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普通木头沉入海底,竟能千年不腐、还生机勃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6 16:25 2

摘要:▲上图:在IFREMER-东部勘探许可区内,SO239科考航次期间发现新物种的采集地点(木沉降区)。图片左下方较小的木块上附着着新发现的海星物种。照片来源:ROV KIEL 6000团队/GEOMAR基尔

本文来源:“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上图:在IFREMER-东部勘探许可区内,SO239科考航次期间发现新物种的采集地点(木沉降区)。图片左下方较小的木块上附着着新发现的海星物种。照片来源:ROV KIEL 6000团队/GEOMAR基尔

本文约2600字,阅读约6分钟

你有没有想过,陆地上普通的木头,有一天会漂洋过海,最终沉入不见天日的深海海底?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深海中的确存在着一片片独特的“木头岛”,它们被称为“深海木沉降区”。这些沉木,并非无声无息地腐烂消失,而是在深海里默默地支撑着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这一切的开始,往往源于陆地上的一些偶然。比如说,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或者河流对岸边的侵蚀,都可能将枯死的树木冲入大海。这些木头起初会随波逐流,在海面上漂浮许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会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海水、然后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沉。当它们吸饱了水,自身的密度超过了海水的浮力,就会开始漫长的下沉之旅,最终抵达那平均深度达数千米的深海海底。

一旦木头沉入深海,它们并不会像在陆地或浅海那样迅速腐烂、消失。这是因为,深海环境有着独特的“保鲜”能力。

我们知道,深海的氧气非常稀少,甚至是完全没有氧气的“无氧区”。而木材的腐烂,主要还是依赖那些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微生物。没有足够的氧气,这些微生物就无法大量繁殖和分解木材,腐烂速度自然就大大减缓了。而且,深海是一个极度寒冷的世界,常年保持在0~4摄氏度的低温,这同样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以及化学反应的速度,让木材的分解变得异常的缓慢。巨大的水压,以及完全缺乏光照的环境,也进一步阻碍了木材的分解过程。

正因为这些独特的条件,深海沉木得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有些甚至能存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木头,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深海中,成为了珍贵的“食物绿洲”。许多我们从未见过的深海生物,包括一些特殊的细菌、真菌、蠕虫、甲壳动物,甚至是最近发现的两种新海星,都把这些沉木当作自己的家园和食物来源。它们围绕着沉木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这些小小的“木头岛”上,孕育着深海里最独特、最顽强的生命。

所以,下一次当我们看到陆地上的木头时,不妨想象一下它们可能拥有的奇妙旅程——最终在深海底部,化作一片滋养生命的独特风景。

▲上图: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完整沉船,其在黑海深处得以惊人地完好保存。这艘船被认定为一艘古希腊商船,其船体设计与大英博物馆中著名的“塞壬花瓶”等古希腊陶器上描绘的船只图案惊人地相似。在此之前,人们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来想象这类船只的模样,而这次的发现则提供了真实的物理证据。图片来源:黑海海洋考古项目(Black Sea MAP)/EEF探险队

另外一种来源,可能是古代的木制的沉船(也就是来自人类活动)。虽然我们通常说的“木沉降区”多指自然原因(如河流携带)形成的陆源木材,但任何含有大量木质材料的船只,一旦在深海区域失事沉没,其船体结构中的木质部分就会成为深海中的“沉木”。

这些来自沉船的木材和来自陆地的木材一样,都会在深海低温、高压和缺氧的环境下,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分解。它们同样会吸引和滋养一系列特殊的深海生物,形成与天然木沉降区类似的、独特的微生态系统。事实上,考古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在研究深海沉船时,经常会发现附着在木质船体残骸上的各种深海生物。这些发现,不仅为人类了解沉船历史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深海生物对木材的利用+分解机制提供宝贵的样本。

对了,猜猜:沉入深海的木头vs钢铁,哪个更为容易腐烂?

潜水探索沉船。摄影:王敏幹©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答案是——在深海环境中,钢铁(特别是普通碳钢)通常比木头更容易腐蚀(分解)。

因为,木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组成,其分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细菌、真菌)的生物降解作用。在深海的低氧/无氧环境里面,木头可以保存非常长的时间,形成独特的“木沉降区”,甚至数百年、数千年的沉船木材也能被发现。虽然存在一些专门的木食性生物(如凿船贝或木螺蠕虫),但它们的分解速度远不及浅海。

相比之下,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过程,涉及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并与水中的氧气(或在无氧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锈蚀物。虽然深海整体氧气含量低于表层,但只要有微量的氧气存在,腐蚀就会发生。而且,一些厌氧细菌(如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在深海缺氧环境中通过代谢过程产生硫化物,这些物质能与钢铁反应,加剧腐蚀(微生物腐蚀)。

上图:沉船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从微生物到大型海洋动物应有尽有。每一幅图展示了世界各地沉船上发现的生物种类。(a)19世纪木质船体的尤因银行沉船,位于墨西哥湾深达610米处,微生物和附着性无脊椎动物在沉船上生长繁殖。摄影:Deep Sea Systems International/BOEM。(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汉密尔特号货船沉船,约55米深的墨西哥湾,珊瑚和水母类附着性无脊椎动物在其甲板炮塔上生长。摄影:MITech/E. Kovacs。(c)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70米深的铁甲船沉船“监视号”上,滑步龙虾等活动性无脊椎动物栖息其上。摄影:NOAA/Global Foundation for Ocean Exploration。(d)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80米深的二战时期油轮“E.M. Clark”号沉船中,蝴蝶鱼等隐蔽性鱼类栖息其中。摄影:NOAA/Global Foundation for Ocean Exploration。(e)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210米深的德国潜艇“U-576”号沉船上,大型底栖鱼类,如雪鱼,在指挥塔附近游弋。摄影:J. McCord/Coastal Studies Institute。(f)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前USS Tarpon”号沉船上,沙虎鲨和珊瑚礁鱼类在沉船上方游动。摄影:T. Casserley, NOAA。论文出处:Paxton, Avery B., et al.(2024)

来源:稚初科幻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