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随着象征荣耀的金色雨洒落赛场,2025PEL 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赛落下帷幕。总决赛中,广州TT战队强势夺得冠军,核心选手TT.派大兴荣膺FMVP。三天高水准的对决,为整个春季赛画上了完美句号。
5月18日,随着象征荣耀的金色雨洒落赛场,2025PEL 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赛落下帷幕。总决赛中,广州TT战队强势夺得冠军,核心选手TT.派大兴荣膺FMVP。三天高水准的对决,为整个春季赛画上了完美句号。
但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座奖杯。正如每一位走出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的观众,在散场时仍意犹未尽地与同伴回味赛场情绪,春季赛总决赛同样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PEL整体生态。借着这个契机,ECO电竞派与腾讯游戏光子工作室群《和平精英》电竞生态负责人刘胤汐进行了对话。
01
临时席位制背后,是联盟的「新」思考
作为电竞行业的先锋,PEL从不掩饰自己的目标。正如《和平精英》电竞生态负责人刘胤汐所说:我们不止想做成功的电竞赛事,更想将PEL打造成为文化符号。
那么,PEL希望成为怎样的文化符号?用一句话来概括:变成一个时时刻刻都有粉丝可看、有内容可聊的电竞文化现象。
但对于一项赛事来说,想要承载这种文化影响力,首先要有足够扎实的赛事基础作为支撑。竞技性和观赏性,是一切情感连接的前提。
2025年春季赛,PEL首次引入临时席位合作伙伴招募计划,三支新队伍DRG、SR和KBG的加入,不仅让联盟的生态更加流动,也创造了新的竞争格局。由于新队伍的加入,本届春季赛也做出了相应的赛制调整。各支俱乐部晋级周决赛的难度增大,无法晋级周决赛的队伍从原本的4支增加到了7支。
从联盟的角度来说,多增加一支队伍,就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三支就更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PEL会在进入第六年的时候,去做出这样的改变?
对此,刘胤汐向电竞派表示这是联盟内部讨论、分析很久之后做出的决定。「PEL这样的赛制(多队伍同场竞技),战队变化也对会带来赛制变化,从而提升赛事流动性和整体观赏性,给用户带来更多看点。此外,对于想要入局PEL的资方和PEN次级生态来说,临时席位可以进一步的刺激生态活跃,给次级生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给对PEL有兴趣的资方提供感受PEL生态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临时席位合作伙伴招募计划总共吸引了50多支俱乐部参与了「竞标」,足见PEL电竞生态背后的吸引力。刘胤汐也表示,未来将长期坚持实行贯彻这一计划。
站在春季赛总决赛的节点上回望,这些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尤其是选手生态得到了激活,PEL人才体系造血与自循环进一步加强。而新鲜血液的加入、也催生了战术风格的多元化。甚至有网友表示:今年PEL的战术风格变化,多得像是川剧变脸。
保持竞技观赏性的同时,PEL也在不断拓展赛事的体验边界,让赛事文化得以向外继续扩散。
譬如本届总决赛首日的中场秀上,AG.司马光以录播形式带来了《叮咚鸡》《Born A Winner》的表演,展示了「电竞idol」的实力和形象。据悉,本次中场秀的表演是基于选手和俱乐部的意愿、联盟主导设计的一次中场秀创意,用录播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刘胤汐表示,在不牺牲赛训成绩的情况下,联盟鼓励选手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元发展。我们培养的不只是会打游戏的电竞选手,而是电竞行业的精神领袖,给社会和用户输出更多多元价值的人才。
这背后也是联盟内容思路和造星思路的一种深化,把赛场作为容器,融入更多娱乐性内容,满足粉丝娱乐化诉求。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将PEL生态里的故事更好地讲出去。
但PEL想要实现打造文化符号的愿景,选手不能是「内容库」的全部,而是要基于「人」为核心,以讲出好故事、好内容为目标。
刘胤汐也表示,未来PEL的造星不会只拘泥于选手,而是把解说、主持、教练等都纳入「生态造星池」,基于他们不同的身份去做定制化内容:「未来,我们将通过更多主题性的策划、更具冲突感的人选,打造相关内容服务电竞粉丝。」
春决期间,联盟基于这种理念,打造了近期大火的《PEL老板局》、《水浒春决》二路OB前者将老板这种偏幕后的角色摆到台面,以有趣、独特的视角带来好内容;后者则是PEL首次以主题性的团播形式开展二路OB,拓展了赛事的内容边界。最终,这两者都成功在社媒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关注,说明这些内容都打到了粉丝心里。
而当这种高质量的内容不断出现,PEL离「打造文化符号」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
02
服务好粉丝,从「观看」到「共建」
刘胤汐表示,当下,粉丝早已不仅仅是赛事的消费者,更是共创者。粉丝认同不仅源于竞技本身,更来源于参与、互动和归属感。而这种连接带来的情感共鸣,正是一项赛事进化为文化符号的驱动力。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当粉丝愿意去排队、去参与,意味着PEL的内容受到了认可,也验证了联盟未来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在本届春季赛总决赛现场,我们能看到联盟在粉丝运营思路上的深化和进化。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比赛结束之后,所有参加了春节赛总决赛选手们各拿着带着祝福语的纸飞机,向观众席扔了出去。就像足球比赛结束后的球员绕场,从PEL选手手中飞出的纸飞机,也是对粉丝的致敬和感谢。这些强交互的线下互动形式,核心目的是为了让粉丝的参与感、归属感更强。
本届总决赛期间,PEL一直以来用心策划的IP环节——游园会热闹非凡,诸如「PEL放映中心」、「PEL随手拍」等多个打卡点位,粉丝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了很多排队的点位。每当笔者从看台出来,就能看到外面选手的人形立牌周围,有许多粉丝在合影。
优秀内容、粉丝粘性,这些都是PEL的软资产。但与此同时,这种与粉丝之间的连接也需要更稳定的机制来承载。
刘胤汐透露,联盟正在推动更系统化的粉丝运营体系,同时提升各家俱乐部的运营能力:「基于‘极致的粉丝体验’这个概念,围绕不同板块做差异化的粉丝运营,例如赛场体验、内容体验、社媒互动等等…..还有明星选手怎么去面对粉丝,跟粉丝有更好地互动。」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尝试。在刘胤汐看来,过去官方跟粉丝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如今,通过组建专门的粉丝运营团队,联盟未来也会更加频繁的与核心粉丝、KOL沟通,传递官方理念,也能让粉丝有更直接的反馈、沟通渠道。
事实上,这种改变已在总决赛期间有所体现。本次春决官方首次授权尝试在全国10座城市开设20场影院观赛点,以自由成团的形式供粉丝们选择。总决赛结束之后,刘胤汐也在台下就与粉丝进行了细致的沟通,询问他们对赛事的感受、评价,展现了联盟的诚意。
未来,当PEL能更好地把这种与粉丝关系,从「观看」升级为「共建」,在打造文化符号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03
电竞中心成立,为联盟未来愿景提供支撑
为了更好地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PEL除了内容、粉丝运营思路的转变之外,联盟架构上也做出了调整。联盟在一个月前正式成立了和平精英电竞中心,整合赛事制作、电竞生态业务、商务、运营、产品等团队,协同推进商业与内容的深度融合。
此次春季赛总决赛,也是PEL电竞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赛事节点。一个明显的感知是本届春季赛总决赛,联盟合作伙伴的存在感很强。不仅出现在赛场的物料、直播镜头或社交平台中,更通过与赛事深度融合的内容表达,成为生态中的一部分。
这种从植入到共创的转变,正是PEL朝着「文化符号」目标努力的商业化体现。只有当赛事成为一个持续有看点、有话题、能连接情感的文化现象,联盟的体量与吸引力才会不断上升,大家常说的「蛋糕」才有可能做得更大。
当然在这种目标之下,联盟也需要拿出实际的商业化机制和手段,为蛋糕匹配相应的盘子。刘胤汐强调联盟、俱乐部与生态合作伙伴是利益共同体,「PEL一直在通过多元的机制与创新实践,为整个生态创造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例如前文提到的《水浒春决》二路直播,除了是内容上的创新之外,也是联盟商业化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场景下,联盟的合作伙伴、品牌不仅被自然嵌入解说语境,还参与到了直播间构造、互动话题和带货机制中,从而实现曝光、口碑与互动的多重回报。
与此同时,PEL也在不断加码其长期坚持的「竞游联动」策略。不管是游戏内的赛季主题皮肤、追光队服、俱乐部定制物资、FMVP枪皮,还是游戏外的周边衍生品,PEL在投放频率、品质、丰富度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质上来说,竞游联动通过打通游戏和电竞场景,结合多方资源做大蛋糕,从而为这个生态里的每一个参与者,包括选手、俱乐部、赞助商带来更多红利。最终,这也能反哺《和平精英》的生态,推动电竞和游戏整体增长。
在电竞中心的统筹下,这种内容、粉丝、商业「三位一体」的协同逻辑正在逐步清晰并落地,也标志着PEL生态建设迈入了更成熟的阶段,也为「打造电竞文化符号」这一长线愿景提供了支撑。
每个赛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拿下冠军的广州TT众将,将在短暂休息之后继续投入训练;联盟团队也将在春季赛成功经验上,为秋季赛投入工作。这样一次次的循环中,PEL也在打造文化符号的这条路上,近一步,再近一步。
来源:书言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