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沙这座 “网红城市” 的核心商圈,一座体量达 46.6 万平方米的建筑正以独特的文化基因改写商业综合体的定义。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之一,万家丽国际 MALL 不仅是消费胜地,更成为文化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样本。其独创的 “文化 + 商业” 模式,让中华五千年
在长沙这座 “网红城市” 的核心商圈,一座体量达 46.6 万平方米的建筑正以独特的文化基因改写商业综合体的定义。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之一,万家丽国际 MALL 不仅是消费胜地,更成为文化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样本。其独创的 “文化 + 商业” 模式,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此实现创造性转化,日均超 20 万人次的客流中,既有本地市民的文化认同,更有全球游客的惊叹与共鸣。
一、立体文化空间:让历史可触可感万家丽的文化表达突破了传统商业体的平面化展示,构建起三维沉浸式体验空间。11 楼的世界文化大观园以 360 米艺术外长廊为筋骨,颐和园式皇家园林设计搭配 400 余幅大师作品,将《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经典画作转化为立体场景。游客漫步其间,既能触摸到楚文化的青铜纹样,也能通过全息投影追溯 108 个姓氏的起源演变,日均 20 余场的 “姓氏寻根” 亲子互动,让传统文化在家庭场景中自然传承。
更具突破性的是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作为湖南省首个党史教育基地,“百年风华红色文化馆” 以 120 余件珍贵文物串联起湖南党史脉络,情景短剧《半条棉被》通过互动问答形式,让青少年参与度提升 40%。28 楼的盘古福缘机场将中华创世神话与城市观景台结合,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巨型铜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 “历史与现代同框” 打卡地标,年拍照上传量超 500 万次,实现传统文化的 “破圈传播”。
二、非遗活化创新:传统技艺的当代转型万家丽将湖湘非遗从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解放出来,打造出 “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 的活态传承空间。八楼的非遗美食长廊汇聚火宫殿臭豆腐、玉楼东麻辣仔鸡等 12 家老字号,特别设置的 “德园包子制作技艺” 体验区日均接待超 800 人次,让游客在亲手揉面的过程中理解工匠精神。铜官窑 VR 体验馆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唐代釉下彩绘工艺,年轻消费者在虚拟窑炉前体验拉坯、上釉的完整流程,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年增长 35%。
这种创新不仅限于静态展示。定期举办的湘绣大师现场展演中,游客可亲眼见证一根丝线劈成 256 股的绝技,绣品定制服务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深度融合。皮影戏《楚汉争霸》在商场中庭的常态化演出,将千年非遗转化为吸引年轻群体的潮流文化符号。
三、文化赋能商业:流量转化为文化认同数据显示,文化大观园开放三年来,带动酒店非住客到访率提升 40%,周边餐饮、零售营业额增长 25%。这种 “文化聚人气、人气带商气” 的逻辑,在万家丽得到完美验证。马来西亚游客在体验湘绣、品尝臭豆腐后,将万家丽列为 “中国旅行清单 TOP1”,其在海外社交平台的分享引发当地旅行社开发 “万家丽深度游” 专线。更值得关注的是,文化赋能正在重塑商业生态:波司登门店通过红色主题陈列,年销售额突破 1200 万元;中影国际影城打造的 “红色电影主题影厅” 成为研学热门地,年接待团队超 100 批次。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万家丽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商业的点缀,而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当建筑成为文化载体,当消费场景成为文化课堂,商业综合体就能超越交易功能,成为培育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的战略支点。这种 “以文塑商、以商传文” 的模式,为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路径。
来源:沃茨哟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