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至上,华美乐章!和声力巴洛克主观体验报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16:16 3

摘要:你可能不知道巴洛克音乐,但你一定听过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巴赫以大提琴组曲以及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和赋格而闻名,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的印象里,巴赫的音乐既有世俗与宗教的融合,又有对十二平均律的探索,为后世交响乐和钢琴定音奠定了基础。换言

你可能不知道巴洛克音乐,但你一定听过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巴赫以大提琴组曲以及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和赋格而闻名,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的印象里,巴赫的音乐既有世俗与宗教的融合,又有对十二平均律的探索,为后世交响乐和钢琴定音奠定了基础。换言之,古典不知巴洛克,就是英雄也枉然。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和声力巴洛克后的真实感受。

经过多次线下耳机展会的考验,和声力的新旗舰还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官方售价3999元)从“巴洛克”的命名就不难看出,这是一款主打古典音乐的高阶头戴式耳机。看着这些年和声力的大耳越做越火,坦白说,我心里蛮高兴的,毕竟懂国人的调音和敢内卷的性价比,你还真不能指望跨国品牌为我们量身定制。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巴洛克的包装盒相当大,类似白酒的底座+主体两段式拼接。内部为了保证稳固,用硬泡沫做了个耳机支架的造型。整个人过程谈不上有多奢华,不过对待旗舰的用心还是看得到的。

航空级铝合金腔体高精度CNC工艺+特殊耐腐蚀表面处理+全新轻量化头梁系统,你可以说不对称面板豪迈有余,精致不足,少了些大气的气场,但是在蛋白皮足球网加持下,耳罩的佩戴舒适度还是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配置方面,巴洛克搭载了第三代60mm陶瓷金属膜片,兼具高刚性和轻量化的特点;标配两条高纯度无氧铜耳机线,线身柔软粗壮,脑放直接拉满。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并没有标配XLR卡农平衡的插头,似乎也在暗示巴洛克并非必须上台的耳机。

声音方面。大的框架上,巴洛克是一款主打高雅舒缓、从容不迫,偏严肃正派、凌空破晓的古典耳机。第一感受,在以“醇厚自然、四平八稳”为主要卖点的暗声氛围向大耳里,巴洛克的解析力、信息量和空间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全频力道都颇为柔和,是很容易营造出安定气息的沉稳调音。

巴洛克打动我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是无处不在的氤氲滤镜。其实非要较真的话,巴洛克的三频能量分布挺均衡的,之所以会给人偏中下盘的感觉,主要就在于这层滤镜。它如同一层轻薄的纱布一样,压低了整体的音色表现力,音色趋于漆黑平实;还适度加强了结像的厚度,使之具有骨肉感;更衍生出了炊烟袅袅的意境,为整个调音的走向定下了基调。

具体来说,低频量感适中,甚至有些偏少,凝聚干练,下潜亦是精准。在上述滤镜的辅助下,打击面积得到了极大buff,落地感不俗,动态范围也是可圈可点。这样理性中正不乏层次质感的高质量低频,实在是太适合大编制古典音乐了;高频细节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很多,在滤镜编织的深邃夜空里,如同精灵般翩翩起舞、肆意挥洒,我甚至闻到了些许静电的纤细味道!这在聆听小提琴等弦乐时起到了奇效,亮度华美顺滑,光泽丝丝入扣,临场感极强;相比较优秀的高低频,中频人声的部分要稍显逊色,主要在于颗粒感有些强,甜美度不够润泽,显得有些朴实和监听,纵使厚度不错,距离较近,依然无法达到我心里对于这个级别耳机“人声毒”的要求。不过话说回来,若是以科班的角度来审视,口型清晰度、音色准确性、以及男女包容性,倒是都没什么大的问题,算是泛用性很强的类型。

其二是简单易推的上手度。既往在我的认知里,想搞个正儿八经的顶级古典大耳,预算基本都要七八千以上了,况且这还没算台机解码耳放的投入(前端这东西讲真很难有尽头)所以当我看到巴洛克64Ω 109dB/Vrms的数据的时候,我就知道,便携播放器也能直推的随身音乐厅来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本身巴洛克的调音就是那种有点偏肉肉的、不以排山倒海气势取胜的类型,即使上了台机,风格也没有大变,依旧是很温婉怡人的路数;再考虑到国砖开启高增益推出来的声音亦是高度可用,与台机的差距主观评估在10%以内,该有的招牌元素都出得来,的确没有强行上台的必要,算是在根本上解决了头戴式耳机难驱动、挑搭配的难题。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巴洛克是一款和声力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经过多次不断修改,终成经典的标杆级产品。它有些丑,但也很温柔,可让你连续听一个下午也不会累;它不挑食,不出恶声,无论给什么前端都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音符;它有野心,以不到4000元的身价,力图实现有修养的古典音乐理解。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朋友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完整的听完一场音乐会,但是巴洛克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置身音乐厅的拟真感,是人人都买得起的高端耳机。

一句话总结我对巴洛克的认可:浪漫、蓬松、沉浸,根本停不下来!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来源:铁西迟之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