"志远,你终于回来了,这么多年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刘大娘也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我:

"志远,你变化真大,要不是小燕认出你,我都认不出来了。"

看着这三个人现在的样子,我心里难受得要命。

15年前,他们帮助我的时候是多么的热心和慷慨,现在却过着这样艰难的生活。

我哽咽着说:"赵叔、大娘、小燕,这些年你们受苦了。"

刘大娘拉着我往屋里走:"志远,快进屋坐,别在外面站着。"

进了屋,我发现家里的陈设还是15年前的样子,但都已经很破旧了。

桌椅板凳都有些摇摇晃晃,墙皮也脱落了不少。

赵师傅关心地问道:"志远,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还好,在广州做点小生意。"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现在很有钱,怕他们有心理负担。

刘大娘问道:"结婚了吗?"

"结了,老婆孩子都有了。"

"那就好,那就好。"赵师傅欣慰地点头:"我们就怕你在外面过得不好。"

听了这话,我心里更加难受了,他们自己过得这么艰难,还在担心我的生活。

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呢?

我小心翼翼地问:"赵叔,我听说您的手..."

赵师傅举起残疾的右手,苦笑了一下:

"前年打铁的时候不小心,被铁水烫伤了,现在不能干活了。"

我问道:"那现在怎么生活?"

"我在县城打零工。"小燕接过话茬:"但工资不高,勉强维持生活。"

我看了看小燕,心里更加愧疚。

她本来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可以结婚生子,但现在却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我小心地问道:"小燕,你...你怎么还没结婚?"

小燕的脸色暗淡下来:"远哥,我...我要照顾爸妈,没时间考虑个人问题。"

"是我们拖累了孩子。"刘大娘在一旁抹眼泪,"这么好的姑娘,到现在还没成家,都是我们的错。"

小燕安慰道:"妈,您别这么说,我愿意照顾你们,这是我应该做的。"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心里像被刀子割一样疼。

这一家人为了帮助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而我却在外面享受着成功的快乐,15年来连一次都没有回来看过他们。

07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几个村民的议论声。

"听说赵家来了个开奥迪车的客人?"

"是啊,看起来挺有钱的。"

"会不会是来收债的?赵家这几年欠了不少钱。"

"谁知道呢,反正赵家这些年够倒霉的。"

"都说是当年帮了那个陈家小子的报应。"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我再也忍不住了。我站起身走到门外。

我冷着脸问那几个议论的村民:"你们刚才说什么?"

村民们看到我突然出来,都有些吃惊。

他们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停在村口的奥迪车,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我问你们刚才说什么?"

其中一个人结结巴巴地说:"没...没说什么。"

"我听得清清楚楚,你们说赵师傅家倒霉是因为帮了陈家小子的报应。"我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告诉你们,我就是陈志远!"

村民们听到这话,都愣住了,他们仔细看了看我的脸,有几个年纪大的开始认出我来了。

其中一个人问道:"你...你真的是志远?"

"没错,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带来霉运的陈志远!"

"15年前,我妈去世的时候,全村人都不愿意帮忙,只有赵师傅一家人帮了我。现在你们竟然说他们倒霉是因为帮了我?"

村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继续说道:"我告诉你们,赵师傅一家人是这个村里最好的人!"

"他们有今天的困难,不是什么报应,而是生活的不幸,但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变他们的生活!"

说完,我转身回到屋里,赵师傅一家人都站在门口,显然听到了我刚才的话。

赵师傅劝我说:"志远,你不应该跟他们生气。"

我的情绪还很激动:"赵叔,我忍不了了,您一家人做了好事,不但得不到好报,还要承受这些流言蜚语,这太不公平了!"

小燕拉着我的手:"远哥,算了,我们已经习惯了。"

"不能算了!"我坚定地说:"赵叔、大娘、小燕,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变你们的生活。"

看着赵师傅一家现在的状况,我下定决心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我关心地问道:"赵叔,您的手伤看过医生了吗?"

赵师傅无奈地说:"看过了,县医院的医生说已经定型了,治不好了。"

"县医院的医生不行,我们去省城的大医院看看。"我说:"说不定有办法治疗。"

刘大娘摇头说:"志远,省城的医院太贵了,我们去不起。"

"大娘,钱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坚定地说:"赵叔的手一定要治,不管花多少钱。"

小燕疑惑地看着我:"远哥,你...你现在做生意做得很好吗?"

我点点头:"这些年我做电商,生意还算可以,赚了一些钱,正好可以报答你们当年的恩情。"

"志远,我们不能要你的钱。"赵师傅坚决地说:"当年帮你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不是为了回报。"

"赵叔,正是因为您当年不求回报,所以我现在更要报答您。"我认真地说:"如果您真的把我当儿子看待,就不要拒绝我的好意。"

看着我坚定的表情,赵师傅犹豫了。

"爸,让远哥帮帮我们吧。"小燕轻声说道:"您的手确实需要好好治疗。"

刘大娘也在一旁点头:"是啊,老伴,志远有这个心意,我们就收下吧。"

赵师傅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自己残疾的手,最后点了点头:"那...那就麻烦你了。"

"赵叔,您这么说就见外了。"我说:"明天我就带您去省城最好的医院。"

接下来我们聊了很多,我详细了解了他们这些年的生活状况。

赵师傅的手伤了以后,家里就断了主要收入来源。

刘大娘的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每个月的药费就要好几百块钱。

小燕为了照顾家人,放弃了在县城的工作,现在只能在村里做一些零活,收入很不稳定。

"远哥,其实我们已经很知足了。"小燕说:"虽然生活困难一些,但一家人在一起,也算幸福。"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更加感动,这样善良的人,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呢?

我问道:"小燕,你有没有想过重新找工作?"

"想过,但爸妈身体不好,我不放心离开。"

我试探着问:"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呢?比如在县城,这样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家人。"

小燕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来:

"县城的工作不好找,而且我这个年纪,也没什么竞争力了。"

08

当天晚上,我住在了村里的小旅馆,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很多。

赵师傅一家人为了帮助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而我却在外面享受着成功的快乐,这太不公平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车带着赵师傅去省城的医院,在最好的骨科医院,我找到了主任医师。

"医生,您看看我叔叔的手还有没有治疗的希望?"

医生仔细检查了赵师傅的手然后说:

"伤势确实比较严重,但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可以通过手术修复一部分功能,但费用比较高。"

我问道:"需要多少钱?"

"手术费加上住院费,大概需要十几万。"

赵师傅听了这个数字,连连摇头:"太贵了,太贵了,我们治不起。"

"赵叔,钱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坚定地说:"我来出。"

赵师傅坚持说:"志远,这太多了,我们不能要。"

"赵叔,您还记得15年前您给我的那300块钱吗?"

"那时候300块钱对您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但您还是给了我,现在是我报答的时候了。"

医生看了看我们,说:"你们先商量一下,想好了再来办住院手续。"

从医院出来,赵师傅一路上都很沉默,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问道:"赵叔,您在担心什么?"

赵师傅说:"志远,十几万不是小数目,你现在生活也不容易,有老婆孩子要养,我不能拖累你。"

"赵叔,您知道我现在的年收入是多少吗?"我看着他的眼睛说:"去年我的网店销售额超过了一千万,净利润有两百多万,十几万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赵师傅听了这话,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你...你真的这么有钱了?"

我点点头:"赵叔,我没有骗您。这些年我在广州做电商,生意确实不错,我现在有能力报答您的恩情了。"

赵师傅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志远,你真的长大了,成器了。"

"赵叔,这都是您们教会我的。"我握着赵师傅的手说:"您们教会了我什么叫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什么叫知恩图报。"

经过一番劝说,赵师傅终于同意了手术,我当场就交了手术费,安排他住院治疗。

在赵师傅住院期间,我又带着刘大娘去看了糖尿病。

医生说她的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主要是要坚持吃药。

我直接说:"大娘,以后您的药费我来出,您不要有心理负担,就当是我这个干儿子应该做的。"

刘大娘听了这话,眼泪流了下来:

"志远,你太好了,我们何德何能,能遇到你这样的好孩子。"

赵师傅的手术很成功,医生说恢复得很好,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日常生活没有问题。

赵师傅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

"志远,我的手能动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赵叔,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出院的时候,我又给了赵师傅一笔钱,让他好好调养身体。

赵师傅坚持:"志远,你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了,我们不能再要你的钱了。"

"赵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您商量。"我说,"我想在县城给您们买套房子,让您们搬到城里去住。"

"买房子?"赵师傅摇着头说:"志远,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赵叔,您听我说完。"我认真地说:"您和大娘年纪大了,住在县城医疗条件好,看病方便,而且小燕也可以在县城找工作,不用再为了照顾您们而牺牲自己的前途。"

小燕听了这话,眼睛亮了起来:"远哥,你真的要给我们买房子?"

"当然是真的。"我说:"小燕,你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让你因为照顾家人而耽误了终身大事。"

经过一番劝说,赵师傅一家人终于同意了我的建议。

我在县城最好的小区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装修、家具、家电,一样不少。

"志远,这房子太好了。"刘大娘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家说:"我们住不习惯这么好的房子。"

"大娘,您会习惯的。"我笑着说:"以后您和赵叔就在这里安享晚年,什么都不用担心。"

安排好房子的事情,我又开始考虑小燕的工作问题。

我问道:"小燕,你愿意到广州来工作吗?"

"去广州?"小燕有些担忧:"可是爸妈..."

"你爸妈有我照顾,你不用担心。"我说:"我想让你到我的公司来工作,负责客服管理。工资不会低的。"

小燕的眼睛里闪着泪光:"远哥,你对我们太好了。"

"小燕,当年如果没有你们一家人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陈志远。"我说:"现在我有能力了,当然要报答你们的恩情。"

09

2013年春天,小燕来到了广州,在我的公司担任客服经理。

她工作很认真,很快就得到了员工们的认可。

我的合伙人老刘说:"志远,小燕这姑娘不错啊,做事踏实,人也老实,是个好员工。"

我点点头,心里很欣慰,小燕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发愁了。

2014年,小燕在广州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朋友。

那个男人是做IT的,人品很好,对小燕也很体贴。

小燕羞涩地说:"远哥,我想带他回家见见爸妈。"

"应该的。"我笑着说:"你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2015年,小燕结婚了,婚礼在县城举办,我作为她的哥哥参加了婚礼。

"各位亲朋好友,"我在婚礼上发言:"小燕是个好姑娘,她为了照顾家人牺牲了很多,现在她终于找到了幸福,我为她高兴,我祝愿她和她的丈夫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婚礼结束后,赵师傅拉着我的手说:

"志远,小燕能有今天的幸福,都是因为你。我们一家人欠你的太多了。"

"赵叔,您这么说就见外了。"我说,"我们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现在是2018年,距离我妈去世已经过去了20年。

这20年来,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村孤儿,变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赵师傅一家人伸出了援手。

他们的恩情,我用一生来报答都不为过。

如今,赵师傅和刘大娘身体健康,在县城的新房子里安享晚年。

赵师傅的手术很成功,基本恢复了正常功能。

刘大娘的糖尿病也控制得很好,每天都很开心。

小燕在广州工作得很顺利,已经成为我公司的副总经理。

她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去年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的公司也越做越大,已经成为广州电商行业的知名企业。

但不管我多么成功,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每年我都会回县城看望赵师傅和刘大娘,就像看望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

我们之间的情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恩情,成为了真正的亲情。

有时候我想,如果当年村里人都像赵师傅一家人一样善良,这个世界会不会更美好一些?

但我也明白,正是因为善良的人不多,所以才显得赵师傅一家人的珍贵。

2018年春节,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县城过年,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很是热闹。

赵师傅抱着小燕的女儿,脸上满是笑容:"志远,你看我们现在多幸福。"

我也笑着说:"是啊,赵叔,我们都很幸福。"

晚上,我和赵师傅坐在客厅里聊天。

"志远,这些年多亏了你。"赵师傅认真地说:"如果没有你,我们一家人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赵叔,您又说这样的话。"我摇摇头:"是您们先帮助了我,我只是投桃报李而已。"

"不一样。"赵师傅说:"当年我们帮你,是看你可怜,想尽点力。但你现在对我们这么好,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赵叔,您知道吗?这些年我在外面不管多么辛苦,心里总是想着你们。"

"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您们当年对我的好。这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动力。"

赵师傅听了这话,眼圈红了:"志远,你真是个好孩子。"

"赵叔,是您们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诚恳地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您们用实际行动教给我的。"

赵师傅点点头:"志远,你妈要是还活着,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骄傲的。"

"是的,我也这么想。"我望着窗外的夜空,心里想着妈妈。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给妈妈扫墓,我在妈妈的坟前跪了下来。

"妈,儿子来看您了。"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这些年儿子过得还不错,您在天之灵可以放心了。"

赵师傅一家人也在一旁默哀。

"妈,赵叔一家人对我很好,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继续说道:"您教育我要知恩图报,儿子现在做到了。"

扫墓完毕,我们往回走,路上遇到了一些村民,他们的态度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志远,你真是好样的,这么有钱了还不忘本。"

"是啊,赵师傅一家人帮了你,你现在报答他们,这就叫知恩图报。"

"志远,你真是我们村的骄傲。"

听着这些赞美的话,我心里很复杂。

这些人当年拒绝帮助我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什么骄傲不骄傲的?

但我也不想跟他们计较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回到家里,小燕的女儿在客厅里玩耍,天真可爱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小燕含着眼泪说:"远哥,谢谢您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

"小燕,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现在幸福了,我也就安心了。"

赵师傅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志远,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

"赵叔,是您们教会了我什么叫做人。"我说:"您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情在。"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这温馨的场面,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现在,赵师傅和刘大娘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小燕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的公司也蒸蒸日上,生活富足。

这一切,都要感谢20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感谢赵师傅一家人的雪中送炭。

人生就是这样,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可能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但善良的种子一旦播下,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赵师傅一家人用他们的善良温暖了我,而我用我的成功回报了他们。

这也许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因果循环吧。

现在,每当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时,我总是会说:

"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要知恩图报,这是我这辈子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

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赵师傅一家人当年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陈志远。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仅仅是一句古话,更是我用一生在践行的人生信条。

来源:张道陵秘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