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景德镇,便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一笔。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基石,在陶瓷行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脉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景德镇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作用是巨大的,其影响是深刻的。景德镇陶瓷的制作工艺
要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索传承与保护的新模式,将非遗保护真正落地。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景德镇,便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一笔。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基石,在陶瓷行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脉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景德镇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作用是巨大的,其影响是深刻的。景德镇陶瓷的制作工艺和烧制历史,代表了中国瓷器走向海外的进程,也是中外制瓷工艺技术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
2019年7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要建立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体制机制。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推动陶瓷行业振兴。在景德镇创新发展的新时期,需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要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索传承与保护的新模式,将非遗保护真正落地。
作为陶瓷文化名城和手工业城市,景德镇在传统手工技艺活态传承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对此,建议从五个层面推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将非遗保护真正落地。
健全机制。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比如在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陶瓷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制度健全等方面应不断地完善,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并广泛宣传政策,使得保护的意识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效传承。要对非遗传承人提出三大要求: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培养、传播与交流。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以人为载体,非遗传承人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坚守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在传承和创新方面也要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还要肩负起培养下一代技艺传承人的使命,将传统技艺完整地发扬光大。同时,对于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有国际视野,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搭建桥梁。教育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振兴的基石,传承与教育结合是进一步保护、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去传播和落实非遗保护,搭建活态传承的桥梁,尤其是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既要打开校门,把传统手工技艺迎进来,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又要走出校门,助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播和交流,为社会提供示范服务。
打破壁垒。只有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走得更长远。对传统的继承绝不是对技法单纯的模仿,而应当建立在对内涵和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时代性思考。在传统工艺上的创新,并不等于颠覆一切和脱胎换骨,死守“传统”、“依葫芦画瓢”和完全抛弃“传统”都是不对的,只有融入新思路、新方式,才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忘传统技法,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灵魂的东西。
活态保护。要突破原来的静态保护模式,用活态的保护方式,使传统手工技艺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而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也不能停留在浅显层面,全社会都应该形成自觉意识,以实际行动对非遗进行保护,以落地生根的形式来实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