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晚,“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在沅水河畔——龙舟广场火热开唱。1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歌者,用最质朴的歌声,唱响了这座山水之城的众生相。现场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歌声、欢呼声、掌声交织,选手们的激情和观众的热情仿佛让沅水都为之沸腾。
怀化日报特别报道组 肖军 杨博媛 通讯员 瞿云 苏文丽 曾洁
五月的沅水,在歌声中翩翩起舞。
“咚咚咚……”《茶山鼓》的鼓点划破黑夜,碣滩茶的清香仿佛随着《故乡的碣滩茶》的旋律在空气中弥漫。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全媒体记者 杨博媛摄)
5月24日晚,“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在沅水河畔——龙舟广场火热开唱。1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歌者,用最质朴的歌声,唱响了这座山水之城的众生相。现场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歌声、欢呼声、掌声交织,选手们的激情和观众的热情仿佛让沅水都为之沸腾。
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依次登台,用歌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扎西旺堆带着藏族汉子的独特气质登上舞台,当《游子吟》的旋律响起,他的歌声好似一缕轻柔的风,带着听众穿越山川湖海,抵达思念的彼岸。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我从大山来,肩头扛着大山的色彩,回首自己走过的道道山路,忘不了大山给我的情爱。”扎西旺堆的家乡在西藏山南,在县文旅局工作的他以一首《大山走出的孩子》唱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更唱出了他在沅陵这片土地上拼搏的坚定与执着。就像他提到的《巴拉格宗》,他说,“这是美好的祝愿,希望沅陵越来越好,各民族亲如一家。”
“在他的歌声里,能感受到民族文化在沅陵这片土地上的交融与共生,这种融合更加丰富了沅陵的文化内涵。”游客向杰对同伴赞叹道。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灵魂深处有双翅膀,没人能捆绑……”歌手张君的声音像一只振翅的蝴蝶,从沅陵县七甲坪镇楠木小学的讲台飞到了舞台中央。
这位乡村女教师的歌声充满了力量,承载着她扎根乡村八年却从不胆怯展现自我的勇敢,也承载着她对学生们的希冀。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唱,激励乡村的孩子们,像她歌中唱的那样“破茧成蝶”,勇敢追求梦想。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暮色里的龙舟广场,石板台阶上还留着白天晒出的温度,观众们纷纷席地而坐,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选手登台演唱。黄色的头盔、黄色的外卖服,还未开口唱歌的彭军凭着打扮就格外引人注目,他自称“摩登哥”,是一位已经送了三年外卖的外卖小哥。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里克桑德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他用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苹果香》点燃全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那些送餐路上的温暖与艰辛,都融入在歌声里。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我就是喜欢唱歌,我唱歌唱的是对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头和对生活的热爱。”演唱中,他面对观众坦陈心声。
正是沅陵这座城市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写照,让观众看到了沅陵人民乐观生活的一面,成为沅陵城市风貌的一张鲜活名片。
图为“怀化有戏·村歌会”沅陵赛区村歌会现场(沅陵县文旅广体局提供)
“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地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沅陵本土歌手向梓杨以一首《漂亮过海来看你》将比赛推向高潮。
“歌声代表我的心。”向梓杨表示,沅陵风景如画,景色怡人,乡亲们也十分好客,希望大家都能从四面八方来沅陵玩,这是他来参赛的初衷,他想借音乐为沅陵的文旅宣传和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作为这场村歌会的记录者,我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被现场的氛围深深感染。在这里,他们不是专业的歌手,却用最真挚的情感唱出了最动人的旋律。
他们的歌声里,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梦想的追求,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更有对沅陵这片土地美好的寄语。这场村歌会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沅陵人民的生活与梦想,也连接着沅陵的过去与未来。沅陵是沈从文笔下“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但我想,沅陵的动人远不止于那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
夜深了,歌声还在继续。明天,和张君一样成百上千的乡村教师的讲课声会在山谷回响,茶山上的采茶女会哼起今晚的旋律,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上会继续播放参赛歌曲,而那个藏族汉子,或许会在沅水桥上,再唱一首遥远的故乡。
来源:掌上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