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内亚最近爆了个大新闻,总统马马迪签署命令,要收回51份外企的开矿许可权,理由是资源要无偿归还国家。
非洲铝土大国一夜变天,对外资企业玩起了杀猪盘。
几内亚最近爆了个大新闻,总统马马迪签署命令,要收回51份外企的开矿许可权,理由是资源要无偿归还国家。
无偿归还,现代商业社会里还能看到这4个字,妥妥的黑色幽默。
可问题是,这里面也有中国企业的投资,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企业出海,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杀猪盘?
几内亚是一个非洲穷国,尽管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人家家里是真的有矿,平时就靠卖矿生活,这日子也能凑合着过。
尤其是铝土矿,几内亚的储量占到了全球的28%,去年对外出口8200万吨,其中65%都流向了中国,几内亚也被称为全球铝土供应的压舱石。
但几乎所有贫穷的国家,都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政局不稳定。
2021年,几内亚发生政变,军政府上台,当时我们就担心,新政府会不会对矿产下黑手?果不其然,新政府马上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资源收益本地化。
啥意思呢?
就是你在我家挖矿没问题,但是你得给足了好处,首先你得把一部分股权分给当地,其次你还得在当地投资修建炼化厂,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
说白了,这就是几内亚版的产业升级,他们已经不满足只卖原矿石了,而是要卖冶炼完成的成品铝材。
几内亚新政府这么干,很多企业都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当年就撤销了120家外企的开矿权,然后这次又要撤销51家。
好家伙,非洲兄弟你学啥不好,非得跟印度学杀猪盘?
可问题是,这么干的还不仅仅是几内亚一家,非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自打2020年开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不是在反悔,就是在反悔的路上,资源类合同重新谈判率暴涨了240%。
像是尼日尔,前阵子要赶走某石油的3名高管,还有东南亚的印尼,2020年就禁止了原矿出口。
为啥这些国家都不好好卖矿了?其实也跟美国有关。
自打川普从2018年开始,搞起了贸易保护,逆全球化,各个国家对外生意不好做了,那就尽可能地把产业留在国内。
对于这些资源国家来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矿吃矿,可是矿挖完了之后吃啥?
所以他们的想法也不算过分,就是想趁着矿还在,发展一点相关的产业,是用资源换技术的思路。
只不过,有些国家的操作太过简单粗暴,你想收回采矿权,好歹也花点钱买回去吧,不能发个文就直接没收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是全球第一生产大国,搞生产必须得用矿产,所以这些年中国企业纷纷出海买矿,可面对非洲兄弟的这种变化,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有人就说了,把航母直接开过去,看谁敢不讲理。
别,现在不是野蛮的殖民时代,使用武力就落了下乘,而且人家也不是光针对咱们,欧美国家都没见动武呢。
对于这个问题,咱们官方之前就指明过方向,说合规经营、社区共生,才是海外经营的生命线。
合规经营不用多说,重点是社区共生。
那么出去挖矿,咋跟人家共生啊?
说白了,就是得跟当地的产业捆绑在一起,大家利益共享。
这方面,欧美国家就做不到,因此吃了很多亏。
欧美企业到非洲开矿,喜欢给当地援助修建学校医院,想传播西方的价值观,以为这样就能让当地变得文明,可是结果呢,非洲人并不领情,经常偷盗他们的矿山,然后欧美企业又花钱雇人保护矿山,进一步激化了跟当地的冲突,最终不得不退出。
而中国企业在挖矿的同时,最喜欢投资当地的基建,修路架桥发电通火车,这样搞好了基建,方便我们能把矿产运出来,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当地的经济好了,我们的投资还能赚到钱。
就拿几内亚来说,他们发行的货币上,背面就印着中国修的两座水电站,已经成了他们的国家符号了,所以这次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也相对比较小。
其实,所有的国家都想发展经济,衣食足而知礼节,只要把经济搞好了,人自然就变得文明了。
所以中国企业出海,要跟当地的产业链捆绑,不能吃独食,这样无论换谁上台,他都离不开你,不然他们的就业会出问题,这样才能降低风险,共享发展红利。
来源:北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