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来袭,老厂求生记:从心到行的两年备战指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7 09:49 2

摘要:各位食品界的老铁们,大家好!我是一位在食品生产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老兵”,见证了无数标准的更新迭代。这不,GB7718、GB28050和《食品标识管理办法》这"三座大山"又要更新了,而且给了我们两年缓冲期。

核心提示:作为一名“过来人”,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面对这新一轮的标准升级,我们该如何从“心”到“行”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被监管部门"请喝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各位食品界的老铁们,大家好!我是一位在食品生产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老兵”,见证了无数标准的更新迭代。这不,GB7718、GB28050和《食品标识管理办法》这"三座大山"又要更新了,而且给了我们两年缓冲期。
作为一名“过来人”,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面对这新一轮的标准升级,我们该如何从“心”到“行”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被监管部门"请喝茶"。
一、心理建设:从"抗拒"到"拥抱"的转变
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面对标准更新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来了!这不是给我们添堵吗?”相信不少同行现在也有同样的想法。但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深刻认识到,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拥抱变化。
标准更新不是找茬,而是行业进步的必然要求。消费者的知情权意识在提高,监管要求自然水涨船高。记得2018年我们厂因为营养成分表标注不规范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回头看,正是那次教训让我们养成了“标准先行”的好习惯。
面对新标准,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应付一下就行”、“到时候再说”、“我们小厂没人查”。这些想法很危险!建议企业从上到下开展“标准意识”培训,把新标准解读会开成“吐槽大会”,让大家把不满说出来,再引导到积极应对上。比如每月举办“标准咖啡时间”,边喝咖啡边学标准,效果不错。
二、新标准关注重点
新增强制标示成分:
要求标注“饱和脂肪(酸)”和“糖”含量,以应对高脂、高糖导致的慢性病问题。
新增儿童青少年警示语:
强制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呼应“三减”健康政策。
调整营养素参考值(NRV):
根据最新膳食指南更新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参考值。
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到期日:
①强制标注保质期到期日且需按“年、月、日”顺序标注,避免消费者自行计算;
②字体高度提升:包装最大表面面积≥35平方厘米的,字体最小高度从1.8毫米增至3.0毫米;其他包装提升至2.0毫米,并采用白底黑字等对比色。
③独立区域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需在主要展示版面设置独立区域,或标注“见包装物某部位”指引。
④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等词汇
⑤不得标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或者军队等。
企业还需认真阅读并理解标准本身后谋而后定。
三、行动指南:两年倒计时作战计划
第一年:打基础阶段
开展全面差距分析,把现有产品标签与新标准逐条对照。亦可寻求第三方机构帮忙,花小钱省大麻烦。这是一个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了解自己的以有产品,了解新规,知己知彼方能上场杀敌,古人说“事勿忙 忙多错”,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还是要不吝付出。
第二年:冲刺阶段
①包装材料大改造要提前,印刷厂旺季排期长。害市场丢了先机谁也承担不了。
②员工培训要落实到每个环节。例如可以实行"标准明白卡"制度,把关键点做成便携卡片,员工随时查阅。定期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标签调整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所有部门协调作战,共同面对。在以往的工作中,很多决策因为沟通不到位,关键信息只停留在领导层,导致后续执行一塌糊涂,“问题”一路路灯直到终产品的检测,虽然没有造成市场影响,但是作为小企业这笔“厂内成本”让企业很受伤。
四、特别提醒: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①外包装与内包装的一致性:很多企业的产品有多层包装,应注意内外包装中相同信息的一致性。
②多规格产品的差异化标注:同一产品不同规格的标签要求可能不同,复制设计稿件时应注意。
③电商平台的特殊要求:现在很多平台对产品页面展示的信息也有规范,线上线下要同步更新。
④广告宣传与标签的一致性:网站说"富含维生素C",标签却没标,这种"表里不一"也会被罚。
五、总结:变“被动合规”为“主动引领”
老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面对新标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各位同行,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现在开始,把标准研究透,把整改做扎实,到时候就能笑着看别人手忙脚乱啦!
记住,在食品行业,“合规”不是最高要求,而是最低底线。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透明的食品,也为企业赢得更长远的发展!

来源:食品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