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踢裆后续:处理结果公布,女子身份曝光,网友评论一边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7 13:39 2

摘要:上海地铁2号线,一名女子多次猛踹男子裆部,男子不仅不躲,反而挑衅让女子继续踢。

现在的年轻人火气都这么大?竟在地铁里上演“踹裆大战”!

上海地铁2号线,一名女子多次猛踹男子裆部,男子不仅不躲,反而挑衅让女子继续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冲突视频在网上火速传播,评论区吵翻天。有人指责女子衣着暴露,也有人怒斥男子嘴贱。

双方支持者各执一词,然而当官方介入后,网友态度却瞬间一边倒。

真相究竟是什么?警方又是如何处理这起事件的?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月24日上午11点,上海地铁2号线人头攒动。

疲惫的乘客们正坐在座位上休息,突然,旁边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执声。

只见一位穿着低胸衣、超短裤和拖鞋的年轻女子,正双腿交叉放在行李箱上,“问候”旁边男子的母亲。

女子

面对女子的辱骂,男子不怒反笑,反击道:“我没有妈,我就是你生的!”

这话一出,女子顿时被气得面红耳赤,怒火中烧。

争吵

男子丝毫不惧,继续火上浇油,一边重复上面的话,一边嘲讽女子“骂人都不会骂。”

男子的嘲讽再次激怒了女子,她用尖锐的声音吼道:“你精神有问题吧!”

争吵

男子不退反进,回应道:“我就是精神有问题,我就是败类!我今天就要弄你!”

言语交锋落入下风的女子彻底破防,控制不住情绪的她,将“口头战”升级成了“身体攻击”。

争吵

她抬起腿,用力朝男子裆部踹去。面对攻击,男子既没有躲闪也没有反击。

他站在原地,用挑衅的语气说:“踢,再踢,再踢!”

女子更加恼怒,嘶吼着“我不敢踹吗”,继续猛踹男子的敏感部位。

踹人

整个车厢的氛围瞬间变得诡异,周围乘客几乎都选择了旁观者的角色。

有人悄悄掏出手机,记录这场荒唐的冲突;有人小声议论着“这女的太不像话了”;还有人默默挪开座位,避免被卷入纷争。

踹人

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阻或制止这场冲突的继续恶化。

最终,男子拖着行李箱下车离开,怒火未消的女子紧随其后,继续在站台上追打辱骂他。

下车

幸好此时一位女乘客挺身而出,拉住了情绪失控的女子,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升级。

男子则大声呼叫保安寻求帮助。站内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双方分开并带离进行调解。

一场因言语不当引发的冲突,最终在地铁站工作人员的干预下告一段落。

被拦

但这场地铁冲突的视频,却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部分网友将矛头直指女子的穿着,认为她衣着过于暴露,不像普通人。

而男子身穿紫色上衣,胸前别着号码牌,应该是来上海参加马拉松比赛的。

网友评论

因此,这部分网友将错归因于女子,谴责她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没素质。

先是把腿放行李箱上,后又打人,男子都拖着行李箱走了,她还不依不饶地追上去。

不过,也有网友为女子辩护,认为虽然她穿着清凉,但这是个人自由,并不代表她是坏人。

网友评论

之所以情绪激动地踹人,可能是因为被男子的话刺激到了。

毕竟男子确实言辞不当,在处理矛盾时没有注意方式方法,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冲突的升级。

而对于男子站着“挨打”的行为,也引发了网友争议。

网友评论

有人嘲笑他站着挨打太过窝囊,也有理智的声音认为,男子的克制恰恰体现了他的智慧。

网友评论道:“女人故意伤人可能只判半年,而男人故意伤人至少要判三年起步。”

就在舆论沸沸扬扬之际,5月26日下午5点半,“轨交幺幺零”发布了事件的官方通报,揭开了这场闹剧的真相。

官方通报

原来,女子马某年仅18岁,刚刚成年,是一名来上海旅游的游客,行李箱也是她的。

在乘坐地铁时,马某将双脚放在了自己的行李箱上,占据过道空间,影响了其他乘客的通行。

男子史某看不下去,于是上前劝导,希望马某把脚放下来,谁知竟演变成一场激烈争执。

争执

至于史某后来拉走马某的行李箱,可能是为了报复马某多次踢他裆部的行为。

也可能是为了控制马某不离开现场,等待已经叫来的保安或警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报最后指出,马某已被警方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虽然具体处罚情况未公布,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马某可能被处以罚款或拘留。

当事人

大量网友表示对处罚结果极度不满,认为仅仅罚款对马某这种暴力行为惩罚太轻。

网友评论

“如果是男的踹女的下体,恐怕早就被刑拘了吧?”一条高赞评论引发了众多共鸣。

不少人呼吁“性别中立执法”,认为不应该因为施暴者是女性就从轻处罚。

网友评论

对于马某本人,评论更是毫不留情。

“坐姿不端正就算了,被提醒后还态度嚣张,肯定是从小被惯坏的公主病。”

网友评论

还有人直言不讳:“这哪是旅游的样子?素质太差了,连基本的公共场所礼仪都不懂。”

然而,这样的公共交通冲突事件并非孤例。

就在2025年2月,北京地铁昌平线上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

当时,男乘客李某想坐在靠扶手的位置上,但发现女乘客张某的包占了该座位。

李某将张某放在座位旁的背包挪至另一侧空座,这一举动引发了张某不满。

两人随即发生口角,张某情绪失控,抬手就给了李某一记耳光。

受到攻击的李某也不甘示弱,两人很快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扭打在一起。

最终,北京公交警方介入调查,两人均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罚款。

这两起事件都说明,暴力行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不可取的。

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应该将个人情绪的发泄转化为暴力行为。

在拥挤的公共交通上,难免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再加上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容易在一些小事上借题发挥,宣泄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

所以总是容易产生争执,但这种方式既不健康,也容易伤害他人。

遇到矛盾时,报警求助比私自动手更为妥当,不要让一时的冲动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

地铁本是公共出行之所,却频现因情绪失控引发的冲突,着实令人唏嘘。有人觉得女的动手就该重罚,不能性别不同就差别处罚,也有人说男的嘴太欠,激化矛盾也有责任,大家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观威海-2025-05-27——《上海地铁回应一女子辱骂并猛踹男子:已对女生罚款处理》

九派新闻2025-05-26——《上海地铁两人激烈争执,女子多次踢踹并追打男子,警方通报:该女子已被行政处罚》

来源:夜下话文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