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潮漫卷北国,脚步丈量诗意。五月长春,繁华似锦,恰是奔跑好时光!5月25日,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在长春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0名跑者在晨光中感受北国的款款春意,以奔腾的脚步奏响“激情长马”的乐章,在魅力之城绘就一幅流动的春之画卷
春潮漫卷北国,脚步丈量诗意。五月长春,繁华似锦,恰是奔跑好时光!5月25日,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在长春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0名跑者在晨光中感受北国的款款春意,以奔腾的脚步奏响“激情长马”的乐章,在魅力之城绘就一幅流动的春之画卷。
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35000名选手奔上赛道。本届赛事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三个项目。42.195公里的赛道,宛若一条缀满春意的丝带,串联起“汽车城”的钢铁铿锵、“雕塑城”的艺术浪漫、“森林城”的草木芬芳,让跑者们伴着满目的春色,感受这座幸福之城的蓬勃脉动。
作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长春马拉松遵照国际大型城市马拉松惯例,于赛后公布次年比赛日期——2026长春马拉松定档2026年5月17日鸣枪开跑!
中国选手黄雪梅问鼎马拉松女子组冠军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角逐,马拉松男子项目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SEBOKA NEGUSSE ERRE(塞博卡·内古斯·埃雷)以2小时12分43秒摘得男子组冠军。肯尼亚选手KENNETH KIPROP OMULO(肯尼斯·基普罗普·奥穆洛)和KENNEDY KWEMOI NAIBEI(肯尼迪·奎莫伊·奈贝)分别以2小时13分35秒和2小时13分45秒的成绩分获亚军、季军。
马拉松女子选手方面,中国籍选手黄雪梅以2小时33分48秒摘得女子组冠军。肯尼亚选手WAMALWA LYDLA NALIAKA(瓦马尔瓦·利德拉·纳利亚卡)和埃塞俄比亚选手ALEMITU HEROYE BANATA(阿莱米图·赫罗耶·巴纳塔),分别以2小时37分04秒和2小时39分02秒的成绩分获亚军、季军。
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半程马拉松女子赛会纪录
半程马拉松男子项目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DADI ABRAHAM GEMEDA(达迪·亚伯拉罕·格梅达)以1小时06分56秒的成绩一举夺冠。来自中国新疆的选手马尔旦·阿克拉木汗以1小时07分06秒获得亚军,中国籍选手王云航以1小时07分29秒夺得季军。
半程马拉松女子选手方面,来自埃塞俄比亚的MULUYE MAHTEM MENKIR(穆卢耶·马赫特姆·门基尔)以1小时13分58秒的成绩获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并刷新女子半程赛会纪录,比原纪录提升26秒。中国籍选手唐晓芳和张倩分别以1小时16分52秒和1小时19分56秒的成绩分获亚军、季军。
城市力量 护航长马
数万名跑者用脚步探索长春之美,而他们的身后,是一座城市与一群幕后英雄的全心守护和全力“助跑”。
本届赛事共选派裁判员245人,他们以专业与严谨的态度,保障竞赛有序开展、执裁公平公正;8家定点救治医院、23个医疗站,30台救护车,90组移动AED急救,75名急救跑者、450名医疗志愿者、220名医疗和急救人员,全程守护赛道上每一位跑者的安全;近万名公安干警和安保人员坚守岗位,在多个环节全力护航,保障赛事安全、有序;3500名志愿者奔忙在赛事保障的各个岗位,进行物资存取、现场引导、赛后服务等工作,以热情洋溢的笑容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成为42.195公里不可或缺的温暖存在。此外,交通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市政和公路养护人员等无数工作人员立足岗位、默默付出,为赛事和跑者筑起坚强后盾。
暖心服务 见证温度
本届长春马拉松汲取城市幸福基因,延续“最具人情味”的赛事内核,构建起全周期跑者关怀体系,让选手感受暖心的长马温度。
赛事当天,10家精选酒店,为参赛选手提供“长马”专属酒店套餐,提供早餐打包、送至赛场、延迟退房等贴心服务。组委会安排了轨道及公交免费接驳,长春轨道交通1、2、4号线提前至4时30分运营,全面保障选手顺畅抵、离赛场。同时,携手高德地图,推出一键导航功能,助力各位跑者精准抵达长马赛场。
66名官方领跑员,为跑者“定速巡航”。赛事设置移动厕所400座、小便槽14组、喷淋设备7套、雾炮车1台。赛道补给方面,设置18个补给站,配备盐丸、能量胶、香蕉、小西红柿、西瓜、面包等补给品,充分保障选手需求。
比赛日一大早,长春市民就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助威阵营中,为跑者呐喊鼓劲。各区精心策划的81个赛道展演点位,汇聚了主题表演、啦啦操、大鼓、武术、古筝、街舞等群众文体活动展示节目,近3500名表演者为赛道赋予全新生命,让跑者感受到了春城的澎湃活力与热情!
酣畅淋漓的奔跑后,在赛后服务区,选手们可以尽情享受拉伸、冰池、热饮热食等服务,尽快恢复体能。完赛包包含能量棒、完赛毛巾、完赛拖鞋等物资,让大家一扫疲惫,备感贴心。未参赛选手可以享受参赛包寄送到家的人性化服务。
赛事期间,选手凭参赛号码布还可以享受长春市景点、餐饮、酒店、购物的优惠福利,让跑者于42.195公里之外沉浸式体验这座幸福之城的“人情味”。
●镜头一
荣耀与感动的交织
“来了!来了!第一名是中国人”9时33分48秒,来自中国的选手黄雪梅率先冲线,拿下了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比赛女子组全马的第一名。冲过终点线后,黄雪梅难掩激动的情绪,用手捂住嘴巴,眼眶湿润。
“这是我第一次来长春,长春的观众真的很热情。这也是我第一个全马冠军,感觉长春应该是我的幸运之地。”黄雪梅说,“南方春城是昆明,北方春城是长春。长春的天气真的很好,一路上的绿化都很好,赛道上阴凉的地方有很多,在树荫下奔跑还是很好的。”生活在厦门的黄雪梅表示,虽然厦门距离长春有点远,但是如果有机会还会再来长春,感受温度凉爽的长春,绿化很好的城市和热情的人民。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选手冲过终点线,拿到自己的完赛包和完赛奖牌。汗水浸透的衣衫、微微颤抖的双腿,都在诉说着选手们在这场马拉松征程中的艰辛与坚韧。
记者在完赛区观察到,参赛群体中既有为创新个人最好成绩而感到高兴的选手,也有因表现不佳而稍显遗憾的选手;既有独自挑战完赛的 “独行侠”,也有与跑团并肩作战的“团队派”;既有与家人相拥庆祝的温馨场景,也有用手机与远方亲人视频分享喜悦的动人画面……
●镜头二
速度与欢呼的碰撞
“半马男子组第一名已经跑了三分之二了!”8时许,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外早已人头攒动。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半程、全程的终点长春国际汽车公园附近已经围满了热心的市民,大家一边看着比赛的直播一边等待着半程马拉松男子组的第一名,目光中满是期待。
“好像过来了,看这情况,估计要破了去年的纪录!”随着半马终点远端出现若隐若现的运动员身影,人群瞬间沸腾。市民纷纷拿起手机,准备记录这一时刻。8时30分许和8时40分许,男子半马的第一名和女子半马的第一名相继产生,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长春市民用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运动员们致敬。
在完赛选手中,来自上海的学生庄方正完成了自己的马拉松“首秀”。对于可以参加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比赛,他表示很幸运可以中签,圆了自己在毕业之前跑一场马拉松的梦想。“今天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很享受比赛。比赛的整体氛围很好,长春的观众真的很热情。”尽管成绩未达预期,但庄方正满脸笑意,“赛事的相关配套做得很好,完赛之后我的双脚后侧有点受伤,在终点处有医疗团队对我受伤的位置及时地进行了消毒和简单的治疗,感觉特别好。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长春参赛!”
●镜头三
欢乐与温情海洋
8时许,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健康跑终点处早已围满了热情的市民。他们翘首以盼,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兴奋,手中的相机、手机高高举起,只为记录下选手们冲过终点的精彩瞬间。
率先冲过健康跑终点线的是来自辽宁的小选手郑荣颀。只见他步伐轻盈,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仿佛奔跑的疲惫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激动地说道:“我已经跑马拉松两年了,这次是第一次来长春参加比赛。长春这座城市真的太美了,赛道环境也特别好,路边的风景就像一幅幅画卷,让我在奔跑中也能尽情享受。我非常喜欢这里,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参加!”郑荣颀的话语中满是对长春的赞美与喜爱,也让在场的人们感受到他对马拉松的热爱和对这座城市的认可。
随着选手陆陆续续到达终点,一对父子的出现引起了记者注意,父亲王笑宇紧紧牵着儿子王俊奇的手,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王笑宇告诉记者:“带着孩子来参加马拉松健康跑特别有意义。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身体,让他拥有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也能从小培养他参加城市体育赛事的热情,让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当被问到参加全程的感受时,王俊奇仰起稚嫩的小脸,轻松地说:“感觉非常好,一点也不觉得累,明年我还来!”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王笑宇眼中满是欣慰,这对父子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不仅收获了健康,更收获了亲子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人群中,一对“00后”情侣选手也格外引人注目。女孩郝师毅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男孩秦笛轩是辽源特教学校的一名教师,两人都是辽源人。他们手牵手冲过终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郝师毅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长春马拉松健康跑,长春的城市美景和长春人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一路上,路边的风景美不胜收,市民们的加油声也让我们充满了动力。”秦笛轩也点头表示赞同:“长春这座城市充满了诗意和大气,自由大路和人民大街两侧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一定会把这段美好的经历分享给身边的人。”
●人物一
配速员周丽娟
成为“兔子”很幸运
5月25日6时30分,作为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的起点——长春体育中心沐浴在初夏的朝阳中。虽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1个小时,但这里已是人声鼎沸,活力涌动,早早抵达现场的选手们或热情交流,或进行赛前热身,或合影留念,只待“发令枪响”,大家一起见证初夏长春的多姿多彩。
赛道起点处,来自河北沧州的半马配速员周丽娟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第二次参与长春马拉松了,本场比赛她需要以2小时15分的配速带领跑友前行。“长跑的核心是耐性和坚持。”周丽娟坦言,从七八年前接触长跑到如今成为大家口中的“兔子”(配速员),运气与实力缺一不可。
“足够的跑量、相关的赛事经验以及出众的实力……这样赛事官方选拔‘兔子’时入选的概率会大一些。当然也需要一点运气,因为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实力都差不多,最后只能抽签决定资格。很幸运,我今年成功入选了长马的配速员。”周丽娟说,“我喜欢东北,天气好、空气好、人更好,长春人热情又爱帮助人,来到这儿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而且这个赛事举办得也很专业,明年争取再来长马。”
●人物二
“不卷跑团”王亮
从减肥跑到“上瘾”
在人群中,长春本地“不卷跑团”的王亮正和队友做着赛前准备,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我们跑团有200多人,来自各行各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跑步聚在一起,本届长马我们跑团大概能有四分之一的成员参赛。”王亮说,三年前,他还是个170斤的微胖人士,为了减肥他开始接触跑步,没想到,这一跑就上了瘾——体重也顺利降到143斤,“瘦了以后,我的体质变好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跑步不仅改变了王亮的身材,更让他找到了一种解压方式。“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大,跑步是一个很好的释放窗口。”王亮说,他刚刚在吉林市马拉松比赛中刷新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这次在家门口比赛,他的心态很放松,“这次参赛,我很放松,享受比赛过程就好,和跑团的兄弟们一起跑到终点,开心最重要。”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春人,王亮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热情推荐外地跑友赛后游览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用脚步丈量长春,才能真正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王亮说。
●人物三
参赛父女档
爸爸当陪练 女儿是主角
热热闹闹的参赛人群中,市民牛先生和他11岁女儿温馨的相处方式也格外动人,他们肩并肩慢慢向起点走去,不时低声附耳交谈,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我是陪练,今天的主角是她!”牛先生笑着指着一旁的女儿。原来,他的女儿虽然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速滑小将,小姑娘每天都要进行两小时的速滑训练,为了提升体能,跑步就成了父女俩一起进行的辅助项目。
为了能参加这次长春马拉松比赛,他们足足等了三年。2021年,在女儿同学家长的提议下,父女俩首次报名长马,却因抽签未中遗憾错过。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牛先生显得格外兴奋,“今天特别顺利,6点吃完早饭出门,停车、签到时间都刚刚好!能和孩子一起完成这场比赛,就是最特别的纪念。我不求速度,只希望能陪她稳稳地跑完全程,给她的童年留下一个特别的记忆。”他看向正在做热身运动的女儿,眼神里满是骄傲。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