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在拼多多凑单买的第 17 个收纳盒到货时,我盯着衣柜里塞得冒尖的衣服突然愣住 —— 去年买的衬衫衣标签都没拆,为啥又下单了件类似款?这场景像极了同事小王的吐槽:"每个月工资刚到账就还花呗,明明没买啥大件,钱咋就没了?"
上周在拼多多凑单买的第 17 个收纳盒到货时,我盯着衣柜里塞得冒尖的衣服突然愣住 —— 去年买的衬衫衣标签都没拆,为啥又下单了件类似款?这场景像极了同事小王的吐槽:"每个月工资刚到账就还花呗,明明没买啥大件,钱咋就没了?"
那些被我们误认成 "需要" 的 "想要"
周末整理厨房时翻出三个电煮锅:一个是直播间抢的 "多功能网红款",一个是看特价版的,还有个是去年双11抢的。可实际上我每天煮米饭就用那个最旧的老电饭煲。就像楼下李姐总说的:"我家鞋柜 60 双鞋,常穿的就那 3 双,买的时候总觉得 ' 这个场合能穿 ',结果大多在吃灰。"
有时,人啊,总把想要变成冲动,把冲动变成需要,其实,有时就是不需,然后一看到广告与直播,便宜,下单!就像上次去超市,原本只想买包盐,结果被 "第二件半价" 拽走两袋鸡精;看到 "网红爆款" 厨房纸巾就走不动道,回家才发现囤的三提根本用不完。说到这事,一位女同事给自己算了一下去年的乱花钱的账:去年光为 "可能用得上" 的东西多花了 8000 块!
更扎心的是,这种盲目消费还会传染。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林,上个月刚把车贷还完,转头就刷信用卡买了台最新款游戏机。"其实旧的还能用,但看到广告里的特效就心痒痒。" 现在他每天下班就啃面包吃方便面省钱去。这让我想起老家邻居张叔,为了买辆 "有面子" 的 SUV,把养老钱都搭进去,结果现在加油都得算计着加,还后悔没买电车,说现在BYD这么便宜,电也便宜,又想入手一台电车, 我听后也只能笑而不语。其实,真的需要吗?不需要!
当 "想要" 疯狂生长时,我们失去了什么?
当我们分不清需要与想要时,疯狂的买买时,却是身心的疲惫。看着堆在鞋架上没穿过的一堆鞋子,还有没穿过的衬衫,感觉,这像极了踩在跑步机上,越跑越累却停不下来。
其实,有时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前几天刷到个视频,有个博主为了挑战极简生活,把家里除了必需品外的东西都收进纸箱。三个月后打开箱子,发现 90% 的东西都没被用过。
学习楼下王阿姨,断舍离感觉挺实用
楼下王阿姨的做法挺值得学:她在冰箱上贴了张纸,写着 "本周必吃" 的食材,买东西前先看看清单。"以前总囤菜,最后好多都烂了,现在每天吃多少买多少,省钱又不浪费。" 我跟着试了试,上个月买菜钱居然少花了 300 块。
还有个更绝的招儿是 "30 天冷静期"。我现在想买超过 200 块的东西,就先记在手机备忘录里,30 天后还想买再下单。那台种让人想买的大件物品,过了冷静期我发现,你根本不需要了!所以这种方法还真是省钱!
同事小陈的办法也很实用,他把手机里的购物 APP 都换成了记账软件。"每次想买东西就打开看看账单,想想下个月的房贷,冲动消费就少了一大半。" 现在他每个月能存下两千块,去年还带着父母去三亚玩了一趟。
写在最后:能吃饱穿暖的日子,本就该被珍惜
有句话说的好,动物吃饱了什么都不想要了,人吃饱了却想要的更多!其实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每天能按时回家吃饭,衣柜里有几件舒服的衣服,手机里存着够应急的钱,这不就是挺好的日子吗?
就像我妈常说的:"人啊,吃饱穿暖是刚需,剩下的都是贪心。" 当我们不再被 "想要" 牵着走,才发现原来那些真正让我们踏实的东西,从来都不用花大价钱去买。试着把购物车清空一半,你会发现,轻松生活其实没那么难。大家 怎么看呢?
来源:弹琴说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