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思政”格局 提升育人合力

摘要:沪明携手,山海联动,共绘思政同心圆。11月22日至24日,上海、三明、泉州等地的思政研究领域专家、思政课教研员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三明,开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展示活动,旨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沪明携手,山海联动,共绘思政同心圆。11月22日至24日,上海、三明、泉州等地的思政研究领域专家、思政课教研员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三明,开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展示活动,旨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近年来,作为全省首个“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有效整合与衔接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

合力共为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11月20日,在沙县区第三中学多媒体教室里,100多名师生聚精会神地聆听党总支书记邓潇鹏的思政课《培养有理想、敢于担当、能够吃苦、愿意奋斗的青年》。这场精彩的讲座进一步激励青少年从党的伟大精神中汲取力量,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党的全面领导是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我市定期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市领导带头走进校园上思政课,市教育局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调研。各级各类学校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学生讲好思政课,为丰富和拓展思政课建设作出表率,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我市印发了《三明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并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协同中心及4个分中心。

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培养优秀教师至关重要。我市依托“三明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协同中心”,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全市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推出一批思政示范课、“金课”及创新实践优秀课例。

目前,我市已评选出191节市级精品课,72节入选省级精品课,1节获教育部“金课”,3个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

大中小学“齐发力”,共绘育人“同心圆”。市教育系统全面推动高校与县(市、区)中小学校结对共建,促进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与各县(市、区)31所中小学校结对合作。通过组织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共同教研、备课等活动,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化发展。

同时,我市建立市、县、校思政课教师分级轮训制度,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赴外地研修。通过实践研修,引导思政课教师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固本强基,多措并举,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我市通过盘活教师编制,采取“引、培、聘、调”等措施,着力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支持三明学院申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招收3个班219名市级公费师范生。通过“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培养体系,提高三明学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市中小学培养思政课后备力量。

培根铸魂

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与将乐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共上“开学第一课”。课堂上,两地学生互相展示学习成果,传递了深厚的情谊。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徐文秀表示,将充分利用上海和福建的红色资源,为两地学生上好思政课。

思政教育,双向奔赴。沪明教育对口合作、泉三教育山海协作以来,我市深入挖掘利用沪明泉三地思政教育资源,互设学习交流基地,组织两市大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等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堂建设。

近日,泰宁县开展“新长征 再出发”红领巾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学生们探访红军街,祭扫革命烈士纪念园,化身“小小红色讲解员”,传承革命精神。学生张鑫程表示,红色研学实践让他深入了解家乡红色文化,他将努力学习、提高讲解水平,更好地传播泰宁红色文化。

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我市组织编写《三明红色文化读本》《行走的思政课》,并开展系列宣讲、红色故事宣讲、研学课程编写等活动,将三明的红色文化、生态文明、历史人文风采及改革发展成就转化为鲜活课程素材。三明学院“讲好‘红色三明’故事,构筑一体化育人格局”项目获评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如今,“行走的思政课”已成为我市特色思政育人的品牌。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