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市场需求量大。要实现金银花的高产栽培管理,需从选地整地、繁殖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多个环节入手,以下是详细介绍:
#金银花怎样栽培管理才能实现高产?#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市场需求量大。要实现金银花的高产栽培管理,需从选地整地、繁殖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多个环节入手,以下是详细介绍:
选地:金银花适应性强,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避免选择低洼积水、土壤黏重的地块,这样的地块容易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例如,在丘陵地区的山坡中下部,光照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地段就非常适合金银花生长。整地:在种植前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一般以30 - 40厘米为宜。通过深翻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 - 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为金银花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扦插繁殖:这是金银花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等优点。一般在夏季雨季进行,选择1 - 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长15 - 20厘米的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 - 3个芽节。将插穗下端剪成斜口,插入整好的苗床中,入土深度为插穗的1/2 - 2/3,株行距为10厘米×15厘米。插后浇透水,并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一般20 - 30天即可生根。种子繁殖: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搓去果皮和果肉,取出种子。将种子用湿沙贮藏至次年春季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待种子露白后,按行距20 - 3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 - 2厘米,稍加镇压,浇透水。种子繁殖的金银花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 - 3年才能开花。中耕除草:在金银花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金银花争夺养分和水分。中耕深度一般为5 - 10厘米,避免伤根。每年中耕除草3 - 4次,分别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施肥管理:金银花喜肥,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除了在整地时施入基肥外,在生长季节还需进行追肥。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千克,以促进新梢生长;在每茬花采收后,每亩追施复合肥20 - 30千克,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下一次开花。此外,在生长季节还可以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每隔10 - 15天喷施一次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产量。水分管理:金银花耐旱怕涝,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一般在春季萌芽前和冬季封冻前各浇一次透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和越冬的需要。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如遇连续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防止植株因缺水而影响生长和开花。但要注意避免积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根系腐烂。整形修剪: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调节金银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主要剪去枯枝、病枝、弱枝、交叉枝和过密枝,使植株保持合理的株型。对于生长旺盛的植株,可以进行短截处理,促进分枝和开花。在生长季节,还要及时摘心,控制植株高度,促进侧枝萌发,增加开花量。病害防治:金银花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等。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梢,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片变黄脱落。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源;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虫害防治:金银花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蚜虫主要危害嫩梢和叶片,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防治方法:利用黄板诱杀有翅蚜;发病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在叶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发病初期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 4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000 - 3000倍液,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采收时间:金银花的采收时间对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一般在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下部青色,尚未开放时采收为宜,此时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采收过早,花蕾未充分发育,产量低,品质差;采收过晚,花朵开放,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且易散落,影响产量和品质。采收方法:采收时要选择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用手指轻掐花蕾,避免损伤枝条和叶片。将采收的花蕾放在通风良好的竹筐或竹席上,及时摊开晾晒,厚度以2 - 3厘米为宜,避免堆积发热。晾晒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其干燥均匀。一般晾晒2 - 3天即可干燥,当手握花蕾有沙沙声,花蕾能自然折断时,即为干燥合格。干燥后的金银花要及时装入塑料袋或密封容器中,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防止受潮发霉。来源:本草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