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百姓有这么一句话“占着茅坑不拉屎”,比喻某些人占着位置却不干活,天天就是混吃等死,这本是说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事。不过在今年的CBA某支球队,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有一种臭不要脸叫"我还能打"—论北京队某些队员的“高薪蹲坑”!
有一种臭不要脸叫"我还能打"—论北京队某些队员的“高薪蹲坑”
老百姓有这么一句话“占着茅坑不拉屎”,比喻某些人占着位置却不干活,天天就是混吃等死,这本是说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事。不过在今年的CBA某支球队,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有一种臭不要脸叫"我还能打"—论北京队某些队员的“高薪蹲坑”!
当翟晓川的篮板数追不上发际线,在替补席上拍着毛巾。当方硕在场边用三分打铁声谱写"篮筐安魂曲"时,方硕的得分效率比不过五环外房价涨幅,首钢球迷终于顿悟:原来CBA最持久的不是王朝,是老将的"僵尸合同"——数据可以摆烂,年薪必须顶满,主打一个"只要我不退役,年轻人就永远活在我的工资条阴影里"。
这两位拿着顶薪的"人形提款机",本赛季交出的成绩单堪比行为艺术。这两位本赛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躺赚天花板",翟晓川化身"三不沾区形象大使",不防守、不跑动、不传球;方硕修炼成"铁匠铺非遗传承人",打铁声比首都体育馆地铁报站还准时。当网友建议他们转行当投篮计时器时,人家反手就是一波情怀杀:"知道什么是王朝奠基人吗?知道更衣室话语权有多贵吗?"
本赛季方超巨化身"方三不沾",翟晓川荣膺"篮板绝缘体",两人合砍的5.7分3.1篮板,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工资条比技术统计长"。更魔幻的是,当年轻球员在场边把板凳坐穿时,他们硬是把首钢更衣室改造成了"夕阳红活动中心"——毕竟比起打球,教新人如何和教练顶嘴显然更有技术含量。
要说这两位"功勋元老"最令人钦佩的,当属把"躺平学"发挥到极致的人生智慧。翟晓川的D类合同就像永不断电的充电宝,方硕的E类合同更是开发出"越菜越贵"的隐藏属性。每当球迷建议他们给年轻人腾位置时,总能收获灵魂暴击:"知道什么是四年三冠吗?知道什么是绝杀功臣吗?"这让我等凡人突然明白,原来CBA的合同不是按实力签的,而是按考古价值定价的。
更绝的是他们的"职场生存法则"。当教练布置战术时,他们是更衣室里的"战术纠察队";当队友出现失误时,他们秒变"道德监察委员"。难怪网友锐评:"别的队是教练带着球员打,首钢是球员带着教练玩。"这种把资历当尚方宝剑的操作,堪称现代职场如何整治老板教科书——毕竟在首都育馆,资历深到可以给篮筐颁发"最佳防守球员奖"。
看着32岁的翟晓川在场上来回折返跑,34岁的方硕表演"球权消失术",恍惚间竟有种穿越感:这哪是篮球比赛?分明是首钢博物馆的"活体展品"。建议俱乐部直接推出"怀旧套票",看一场送两张老将签名病历卡,保证场场爆满。
其实球迷真不是无情,当年谁没为晓川的绝杀吼哑过嗓子?谁没为方硕的冷箭摔碎过手机?但看着他们现在把球场当养老院,把顶薪当退休金,把更衣室当棋牌室,这哪是"宝刀未老"?分明是"菜刀生锈还要假装瑞士军刀"。
要我说,真正的功臣应该像乔丹的最后一投——完美谢幕,而不是学《甄嬛传》演续集。与其在场上看饮水机,不如转型当吉祥物,毕竟首钢要是搞个"老将精神传承基金会",说不定还能开发出"晓川牌哑铃""方硕牌计时器"等周边产品。实在舍不得离开,建议开通直播带货:"家人们,今天给老铁们表演个原地退役三连,上链接!"
最后送给二位一句至理名言:在竞技体育里,最动人的退役不是哭着说再见,而是笑着把机会交给明天。毕竟球迷的忍耐度就像翟晓川的命中率,真的经不起更多"意外惊喜"了。
最后送二位一副对联:
上联:四年三冠功成身不退
下联:十投零中薪高气更傲
横批:赖着真香
毕竟在首钢养老院,最硬的不是肌肉,是脸皮;最准的不是投篮,是算盘珠子。
有一种臭不要脸叫"我还能打"—对北京队某些队员的“高薪蹲坑”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我不是孔子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