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枣园镇:“产业+文明”绘就乡村振兴双面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5 23:03 2

摘要:在镇平县枣园镇,烟叶田翻涌绿浪,艾草飘散清香,蔬菜大棚折射银光,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5月24日实地探访发现,这片热土将产业脉动与文明新风深度交融,以独具乡土智慧的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注脚。

在镇平县枣园镇,烟叶田翻涌绿浪,艾草飘散清香,蔬菜大棚折射银光,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5月24日实地探访发现,这片热土将产业脉动与文明新风深度交融,以独具乡土智慧的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注脚。

【艾草田里育新风:5亩"孝心田"替代3万彩礼】

蒋刘洼村李秀娟的"绿色婚约"引发热议——订婚时不收8万元彩礼,以省下的3万元入股村艾草合作社,将婆家5亩荒地打造成"孝心田"。艾草产业账本令人惊喜:每亩增收2000元,合作社订单排至金秋十月。"艾叶制药、端午制香,比存彩礼更'生金'!"这对新人计划用收益为双方父母购置养老保险。全镇19个村组建的"新风产业联盟"成效显著,13户家庭将红白事简办资金转化为70亩特色种植用地,让节俭新风在沃野生根。

【烟田课堂树新风:技术传承"一杯清茶"】

"拜师宴变技术课,这才是真排场!"鱼池马村烟叶基地里,种烟能手张大哥正指导6名学员。破除"三天宴请"旧俗后,省下的1000元酒席钱购置的智能温控设备,使烟叶烘干效率提升20%。学员张伟应用新技术种植的5亩烟叶通过绿色认证,每公斤增收2元。镇农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零酒席"培训模式节省的10万元转化为生产投入,带动亩均收益增长15%,科技赋能让"面子工程"变为"里子实惠"。

【蔬果架下传家训:积分种出"和谐果"】

辛营村蔬菜大棚内,"家风积分牌"与青翠藤蔓相映成趣。推行"家庭产业承包制"后,辛大叔与子媳共同经营,约定"孝亲加分、争吵扣分",积分可兑换种苗肥料。"现在全家拧成一股绳,就想着怎么种好'孝心菜'。"儿媳王翠的笑语道出变化。这种"产业+家风"模式已设立6个"家庭责任田",化解矛盾6起,带动产量提升10%,让亲情在共同劳动中升温。

【玉雕屏前话传承:边角料铸就"新风尚"】

"这些金饰来自简办婚礼,如今化作'孝道传承'。"在镇孵化产业园,杨大姐的玉雕直播间别具深意。匠人们巧用婚宴酒瓶作底座,熔铸旧彩礼为"家风"吊坠,边角料变身文创挂件。依托"中国玉雕之乡"产业优势,"新风主题"系列产品三月销售额破50万元,10%收益注入养老基金。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节俭美德在玉石流光中永恒。

从烟田到直播间,从艾草地到蔬菜棚,枣园镇以"发展账本"置换"人情账本",用产业动能滋养文明之花,走出了一条物质富裕与精神丰盈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刘振伟 李旭升)

来源:纵观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