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思维正在杀死你:刷到这篇文章的人,注定2025要暴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17:15 3

摘要:上周一朋友跟波哥说他公司有个37岁程序员被裁,差点寻短见了。说那个程序员在公司996了8年,工资从6千涨到2万,但房贷、车贷、育儿、家庭开销却压得他喘不过气了。

别再用勤奋麻痹自己!普通人逆袭的财富密码,藏在这3个认知里

上周一朋友跟波哥说他公司有个37岁程序员被裁,差点寻短见了。说那个程序员在公司996了8年,工资从6千涨到2万,但房贷、车贷、育儿、家庭开销却压得他喘不过气了。

他问我那个朋友: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拼命工作,还是被裁员了?”

这个问题,硅谷投资人纳瓦尔早就给出了答案:赚钱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事,而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能。”

就像你无法靠每天跑步成为钢琴家一样,赚钱的核心在于“选择”和“杠杆”,而非单纯拼体力。

举个例子:

餐厅服务员即使每周工作80小时,也很难实现财富自由,因为他们的时间只能“卖一次”

而一个程序员写出一套自动结算系统,就能让成千上万家餐厅复用——这就是“杠杆”的威力。

一、普通人逆袭的核心:把自己“产品化”

纳瓦尔最颠覆的观点,莫过于那句:“把自己产品化”。这句话藏着两个关键词:

1、找到你的“不可替代性”

“自己”意味着独一无二的天赋。

郭德纲曾说:“说相声的千千万,但德云社只有一个。”他从小痴迷传统曲艺,即便在剧场赔钱也要坚持小剧场演出,最终把“草根相声”变成了现象级文化产品。

你的专长是什么?

可能是写作、编程、育儿经验,甚至只是“特别会安慰人”。

重点在于:这件事你做起来毫不费力,但别人模仿却很难。

2、用杠杆放大100倍效益

“产品化”的本质是:让一份时间产生N倍价值。

比如:

程序员写代码(边际成本为0的杠杆)

博主做课程(媒体杠杆)

投资人用资本撬动资源(资本杠杆)

普通人最容易上手的,是 “零成本杠杆”:写公众号、拍短视频、开发小程序。

哪怕你只会做PPT,也可以把模板挂在知识平台,睡觉时自动赚钱。

(1)赚钱是“判断力”的复利游戏!

纳瓦尔认为,判断力的质量决定财富高度。他建议普通人学习:

微观经济学(看懂资源分配逻辑)

博弈论(预判他人行动)

心理学(洞察人性需求)

比如短视频爆款背后,藏着“多巴胺触发机制”:前3秒必须制造冲突,每15秒插入高潮点——这就是系统思维的实战应用。

(2)用“时薪思维”过滤低效努力

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胆的时薪(比如500元/小时),然后问自己:

刷1小时短视频值不值500元?

参加无意义的会议值不值500元?

凡是所有低于时薪的事,要么外包,要么放弃。

这个思维逼着你聚焦高价值领域,比如打磨产品、链接关键人脉。

(3)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没有对手

很多人不敢行动,总觉得“别人做得比我好”。

但纳瓦尔说:在“成为自己”这件事上,没人能比你更擅长!

罗振宇最初只是每天发60秒语音

李佳琦最早在柜台做导购

他们的共同点是:先做起来,再迭代。就像学游泳,看100遍教程不如跳进水池里扑腾。

三、财富是认知+价值的变现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2019年,一位外贸员因为疫情失业,开始用手机拍“英语买菜教程”发在B站。

起初播放量不到100,但她坚持每周更新。两年后,她的课程被出版社看中,版税收入超过了过去十年工资。

纳瓦尔说:“追求财富需要极端诚实——你究竟想要什么?你能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

普通人逆袭的路径其实很清晰:

1、停止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2、找到“天生就会”的事并产品化

3、用零成本杠杆放大效益

财富从来不是命运的施舍,而是认知的变现。

当你敢把目标定为“全球顶尖”,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来源:认知灼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