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终于来了,先看完这6个细节再决定买不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2:43 2

摘要:5月22日,小米YU7迎来了正式亮相,并公布了中文读音为小米御7,寓意“陆地战车,御风而行”。新车将于今年7月份正式上市销售,可惜的是此次并没有公布YU7的预售价,如果结合小米SU7的价格来看,我预计小米YU7的价格可能会卖25万左右起。

5月22日,小米YU7迎来了正式亮相,并公布了中文读音为小米御7,寓意“陆地战车,御风而行”。新车将于今年7月份正式上市销售,可惜的是此次并没有公布YU7的预售价,如果结合小米SU7的价格来看,我预计小米YU7的价格可能会卖25万左右起。

其实在还没有官方售价的前提下,来跟大家聊小米YU7,我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在翻看小米YU7目前能够看得到的配置时,我觉得如果你也有打算入手小米YU7的话,那么有以下六个点,你需要知道。

第一点是小米YU7的辅助驾驶系统不同以往。小米SU7就曾因为一起交通事故而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批评,这让雷军发现大众群体对小米汽车的期待和要求远超想象。

所以这次小米YU7的辅助驾驶系统硬件给得很顶,搭载的是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算力高达700TOPS,是目前英伟达旗下最先进的辅助驾驶芯片。

该芯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性能强劲,能够一芯多用,进行多域计算。比如可以将辅助驾驶、信息娱乐、数字仪表盘等多个功能区域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区间,同时运行,互不干扰,能够极大提升整车系统的运行效率,这也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的一个缩影。

从小米汽车官方网站上也能看到小米YU7采用了四合一域控制模块的电子电气架构,将VCCD整车域控制器、DCD座舱域控制器、ADD辅助驾驶域控制器、T-Box通讯模块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能效优化、续航提升,人车家全生态场景快速部署。

也许正因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也可以参与到座舱复杂算力的处理以及还有原生四合一域控制模块的电子电气架构加持,小米YU7的座舱没有采用车规级高通骁龙8295芯片,反而采用的是具有生成式AI功能的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4nm工艺制程,我想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将人车家全生态场景融合起来,在体验上也许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小米YU7还全系标配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

小米SU7标准版就曾在夜间高速行驶时,路遇前方施工修缮,尽管其辅助驾驶提前识别提醒,并开始减速,但却在紧要关头让驾驶员接管车辆,而给到驾驶员操作的时间仅2秒钟,完全来不及刹停,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当时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小米SU7标准版配备有激光雷达,那么车辆对前方路况的识别能力会更强,留给驾驶员操作的时间也会久一点,这一严重的交通事故或许就可以避免。

有了小米SU7的前车之鉴,这次小米YU7就给到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在夜晚、暗光环境下,路上的异形障碍物能看得更准。同时4D毫米波雷达应对的是雨雾天气下的路况识别,另外还有7个摄像头应用了ALD镀膜技术,模组采用COB封装工艺,能够有效减少眩光、鬼影,提升画质通透性,路况的识别会更准确。

可以看到在小米SU7上得到的教训,在小米YU7上都一一得到了优化。但是还是那句话,辅助驾驶不能代替驾驶员,驾驶员仍然为安全驾驶的第一责任人。

关于小米YU7你需要知道的第二点是Brembo®前四活塞固定卡钳是不是做到了全系标配。如果没有的话,你得选择配备有这个卡钳的车型。小米SU7就曾因为刹车系统引发了大家对其刹车性能的担忧。

目前能够知道的是小米YU7四驱Max版搭载了Brembo®前四活塞固定卡钳,该车型零百加速时间为3.23秒,100-0km/h的制动距离为33.9m,属于非常优秀的水准。

第三点是小米YU7真的有空气动力学风道,而且多达19处。大家应该都知道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上没有“双风道高效导流散热”功能,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这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而言,难以接受,真的花钱了,却只是一个样子货,我要的是真能装,而不是纸老虎。

所以这次小米YU7全车设计了10组贯穿式风道,有19个进出风口,不仅能够很好地梳理整车气流,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而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行驶稳定性,提升车辆的操控感。

可以说小米YU7在风道这块花功夫了,这也让它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45Cd。

第四点是小米YU7的电芯品牌或许会逼着你选四驱Max版。小米YU7共推出了3个版本,其中后驱版和四驱Pro版本均搭载弗迪的磷酸铁锂电芯,电池度数均为96.3度,零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5.88秒和4.27秒,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835km和770km。

顶配四驱Max版本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芯,电池度数为101.7度,零百公里加速时间来到了3秒级,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760km。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全系基于800V高压架构平台打造,支持最大5.2C充电倍率,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12分钟,充电15分钟就能补能620km。

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个版本,性能强劲的同时,也不会让人有续航焦虑。唯一的是电芯品牌的不同,而宁德时代的电芯只给到了顶配四驱Max版本,有些可惜。

第五点是小米YU7的车身安全用料没得黑。行业中一般用到的热成型钢强度最高为2000兆帕,而小米YU7在车身A柱、B柱以及四个车门上的侧防撞梁上用上了2200兆帕的超强钢,并且车身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达到了90.2%,市面上其他非常优秀的车型大多在80%左右。

在车身扭转刚度上,目前也就比亚迪仰望U9、蔚来ET9以及小米SU7比小米YU7的47610N·m/deg强,同样标准下轿车的车身扭转刚度确实要比SUV好。在SUV领域里来看,排名车身扭转刚度第一的是阿尔法T5的47119N·m/deg,不及小米YU7的47610N·m/deg。

第六点是小米YU7的底盘悬架分高低配。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小米YU7全系车型标配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但是空气悬架和CDC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没有做到标配。

空气悬架搭配CDC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驾乘舒适感。

小米YU7入门级车型会配备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能够实现悬架的软硬可调。

四驱Pro版和四驱Max版将配备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和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在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感上,表现会更好。

其实整体看下来,小米YU7能不能卖得好,我还是觉得外观和内饰最重要,因为外观和内饰能给到人一种直接的情绪价值,跟法拉利Purosangue很像的车身设计,让小米YU7的车身观感至少价值上百万。令人眼前一亮的天际屏,让内饰的观感让它跟市面上大多数的车型就是不一样。

主副驾双零重力座椅,市面上独一份,后排可调135度电动座椅,再加上3000mm的轴距,这样的座舱空间体验相信也没人能拒绝。小米SU7的后备箱空间也达到了678L-1758L,前备箱空间为141L,实用性没有缺失,哪怕是用它来简单搬家,也完全能够胜任,真正做到了中看又中用。

相反,在我上面说到的5个点上,比如在车身安全用料上,行业中大家做得都不错。辅助驾驶和刹车卡钳其实是弥补了之前在SU7上的劣势,特别是Brembo®前四活塞固定卡钳也做不到全系标配。多达19处的空气动力学风口在外观上也看不出来多有气势,弗迪的电芯并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闭式双腔空气悬架也没有标配。

所以最终还得看价格,如果小米YU7的起步价在25万左右,你会选择吗?或者顶配车型的价格你觉得能卖多少?

来源:凡哥评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