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这篇文章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您家孩子目标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目标学校是985高校,这篇文章就是以山东省为例,来具体说明,依据您家孩子成绩,大概能录取到什么学校?
我们这篇文章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您家孩子目标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目标学校是985高校,这篇文章就是以山东省为例,来具体说明,依据您家孩子成绩,大概能录取到什么学校?
这篇文章也是我的专栏《志愿填报:讲透37个文科核心专业》的配套使用文章,具体到该类专业,可以参考相关文章。
有人说,我家孩子就是喜欢英语,想报考英语系。我家孩子喜欢法语,想走法语专业,我家孩子想学西班牙语,我家孩子喜欢韩国,想学韩语。
具体到985高校,以上专业基本上都被整合在了外国语文文学类专业,如图:
什么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多个具体专业,以语种为核心划分,常见的有三类:
第一类,英语专业:全球最广泛的语言专业,涵盖文学、翻译、教育、商务等方向。
第二类,小语种专业:如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泰语、越南语等,侧重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化。
第三类,复合专业:部分高校开设 “英语 + 其他专业”(如英语 + 法学、英语 + 经贸)或 “小语种 + 区域研究”(如东南亚研究、中东研究)的复合型专业,增强跨学科能力。
具体到各个985高校,可以理解为第三类,就是每个985都有自己绝活,绝对不是仅仅学一门语言这么简单。
各个985高校也知道现在语言类专业遭遇寒流,所以也在想方设法增加专业含金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第二学位,或者英语+另外一个强势学科,比如英语加法学,或者英语加经贸,或者某个小语种加区域研究。
就是就读985高校之后,都是复合型人才。
这天我们这篇文章逻辑简单一点,就是简单分析一下表格中,各个985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特色。
一、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法语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及 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特色点,依托《法国研究》期刊及 “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形成涵盖法国文学、经济、政治、法律的跨学科研究体系。
翻译学:设立翻译学博士点,注重文学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实践,培养高端翻译人才。
多语种优势:英、法、德、日、俄五系并立,日语专业与日本嘉悦大学合作双学位项目。
课程亮点,开设 “科技法语”“商务法语”“日本古典文学” 等特色课程,结合区域研究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总结一句话,武汉大学外国语言类是王者一样的存在。
二、中山大学
学科定位:以区域国别研究为核心,整合外国语言文学、国际关系与世界史资源,设立国内首个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特色点,重点发展东南亚、大洋洲、中东研究,与法国研究中心形成互补,培养 “区域通 + 领域专” 人才。
跨学科融合,课程涵盖地缘政治、文化产业、国际传播,强调语言与区域经济、法律的结合。
国际化培养,与耶鲁、牛津等高校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学生可参与海外田野调查。
课程设置:开设 “东南亚文化”“中东政治与社会” 等区域研究课程,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三、中南大学
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后分流至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四个专业,设 “高级翻译人才班”,侧重翻译实践与多语种应用。强调一点,中南大学侧重语言翻译人才培养。
特色点,翻译技术,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结合本地化服务提升语言应用技能。
科技翻译,依托工科优势,开设 “科技英语翻译”“医学翻译” 等课程,对接科技领域需求。
文化研究,通过 “外国文学与社会”“比较文学” 等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文化解读能力。
升学路径,部分学生可进入 “高级翻译人才班”,优先获得国际交流与实习机会。依然是强调翻译。
四、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学科特色,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重点建设海洋话语体系、外国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兴方向。
课程创新,双学位项目,开设 “英语 + 法学”“英语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年制双学位班,强化跨学科能力。
英语+法学,英语+国际贸易,是大亮点。
五、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特色,结合 “一带一路” 战略,聚焦少数民族语言与亚洲语言研究,培养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学科优势,民族语言研究:俄语语言文学侧重中亚与俄罗斯民族研究,日语专业与日本 20 余所高校合作交换项目。
翻译实践,设立 “民族文化翻译” 方向,承担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动民族典籍国际化。
政策对接:课程融入民族政策与区域发展,毕业生多进入外事、教育、文化机构。
课程设置:开设 “民族文化传播”“中亚政治与经济” 等课程,部分课程采用多语种教学。
很具有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重点考虑该校。
六、东北大学
学科布局:主校区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四个专业,拥有文化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侧重文学与文化研究。
特色方向,跨文化研究,通过 “比较文学”“文化哲学” 等课程,探讨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
国际交流,与德国、日本高校合作紧密,德语专业学生可赴海德堡大学交流,日语专业提供长期留学项目。
七、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办学模式,全英文教学,推行博雅教育,注重跨文化沟通与国际视野培养。
课程特色,翻译与跨文化:开设 “翻译研究”“国际传播” 等课程,结合香港浸会大学传媒资源,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
国际实习:与联合国、跨国企业合作,提供国际组织实习机会,强化实践能力。
升学优势:毕业生可申请香港浸会大学及海外高校研究生,部分课程学分互通。
简单一句总结,要求分数很低,要求学费很高,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选择。
今天太忙了,所以文章更新有点晚,大家见谅啊。
来源:张文平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