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划清行为红线、标明履职底线,也为选调生这一基层治理新生力量标定了成长坐标。基层是最好的廉洁课堂,群众是最严的纪律考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扣好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划清行为红线、标明履职底线,也为选调生这一基层治理新生力量标定了成长坐标。基层是最好的廉洁课堂,群众是最严的纪律考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作为扎根乡土、淬炼本领的“青春赶考人”,广大选调生要将《规定》视为履职“必修课”,在田间地头锤炼过硬作风,在服务群众中坚守廉洁本心,以“青春之我”擦亮“廉洁底色”。
扣好“第一粒扣子”,培厚廉洁履职的思想沃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党政后备干部生力军的选调生,初出校门便扎根基层,更需在思想源头上系好“廉洁扣”。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认真、持续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尤其要下一番实功夫、苦功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要持续筑牢理想信念的堤坝,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淬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时刻自省“八小时外”的言行,常怀“堤溃蚁穴”之慎,珍惜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坦然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思想上崇廉尚廉。要锲而不舍贯彻落实《规定》各项要求,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以坚定的思想信念为基层廉洁履职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扎根“田间课堂”,锤炼知行合一的过硬作风。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廉洁履职的成色要在实践中淬炼。选调生正处在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要勇于走出“文山会海”,走进“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走访农户,听真话、察实情,听到办公场所里听不到的声音,发现文件材料里看不到的问题,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锤炼出廉洁履职的过硬作风。面对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流转等“廉政考场”,要以《规定》为行动标尺,在农地确权中丈量公平,在产业分红时校准公心,不断将纪律要求转化为治理能力。面对乡村振兴中的利益交织,要善用专业优势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身体力行完善整合村务公开、监督举报、政策解读等功能,用透明赢得群众信任,不断以过硬本领、过硬作风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知行合一的廉洁履职之路。
架设“连心桥梁”,涵养“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廉洁履职的成色,终要在为民服务中检验。驻村选调生既是观察员更是服务员,要厚植“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以履职尽责赢得群众认可。要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恪守为民初心,践行为民宗旨,站稳群众立场,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处。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在“话家常”中倾听群众需求,在“唠农嗑”中感知群众冷暖,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中排除私心杂念,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清单,把“不拿一针一线”的纪律红线化作“不差一分一毫”的民生答卷,始终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民”。要将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永葆人民公仆本色,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坚守廉洁底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担当。
乡村振兴的田野呼唤着忠诚干净担当的青春力量。新时代选调生当以《规定》为成长罗盘,既做纪律红线的守护者,更当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当越来越多的“青苗干部”在廉洁履职中茁壮成长,当“选调矩阵”成为清风正气的传播队,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必将增添更多青春亮色。
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