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学术札记《流声——中国姓名文化》连载(44)与姓名有关的知命之术是八字算命法,这种方技究竟产生于何时,学术界尚有争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09:39 2

摘要:即日起,本报连载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教授的《流声》。《流声》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李浩学术文集中研究汉语姓名学的札记。

编者按:即日起,本报连载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教授的《流声》。《流声》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李浩学术文集中研究汉语姓名学的札记。

作者从汉语姓名的起源、姓名的构成、命名的方式、姓名文化的内容、人工智能时代姓名文化的新功能以及姓名文化的价值等几个侧面,移形换步,透视汉语姓名中所积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作者敏锐地关注到姓名符号在当下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与微妙变化,将人们习焉不察的各种称谓和识别方式与姓名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学理性考察,遂使得本书与坊间已有的姓名读物有了明显的区别。

为方便阅读,原书的引文出处和页下注释均删掉,如引用,请核对原书。

后来果如师服所预言的,仇几经磨难才嗣位,在他死后,政权又被成师所控制。三国时,后主刘禅继位后,据说蜀名士谯周曾根据刘备和刘禅的名字议论道:“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意者甚于穆侯、灵帝之名子。”具是具备、拥有的意思,授则是让出、拱手送给别人的意思,谯周根据先主、后主两人名字的意思,预言刘禅将会失天下。这当然是一种巧合。

姓名语谶

与姓名释读相关联的,便是语谶。语谶是一种预言性的隐语,它利用谜语或歌谣的形式,来预言某些重大事件。语谶不仅仅表现为姓名,也可以是地名或物名,我们在这里只谈有关姓名的语谶。语谶与姓名释读并不完全相同。释读是对已有的姓名进行随意的、附会性的解释。而语谶则是预先设计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政治隐语,所以它具有人为的预见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语谶在先秦时即已偶然出现,但大量产生还是在汉代以来。两汉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和谶纬之学相结合,对语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说在秦朝覆亡的前九年,那个为秦始皇入海求仙药的卢生曾奏《录图书》,并预言说:“亡秦者胡也。”于是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带兵三十万北击胡(即匈奴),但他没有想到,亡秦的“胡”应验在他的儿子胡亥身上。东汉末年董卓灭亡之前,曾流传这样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两句诗隐含着“董卓当死”的意思。有一次董卓上朝时,曾见一道人拿一长竿,竿上挂一丈长的白布,布两头各写一“口”字,挡于道中,董卓不明其意,于是让随从将这个道人赶开。实际上此人是用隐语提示董卓防备吕布。

割据势力反叛朝廷或农民起义军举事时经常用姓名语谶来宣传号召。如隋末曾流传着“十八孩儿坐龙廷”的谶语,显然是李渊集团反叛隋炀帝的暗号。武则天当政时,徐敬业和骆宾王谋划起事反对武则天,为了拉拢当时做中书令的裴炎入伙,便故意编造了这样一首歌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其中暗含着“裴炎”两字,寓意其将要称帝。晚唐昭宗时,义胜军节度使董昌准备谋反,有人向他献谶语说:“欲识圣人姓,千里草青青;俗识圣人名,日从日上生。”暗寓“董昌”两字,后董昌果然反于越州,并登基称帝,建大越罗平国。黄巢起义后,也曾让学士皮日休仿制童谣:“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暗含“黄巢”二字,以此来收拢人心,号令天下。

姓名算命

前面已经指出,人的称谓与人的吉凶祸福和前途命运完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却往往倾向于承认姓名与人的生命体验的关联性。特别是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落后,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得不到理性的说明,于是人们就从彼岸世界和先验力量的角度寻求解释,姓名也成了人们占卜预兆的工具之一。

笔者在第一章已论及,古人认为的黄帝吹律定姓为姓氏起源,就是一则有关前兆命定的神话。两汉时期流行的附会姓氏于五音、五行、五方的“五姓”说,已开用姓名算命占卜的先河。可是这种理论非常粗糙,漏洞百出,所以在当时虽盛行一时,但也遭到一些思想家的尖锐批判,王充的《论衡》和王符的《潜夫论》中都有专篇驳斥。后来的堪舆家和风水先生们在相宅时,对此也就不甚强调了,“五姓”的具体操作方法也逐渐失传。

与姓名有关的知命之术是八字算命法,这种方技究竟产生于何时,学术界尚有争论。三国时的管辂在谈到自己的命时曾说:“吾本命在寅(寅,木也),加月食夜生,天有常数,不可得讳,但人不知耳。”似乎已将人的命运与生日的干支五行联系起来考察了。隋代萧吉《五行大义》中说:“由纳音可推人命。”纳音就是将六十干支按音纳为五行,如甲子、乙丑是“海中金”等。一般认为,以干支推衍的算命术,至唐代已相当成熟了。韩愈《李虚中墓志》中记载:“(李虚中)年少长,喜学,学无所不通,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其说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此外还有僧一行、桑道茂等,也是精通命理的著名术士。流传至今的八字算命术,又称“子平术”,是五代时的徐子平所创,此术在出生的年、月、日之外,又益之以时,称为“四柱”,四柱干支共八个字,故俗称“八字”。子平术以干支阴阳五行论命,比前代各家之说更加精微严密,所以,自宋代以后,流行甚广,上自九五之尊的帝王,下至引车卖浆的市井细民都信仰,直到现在仍有市场。一般说来,生辰八字中如果缺少五行中的某种元素,就要通过命名来采补,据说命名符号可以摄取到人先天缺乏的某种微量元素,使人的生理、心理和命理系统得以平衡地循环运行。

(未完待续)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朋友圈

责 编 |高思佳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来源:文化艺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