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您的账号有内容疑似为AI辅助创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6 17:36 2

摘要:刚刚,一位资深教授来我们研究院咨询,她被某平台一则通知困惑笼罩:“您的账号有内容疑似为AI辅助创作。社区提醒您,如后续仍有异常行为,您的账号可能受到禁言等相应处罚。建议您在创作中分享真实知识、经验和见解,如果使用AI工具应遵守社区规范。”

刚刚,一位资深教授来我们研究院咨询,她被某平台一则通知困惑笼罩:“您的账号有内容疑似为AI辅助创作。社区提醒您,如后续仍有异常行为,您的账号可能受到禁言等相应处罚。建议您在创作中分享真实知识、经验和见解,如果使用AI工具应遵守社区规范。”

她满脸无奈与愤懑:“如今写作哪能完全不用AI?我文章就大量引用了你们研究院的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和信息!”

我曾建议她添加AI辅助创作声明,却被她直接驳回:“这多此一举!”细想之下,她的反驳不无道理。如今,AI已如空气般自然融入创作,要求声明就像要求声明“用了互联网”一样荒诞。

笔者认为,这教授事件,实则揭开了更深层次的认知鸿沟:

质量与工具的权衡:平台将AI使用视为风险指标,而学者坚信内容质量才是核心。在AI助力创作的当下,这种观念差异如同鸿沟,横亘在平台与学者之间。学者借助AI挖掘数据、整理思路,产出更有价值的成果,平台却因AI的使用而心存疑虑,这背后的矛盾值得深思。

声明机制的滞后性:当前规则难以精准区分“辅助”与“替代”。在AI创作过程中,它究竟是起到辅助作用,还是已经完全替代人工,规则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这就导致了一些合理的AI使用被误判,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议。

值得思考的是,平台监管的重点或许应有所调整:

打击低质内容:批量生产的AI垃圾内容充斥平台,不仅扰乱学术生态,还浪费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应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严控事实性错误:学术内容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平台需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可靠,避免因事实性错误损害公信力。

清理低质信息:图文不相关的劣质信息降低了平台内容的水准,影响用户体验,也应被清理。

而非简单地将学术工作者使用AI提升效率的行为妖魔化。

教授事件虽无标准答案,却如同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在AI渗透率高达89%的学术领域,平台规则需要更加精细化。平台不应一味地禁锢工具的使用,而应以包容创新的态度,促进优质内容的涌现。毕竟,禁锢工具无法提升质量,唯有拥抱创新,才能在AI时代为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学术之花在数字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来源:中国千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