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构化展示:按「应用场景+功能模块+技术优势」分类,如电类产品按「配电→控电→智能系统」逻辑陈列;
【商业空间、品牌展示设计绝不仅仅是做空间体验,更不是做网红打卡】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装修华丽却让员工感到孤寂,情景区域却成了「打卡式休息区」;
跟风模仿网红设计,却丢失了品牌独特的气质;
展厅里堆满产品却没人驻足,客户逛完记不住品牌亮点……
【颜值是敲门砖,价值才是成交密码】
品牌空间设计的本质,是用「系统」呈现品牌价值,用「细节」构建用户信任。
展示空间设计的三重核心原则:从「看脸」到「走心」
1. 第一重:识别度 —— 一眼看懂「你是谁」
痛点:
农业展厅像科技馆,化工企业展厅像艺术馆... ...
客户进门先猜「这是什么行业?」
解法:
抓取品牌属性关键词:
▶ 科技企业→冷色调 + 透明材质 + 数字化元素
▶ 家居品牌→暖白调 + 天然材质 + 场景化布局
模拟理解:
✘ 农业展厅用大量转折曲线线条,科技感十足却偏离「自然、生态」核心;
✔ 小麦产业链展厅以麦穗纹理、大地色系为主,瞬间建立品类联想。
2. 第二重:专业度 —— 清晰传递「卖什么」
痛点:
产品罗列像仓库,参数说明像说明书... ...
客户看不出「为什么选你」。
解法:
结构化展示:按「应用场景 + 功能模块 + 技术优势」分类,如电类产品按「配电→控电→智能系统」逻辑陈列;
可视化价值:用图文、工法台、情景模拟(如智能家居体验间)替代生硬标语。
3. 第三重:体验感 —— 让用户「爱上你」
(空间体验感作为市场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次以要点简述,后续专门写篇文章详述)
痛点:
空间冷冰冰,参观像「走流程」,没有情感调动。
解法:
1 / 五感设计:
▶ 视觉:建立第一印象,传递品牌符号。
通过色彩、图形、光影等元素,直观呈现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塑造记忆点。品牌的主要行业类型或产品属性是定义空间主体色彩的最重要因素。
▶ 听觉:用声音强化品牌情绪。
通过背景音乐、环境音或专属音效,匹配品牌调性,引导情绪共鸣。技巧:在特定展区设置环境音(如自然风声、水流声)或产品操作音效(如相机快门声、机械表走时声),增强场景代入感。
▶ 触觉:利用材质触感强化品牌价值,如 “高端”“环保”“科技” 等属性。
案例:无印良品展厅以原木、棉麻、素色墙面为主,通过质朴触感传递“极简、自然” 的品牌哲学。
▶ 嗅觉:通过独特香氛塑造品牌嗅觉标识,触发用户潜意识联想。
定制与品牌调性契合的香调:Jo Malone 伦敦旗舰店在店内散发橙花与青柠混合香氛,与品牌 “英伦优雅” 的调性高度统一,顾客甚至可购买同款香薰产品。
结合产品特性释放气味:烘焙品牌展厅散发新鲜面包香气,刺激食欲与购买欲;汽车品牌展厅使用“皮革 + 木质” 香氛,模拟车内高级材质的嗅觉体验。
▶ 味觉:通过味觉体验深化品牌与生活方式的联结(食品、饮品、生活方式类品牌天然契合)。
对于众多非食品品牌可通过联名甜品、主题茶歇等方式间接关联味觉,如:机械五金品牌在休息洽谈区提供现磨黑咖啡,搭配木质香薰,将“工业硬核” 与 “品质感” 结合,塑造 “值得信赖的专业伙伴” 形象。
品牌展示空间的五感设计需以“用户体验” 为核心,将抽象的品牌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感官信号,通过多维度刺激形成记忆锚点。关键在于精准提炼品牌基因,并以系统化、场景化的方式将五感元素融入空间细节,最终实现“体验即品牌” 的深层共鸣。
2 / 互动装置与科技的应用:
▶ 转轴类物理互动装置:展示信息固定在转轴上,观众通过翻转、旋转、滚动、拉伸等动作读取其延伸信息,包括翻转式、转盘式、滚轮式、翻页式、开窗式等多种形式,适用于展示文字、图片等。
▶ 多媒体互动墙:由多个显示屏组成,通过触摸、手势感应等方式与参观者互动,展示内容涵盖图片、视频、动画等,可依据不同主题和需求定制。
▶VR 体验使用场景,AR 实时「摆放」产品看效果。
案例直击:当「工业硬核」遇见「价值系统」
某门窗五金品类头部企业总部展厅改造前后对比:
下图 | 改造前
• 空间中堆满了产品,营造了大量的场景(只考虑颜值与场景);
✘ 客户反馈:「像逛建材市场,看不出和其他品牌区别」。
下图 | 改造后(落地方案)
• 规划按「应用类型」划分展区(工业/住宅/地标),对应设置应用场景区与产品陈列区;
• 设置「工法演示间」,拆解产品内部结构,对比劣质材料差异;洽谈区设置配套工具,客户亲自上手,真实体验产品特性,以及匹配品牌视频替代口头介绍传递全套服务内容。
✔ 数据变化:客户停留时间从 8 分钟→45 分钟,合作意向率提升80%。
| 价值系统的空间设计
“众多品牌做商业门店、展示空间,关注点通常是只盯在了空间形式上,而忽略了客户真正要买的是什么。”
只有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深度呈现品牌内容与产品价值,才能让客户达成“看到--认知--购买”的整个链路。
让空间成为「会说话的品牌资产」
在形象爆炸、映像反而稀缺的时代,
展示空间不应是一次性的「形象工程」,而是持续创造价值的「超级媒介」。
——从今天起,跳出「颜值焦虑」,用「识别度 × 专业度 × 体验感」重构空间竞争力
——让每一处设计,都在回答客户心中的终极问题:「你能为我创造什么独特价值?」
如果你正在打造品牌空间,找周扬免费领取一份《品牌类型与空间特质的系统思维精简逻辑》,真正搞懂品牌空间颜值背后的价值基因!
周扬在完整呈现他在《超级个体设计师IP孵化计划》第一期中的实践成果,同时自然引出我们课程的价值与AI时代内容可检索性的意义。
「让每一处设计,都在回答客户心中的终极问题:你能为我创造什么独特价值?」
📌后记:从专业设计到表达落地,内容时代的新实践
本篇作品由周扬完成于《设计联· 超级个体设计师IP孵化计划》第一期结课阶段。在四个星期高密度推进中,周扬以其在企业空间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成功将“品牌空间”这一传统赛道与“表达力 × 搜索力 × 内容力”融合,完成了系统化的个人IP塑造初步成果。
本内容具备结构清晰、关键词明确、叙述节奏合理等特点,已具备良好的AI索引与用户搜索传播能力。我们特别推荐以下关键词用于AI可见性提升:#品牌空间设计 #识别度 #空间价值系统 #企业展厅设计 #设计IP孵化 #设计联学员作品
关于本项目:《超级个体设计师IP孵化计划》由设计联张靖主理,聚焦内容型设计师的系统表达、品牌塑造与数字资产积累,致力于帮助设计师从“被动接项目”转型为“主动建IP”,在AI时代构建长期护城河。
关于周扬:18年企业空间设计经验,擅长从品牌战略视角落地展示空间,尤其在展厅、总部、制造业转型等领域形成高度方法论。如今,他正在探索将品牌空间转化为“可传播、可共鸣、可转化”的内容矩阵,并逐步拓展个人IP影响力。
来源:设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