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摊主跑路、平台删视频!中毒事件为何没人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7 14:13 1

摘要:本该是情侣约会、家人团聚的节日。但在安徽亳州,一块被打上“健康无糖”标签的提拉米苏,让200多个家庭进了医院。中毒、拉肚、呕吐、孩子考试泡汤、摊主跑路、监管缺位——它不是甜品,是一颗放在众人面前的毒雷。

本该是情侣约会、家人团聚的节日。但在安徽亳州,一块被打上“健康无糖”标签的提拉米苏,让200多个家庭进了医院。中毒、拉肚、呕吐、孩子考试泡汤、摊主跑路、监管缺位——它不是甜品,是一颗放在众人面前的毒雷。

这不是夸张,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当天,一家名叫“如花提拉米苏”的流动摊主,在抖音上用几条视频把蛋糕吹上了天,说是“木糖醇配方、动物奶油、控糖零负担”。看着像是低卡轻食,实际是一场包装过的隐患。

当天不到半天,200多份提拉米苏被抢光。很多人根本没看商贩资质,图的就是“网红甜点”、“热搜爆款”、“健康新概念”。结果到了当晚,拉肚子的、呕吐的、高烧的患者陆续送进医院。

据央视新闻披露,至5月24日,已有超200人就诊,部分住院观察,甚至有学生被迫中断中考前冲刺。

起初大家以为是普通食物中毒,比如奶油变质或鸡蛋没煮熟。但很快,化验报告给出了更惊人的发现:蛋糕上的装饰花,是夹竹桃。

这个花,有多毒?

据环球时报引述国家植物毒理数据库资料:夹竹桃全株有毒,尤其含有“强心苷类成分”,对儿童和心脏病人风险极高,摄入1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恶心、剧烈呕吐、心律失常,甚至可能致死。它早在多年前就被农业部列为禁止食用装饰植物。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块变质的蛋糕,这是摊主在蛋糕上撒了一把毒药。

而更让人炸裂的是,这个摊主——压根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澎湃新闻追查发现,其抖音账号“如花提拉米苏”认证资质是某美容院的营业执照,而且早在半年多前就已注销。

他是怎么用美容执照卖蛋糕的?抖音平台的认证机制就这么形同虚设?

事件曝光后,摊主第一时间在消费者群里表示“愿意配合治疗”“不会逃避责任”,但不到一天,就清空视频、关闭评论,账号注销,彻底消失。

消费者追责无门。孩子挂水、家长请假、饭钱变医药费,成了没人管的“后遗症”。

2023年山东济南,一位市民在喝了含夹竹桃的“草本凉茶”后死亡。那次事件后,食药监总局下发第275号文件,严令禁止夹竹桃进入食品流通。但两年过去了,没人监督这纸文件怎么执行。

现实是,“如花提拉米苏”照样出现在直播热搜,照样靠“健康”概念吸引用户下单,照样当着成千上万人面制作销售——没有人拦。

而这次中毒,精准打击了三个最脆弱人群:即将参加考试的中学生,不仅身体受伤,心理压力更是炸裂;年幼的孩子,抵抗力低,一次高热就能拖成肾功能问题;信任短视频推荐的普通家庭,完全是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

这不是个案,这是一种趋势。

平台算法在“推荐地摊美食”,但从不核查摊主资质;监管部门常年人手不足,根本无法实时抽查这些非固定门店;消费者看视频买吃的,凭的是“点赞量”和“评论区”,而不是营业执照和冷链保鲜。

事发后,抖音平台没有公开摊主身份信息,也没有解释为何认证通过一张过期执照;而地方监管部门只是承诺“彻查”,却未明确谁担责、如何赔偿。

有律师在搜狐新闻上指出:按照《食品安全法》第34条,该摊主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若涉事人数超10人、损害后果严重,可判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问题是,现在连人都找不到。

平台呢?是否应该承担内容审核失职的连带责任?

这不是“蛋糕惹祸”,是“平台推流+监管漏网+从业者草台班子”制造的复合型事故。夹竹桃只是触发点,本质是整个系统一起对“安全”二字视而不见。

最扎心的是,200多人中毒,舆论持续数天,官方没有一次公开发布会说明真相。一场影响多人的食品事件,居然连全社会共识都没有形成,只能靠微博热搜维系热度。

而摊主消失、平台沉默、赔偿无门,成为这起事件最讽刺的尾音。

来源:文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