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要闻】甘肃省2个案例入选戏曲创作优秀案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11:52 2

摘要: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戏曲创作优秀案例。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申报的“秦腔《潞安州》:甘派濒危剧目的新生”案例和甘肃省陇剧院申报的“陇剧《枫洛池》:陇剧开山之作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推广”案例,分别入选整理改编传统戏优秀案例和经典剧目传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戏曲创作优秀案例。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申报的“秦腔《潞安州》:甘派濒危剧目的新生”案例和甘肃省陇剧院申报的“陇剧《枫洛池》:陇剧开山之作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推广”案例,分别入选整理改编传统戏优秀案例和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案例。

《潞安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甘肃派濒危剧目,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通过戏曲文献挖掘研究整理,并与定西铁堂演艺有限公司合作抢救性复排创作完成,同时传授甘派秦腔郗(德育)派、耿(忠义)派生行、净行特有表演技艺。剧本以甘肃现存的清末抄本和老艺人赵福海口述本为底本整理改编,剧目表演邀请甘肃郗派和耿派多位传承人共同探讨传授,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陆淑绮作为总导演,进行整体的排演、创新、完善、打磨和提高。2020年9月,《潞安州》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甘肃派传承展演活动”中展演,中央电视台11频道对首日演出进行全国网络直播;代表甘肃省参加沿黄九省区暨第四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参加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受邀中国—东盟戏剧周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重要演出活动,2022年10月,秦腔《潞安州》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参演作品。

《枫洛池》作为陇剧的开山之作,创作于1959年。以东汉末年“渔女刺梁”的传奇故事为蓝本,讲述了渔家女邬飞霞为报父仇,潜入权臣梁冀府邸,最终手刃仇敌的动人故事。该剧通过“诓嫁”“夜逃”“刺梁”等经典桥段,完美展现了陇剧宛转悠扬的“嘛簧”唱腔和细腻传神的表演特色。65年来累计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被誉为“陇上奇葩”,为陇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甘肃省陇剧院持续推进《枫洛池》的传承保护工作。2023年,该剧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永久保存;2024年又成功入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在梅花奖得主雷通霞、窦凤霞等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演员对唱腔、身段进行精心打磨,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基础上,使经典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此次案例征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示范引导,旨在引导戏曲院团完善建设发展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丰富创作路径、节约创作成本、积累创作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按照“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整理改编传统戏”“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文学、话剧等作品戏曲转化”5个类别,对全国2020年至2024年的戏曲创作实践案例进行征集评选,最终评选出50个“十佳案例”和30个“优秀案例”。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