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河下街道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擘画文旅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6 19:36 2

摘要:文脉千年绵延不绝,运河瑰宝辉映古今。作为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河下古镇秉承系统规划与全域保护并重,深化文旅融合提质增效,游客接待规模持续攀升,跃升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璀璨地标”。淮安区河下街道人大工委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文脉千年绵延不绝,运河瑰宝辉映古今。作为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河下古镇秉承系统规划与全域保护并重,深化文旅融合提质增效,游客接待规模持续攀升,跃升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璀璨地标”。淮安区河下街道人大工委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以“三员”角色为支点、倾心履职,在文明根脉与发展动脉的交融搏动中,绘就历史传承、经济振兴、文旅共生的璀璨画卷。

全过程民主赋能精准调研 护航商户发展

“古镇的繁荣,始于商户的蓬勃。”河下街道28名人大代表以“调研员”身份下沉一线,走访108家商户,梳理经营难题及建议56项,动态优化“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成立商户自治委员会,凝聚互助共治合力。在文旅项目攻坚中,代表们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高效完成商机厂、闻思寺周边等10个项目、416户房屋征收任务,为蓝园、状元里等重点工程落地扫清障碍,助力古镇焕新升级。针对古运河灯光秀建设中管线入地、文物避让等难题,代表们全程督导协调,推动2.6公里光影长廊如期点亮,游客感叹“仿佛历史在河面行走”,为古镇增添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全过程民主扎根网格问需 共筑民生福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街道人大工委以64个微网格为触角,常态化组织代表入户走访,累计征集民生需求1600余项,破解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难题300余项。创新搭建“五方共议”协商平台,联合部门、居民等力量制定社区公约12项,化解邻里矛盾800余起,实现“微事网格解、难事社区办”。聚焦民生痛点,人大代表推动危旧房改造、市政设施优化等20余项惠民工程落地。一位老居民感叹:“环境变美了,日子也更舒坦了!”

全过程民主引领服务提优 擦亮文旅名片

“游客满意度是古镇最亮丽的名片。”每逢节假日客流高峰,28名人大代表主动下沉景区,在交通枢纽、游客密集区提供导览咨询等志愿服务,服务游客超9600人次。通过升级“红色驿站”,打造集便民服务与红色主题于一体的人大代表志愿服务站,新建旅游公厕和生态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如厕难问题。联合多部门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建立“检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整改乱停乱放、消防隐患等问题26项,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全过程民主激活文化动能 绣出古今交融

代表履职架起文脉传承“双面绣”。33项非遗资源入驻老街,淮剧锣鼓周周展演,让千年文化可观可感。数字文旅产业园、古风摄影基地等网红地标崛起,文创民宿激活业态新场景。更借力“红色主播”培训,助推岳家茶馓等老字号触网破圈,实现文化流量与产业增量双丰收。如今的河下古镇,青石板路映衬数字光影,游客既能品味文楼汤包的鲜美,亦能体验“乘花船、赏灯秀、穿汉服”的古今穿越之旅。

从征收攻坚到民生改善,从商户赋能到文化传承,河下街道人大工委以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效能为纽带,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古镇发展肌理。淮安区人大代表、河下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星表示:“人民选我当代表,必用行动践初心。”河下古镇正以开放之姿舒展千年怀抱,让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民主的温度,每一盏花灯都照亮共治的初心,在大运河畔续写着“人民至上”的文旅篇章。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