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唐:“自私的人很少自卑,无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烦的人很少不开心,反倒是守规则的人更容易被冒犯,懂事的人更容易被亏待,满心是歉意的人更容易遍体鳞伤。”
冯唐:“自私的人很少自卑,无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烦的人很少不开心,反倒是守规则的人更容易被冒犯,懂事的人更容易被亏待,满心是歉意的人更容易遍体鳞伤。”
越是自私的人,越不会抑郁,因为他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反思,也不用焦虑,有什么问题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越是混蛋,越是无知,越是轻松,活的不累。反之,越是善良懂事的人,越是总在意别人的感受,甚至很多时候委曲求全。
这个世界,为什么"坏人"总比"好人"过得舒坦?
早上八点半的地铁里,你刚找到座位,穿着光鲜的姑娘踩着高跟鞋冲过来把包甩在你腿上:“让让,我要坐这里。”
你攥着体检报告的手微微发抖,却还是默默站起来了。
这时候你突然发现,那些理直气壮的人似乎永远不需要为“素质”买单。
一、不要脸的狂欢节
朋友公司新来的“海归精英”,上班第一天就搬着笔记本坐进总监办公室的会客区。
行政提醒他工位在B区,他眼皮都不抬:“这里网速快,我写代码需要灵感。”
两个月后公司团建,他端着香槟跟老板勾肩搭背,而那些每天帮同事带早餐、主动收拾会议室的"好人",至今还在茶水间用着卡顿的WiFi。
心理学有个“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
就像我家楼上装修的邻居,大周末抡着电钻还理直气壮:“你们年轻人周末睡什么懒觉?”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冒犯,自然活得肆意张扬。
二、懂事者的荆棘王冠
表姐是全家最孝顺的女儿,却成了家族里的“便利贴女孩”。
二叔家孩子升学宴要她主持,三姑的保险理赔让她跑腿,连堂弟毕业论文都要她帮忙查重。
去年姥姥住院,她请了半个月年假陪护,结果分遗产时舅妈却说:“反正你也没结婚,要房子干什么?”
职场里有个黑色幽默:领导凌晨两点在工作群@所有人,最先回复"收到"的往往是白天干活最多的那个。
就像我那个背着房贷的同事老王,团建时主动留下收拾场地,聚餐永远坐在上菜口,年终奖却比摸鱼的新人还少三千。
三、歉意编织的囚笼
前同事小林是典型的"道歉型人格"。外卖洒了要说对不起,项目延期要写检讨书,有次她负责的直播出了技术故障,在会议室鞠躬道歉的样子让我想起日剧里被霸凌的女高中生。
半年后她离职时我才知道,那个故障明明是供应商的服务器宕机。
情感勒索往往披着温情的外衣。就像总跟你“借”钱不还的大学室友,每次都说“知道你最讲义气”;那个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闺蜜,永远在你需要安慰时突然消失。
善良成了他们手中的遥控器,一按你就会自动妥协。
这个世界不会给守规矩的人发奖状,但这不是我们放弃底线的理由。
下次遇到插队的人,可以平静地说“请排队”;面对无理要求,不妨试试“这不在我的责任范围”。
真正的成熟,是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手段。记住,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否则就是递给恶人的刀。
与其在深夜反复咀嚼委屈,不如把歉意换成保护自己的铠甲——毕竟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温暖人间。
毛姆说:“无论在谁面前,只要你不欠他的,就没必要唯唯诺诺。你的软弱,会让对方更加看不上你。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
善良和无私也需要理性,摧眉折腰的姿态,往往并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卑微软弱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差。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英姐姐。
来源:我是辉叔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