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有个叫鸿博股份的股价,在2025年4月初时,从 10 元一路狂飙到 17 元,日换手率超过20%的大关,红色的波浪形K线不是警戒,而是收获的提醒。
近年来AI大火,带动AI算力概念在A股市场也火得一塌糊涂。
其中,有个叫鸿博股份的股价,在2025年4月初时,从 10 元一路狂飙到 17 元,日换手率超过20%的大关,红色的波浪形K线不是警戒,而是收获的提醒。
耐人寻味的是,鸿博股份以前可是专注于做印刷生意的,现在跨界来到AI算力服务领域,还干得风生水起。
不禁让人感到好奇,鸿博究竟有着什么来路故事呢?
鸿博股份的前身是一家印刷公司,创始人尤氏二姐妹属于半路转行,转行前两人都曾在父亲经营的外贸公司中积累经验。
其老父亲最看重尤玉仙的悟性与担当,有意将已有一定规模的尤氏企业交给她经营管理。
起初,尤玉仙是犹豫的,尤氏家族的亲戚也对其父亲做出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
没想到当过兵的老父亲坚持要让女儿管理,并让她好好经营公司,将来好回报社会与国家。
尤玉仙也曾在公开采访中多次提到其父亲对她的嘱托,并宣称这是她过关斩将的动力。
接手管理父亲的公司,也为尤玉仙后期创业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
此时,尤玉仙敏锐地嗅到,信息化的浪潮下票据印刷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于是,她将投资的目光瞄准了印刷行业。
与妹妹两个人搁下“做熟了”的外贸行业,决心进入完全陌生的印刷行业。
1999年,尤家二姐妹带着468万启动资金,正式在福建新店镇创办了福建鸿博印刷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鸿博引进的生产线在全国只有三条,圈内圈外都鲜为人知。
但是这种“曲高和寡”的处境,对初创者来说并非是好事,将来的鸿博又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呢?
创业前期,鸿博基本上没有开单,这让大厂长尤玉仙急得团团转,无奈下只好自己亲自出门拉业务。
她怕被别人议论,于是把自己的名片印成业务员。
哪怕是再小的单子,只要能让机器物有所用,尤玉仙都接了下来。
金额最小的一单,只需印刷80多元的票据,而当时,机器转1分钟就要260m的纸张,完全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
就这样,尤氏姐妹每天都要忍受着10万多元的开销。
尽管收支不平衡,鸿博依旧坚持做“三一流”的工厂,从不降低自己的服务质量。
终于,在2000年,迎来属于公司的转机。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会议在福建晋江召开,此次普查首次采取光电录入的形式,所需表格和卡片的印刷精度要求非常高,只允许0.01毫米的误差。
全国各地的样品送到北京,只有鸿博的样品完全符合要求,顺利通过招投标。
尤玉仙带领团队顺利完成所需任务,并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
这次成功,成了鸿博印刷腾飞的起点,而后订单多到接都接不过来,鸿博业绩终于有了抬头起飞的迹象。
后来,甚至成了国央企印刷定点企业,有了这些成就做背书,短短几年,鸿博印刷就成为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业绩蒸蒸日上。
企业一旦取得成绩,就会争相着去上市,鸿博股份也不例外。
2008年5月,鸿博筹够了12亿资金后,在深交所A股市场成功上市,改名为鸿博股份。
有意思的是,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尤玉仙个人股份占比近30%,再加上其他6口人的股份,鸿博70%的江山都被尤家占领,妥妥的家族企业啊。
鸿博上市第一年,业绩还算可观,利润可达4000万。然而好景不长,印刷行业门槛低,鸿博的优势逐渐淹没在红海竞争当中。
尤家不得不开始考虑新的业务方向,于是不断跨界到物联网、区块链、手游公司等领域。
每次跨界,鸿博都是大张旗鼓、昭告天下,虽然钱没赚到,但是股价跟着概念涨了呀。
期间,鸿博股份还频繁发布中标信息、项目合作等利好消息,向外界传递出欣欣向荣的假象。
然而,这些信息实际上并不会给当前的经营业绩带来任何助力。
尤氏家族就这样,一边对外说好,一边集结逃跑。
鸿博股份发布利好信息期间,大股东们已经开始陆续同步减持股份。
2015年,大姐尤玉仙率先减持1128万股股份,套现高达2.8亿元。尤雪仙、尤丽娟紧随其后,合计套取现金超2.5亿元。
其他家族成员也纷纷效仿,尤氏家族成员历经多次减持共套现近33亿。
尤氏一家人拿到股民的血汗钱,转身就到外国去潇洒了,说好的“回报社会”呢?
截至2022年,尤氏家族算是正式落幕鸿博股份。
尤氏虽落幕,但鸿博的故事还未结束。
尤老板们跑路前找好了新的接盘侠——毛伟。
双方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把股份转移给毛伟控制的寓泰控股和辉熠贸易这两家公司。
毛伟合计持有鸿博股份22.33%的股份时,就成了鸿博股份新的实际控制人。
后来,为了新增盈利点,从2022年8月起,鸿博就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算力服务领域。
2022年年底,由鸿博100%控股的公司英博数科,高调宣布与全球AI算力芯片龙头英伟达达成深度合作。
此消息一出,错过区块链的人不想再错过AI了。于是纷纷入股,带动鸿博股价一路高涨。
铁打的鸿博,流水的股东。
没过多久,毛伟不想当接盘侠了,于是将寓泰和辉熠这两家公司又分别转让给黎小林和杨凯,鸿博掌门人再次易主。
易主后,2024年年初,寓泰控股和辉熠贸易因外部合同纠纷,导致所持的鸿博股份被司法扣划,鸿博变得“无人当家”,股价也跟着下跌了。
2025年4月,由于地方政策向智能行业倾斜等因素,鸿博股价又一次红线上升。
外界看来,鸿博的股价跟着AI业务起起伏伏,应该是其主要收入。
而实际上2021年-2024年,鸿博的收入仍以票证产品和用纸收入为主。
至今无实际控制人的鸿博,通过算力炒了一波热度,但未来转型之路,不可说。
“击鼓传花”的游戏,到底能玩多久也没人知道。
-END-
参考资料:
1.帅真商业世界:《国内套现7个亿后,她露出了身后的美国国旗》
2.Ln 2025:《鸿博残梦:大股东套现遁去,恶之花下韭菜泣血》
3.缠论量化交易技术分享:《鸿博股份,从印刷小厂到AI妖股,26年割韭菜简史》
3.深空控资pro:《拆解上市公司:鸿博股份》
4.金融界:《算力股大爆发!鸿博股份4连板,AI应用表现强势》
作者:疏疏篱落
编辑:柳叶叨叨
来源:鬼谷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