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揭秘:普京对话玩虚的,士兵没无人机护送命当炮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7 18:58 2

摘要:在最新专栏文章中,作家兼Z社区研究者伊万·菲利波夫探讨了俄罗斯最高统帅弗拉基米尔·普京与亲战公众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这是一场缺席且注定失败的对话。一方面是对现实局势的批评,另一方面则是建议将士兵投入“锅中”作战,却缺乏无人机防护。

在最新专栏文章中,作家兼Z社区研究者伊万·菲利波夫探讨了俄罗斯最高统帅弗拉基米尔·普京与亲战公众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这是一场缺席且注定失败的对话。一方面是对现实局势的批评,另一方面则是建议将士兵投入“锅中”作战,却缺乏无人机防护。

上周,前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庆祝了其70岁生日。在俄罗斯-24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绍伊古70:人生准则》中,他发表了一番令人意外的言论:

“相信我,那里[在权力阶梯的顶端]非常寒冷,非常孤独,因为你必须做出决定,并对这个决定负责,而你无处可推卸责任。如果执行不力、决策失误,自然不仅要承担责任,还要承担罪责。”

绍伊古在卸任国防部长并被调任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后几乎销声匿迹,这并非偶然——至少Z媒体的作者们深信如此。在他们看来,绍伊古应对俄罗斯军队在与乌克兰战争中连续四年未能取得胜利负有直接责任。

谢尔盖·库祖热托维奇的多位副手正在接受调查。许多人提出合理质疑:在如此腐败的官员之间,他们的直接上级竟是清白无辜的?逻辑上显然难以成立。更有可能的是,使绍伊古免遭逮捕的并非与国家元首的旧日交情,而是另有考量:一旦逮捕这位发动战争的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普京便不得不将战争中军队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公之于众,而这些问题他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这无疑将极其尴尬。

肉类短缺、技术匮乏、后勤保障失灵以及物流体系的全面崩溃——这些都不是俄罗斯总统愿意触及的话题。

不知俄罗斯的“军事宣传机器”是否察觉,但自战争伊始,Z媒体便持续报道“执行不力,运作混乱”,正如绍伊古所言。他们还谈及责任问题,而那些造成重大伤亡的军事领导人却始终未受追责。他们既未受到惩罚,也未获奖赏,仿佛从未负过任何责任。

总体而言,如果试图总结近年来我在Z频道上读到的关于绍伊古的所有内容,我可以这样说:一张绍伊古在法庭上、被军人围绕的照片,或许比乌克兰城市敖德萨上空飘扬的俄罗斯三色旗更能激发热情与喜悦。

但今天我并不打算专谈绍伊古,而是想讨论战争中一个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国家最高领导人与战争支持者及军人之间的对话。当然,这并非直接对话,而是一种间接交流。在这种对话中,国家领导人发言,Z平台上随即出现回应。然而,他既不会看到这些回应,也恐怕并不感兴趣。

贵族与奴隶毕竟不会展开对话。更甚者——稍后我将详细阐述——这种“对话”有时纯属偶然。然而,正是通过这些片段,我们才能拼凑出这场战争的全貌。Z频道对总统及其部长公开讲话的评论,为细致观察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信息,使人们得以“立体”地理解这场已持续四年的战争。

所谓“偶然对话”,例如发生在弗拉基米尔·普京于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他宣称:

“国防工业综合体继续在几乎所有产品类别上以加强模式运行。关键且首要的任务始终未变——确保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部队和单位得到必要保障。”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补充道:“大多数武器装备和技术正在高效且持续地改进和现代化升级。这显著提升了其战术技术性能……”

军事博主们显然无意与总统正面交锋,但他们最终却形成了一种精彩的“回应”。例如,上周Z空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是“罗斯技术集团”宣布开始测试履带式装甲运兵车BT-3F。官方媒体将其描述为俄罗斯军工复合体的胜利,与普京关于军队装备质量与持续改进的论述遥相呼应。

但一如既往,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这辆战车毫无体现特别军事行动经验的设计痕迹。其低底盘极易被爆炸击中,顶部所谓‘纸板’防护结构,实为向上开启的薄钢板,一旦遭无人机袭击,登陆舱将如锅盖般掀起;而当舱门关闭时,又如带盖的平底锅,舱门遭撞击极可能被卡死,舱内空降兵就会被活活‘烤熟’。”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舒里金如是评价这款“新式装备”。

“对现有缺陷与概念错误的进一步巩固。”——“军事情报员”频道如此总结。而军事志愿者阿列克谢·日沃夫,亦即“日沃夫Z”频道的作者,愤怒补充:

“驾驶这种车辆驶往前线,无异于一张单程票。经历三年艰苦战争,早已知晓无人机打击下薄弱装甲的惨烈后果,却仍有人决意投入作战,至今仍令无数人困惑。那些设计这辆车和企图从中牟利的人,不如亲自乘坐一番。”

另一个志愿者频道“No Pasaran”对“最新研发”的回应更为尖锐:“直接复制布拉德利就行,别再费神设计了!布拉德利是这场战争中最优秀的步兵战车……这些人简直是废物。”

这是一种对话吗?无疑是。这段“对话”深刻揭示了官方声明与前线实况之间的巨大鸿沟。而其价值恰在于,质疑“罗斯技术集团”声明与总统言论的,并非反对派人士,而是那些忠于总统、真诚相信战争目标、希望实现目标的“热情爱国者”。

但并非所有情况皆如此。有时,“热情的爱国者”也会与最高领导人展开有意识的、克制的礼貌辩论。例如——

5月22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俄罗斯军队已在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地区建立了“缓冲区”。这并非他首次发表类似言论,早在2023年6月13日和2024年3月18日,他就曾做出过相同承诺。Z平台的作者对此回应称:

“这一声明(指2024年3月18日)之后的结果是,俄军未能突破利普采夫和沃尔恰ンス克,不得不长期驻扎于该地区,并遭受重大损失。另一个例子是苏梅州。在自2025年2月乌克兰军队被赶出库尔斯克州以来的四个月攻势中,俄罗斯仅占领了边境地区几个村庄,付出了巨大代价,”频道“当炮声响起”的作者如是评论。

也就是说,从俄罗斯国家利益出发,这一战略设想无疑是正确的,Z平台作者写道。总统当然做得很好,确实必须建立“缓冲区”。只是问题在于——用什么来建立?

“西方媒体报道称,在与哈尔科夫州接壤的边境地区已集结多达五万名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士兵。若要完成总统下达的任务,即在乌克兰北部三个地区建立缓冲区,则每个地区需部署约五万人,而这还远远不够。最理想的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且装备精良的部队。其他方法曾尝试过,结果未见成功,”言辞谨慎的阿列克谢·日沃夫指出。

Z平台的另一作者安娜斯塔西娅·卡舍瓦罗娃则进一步具体化并形象化了这一观点:

“若要建立缓冲区,需动用人力、无人机与装备。仅苏日地区,我们就花费了七个月时间才击退敌军。若要建立一条长约900公里、纵深40公里的缓冲区,需要多少人力与时间?扩大战线,意味着需要人员,也就是——动员。”

这个以“m”开头、最令人畏惧的词汇,俄罗斯官方始终讳莫如深。但Z社区不仅与总统进行了“对话”,还延伸至与其“伊斯坦布尔谈判化身”——俄罗斯作家联盟主席弗拉基米尔·梅丁斯基的互动。

还记得吗?他曾在谈判中威胁乌克兰代表称,若基辅不同意割让四个地区,下次莫斯科将索要五个地区。对此,Z平台反应热烈:终于有俄罗斯官方代表明确提出战争的“正常”目标!只是——这些目标由谁来实现?

“军事记者小猫”频道的作者对此表达尤为精准:“考虑到当前力量与资源的有限性,在乌克兰战区指望出现重大突破并不现实。我们正在不懈推进,尽我们所能,感谢上帝!”

我研究Z频道已有四年,可以非常肯定地说,Z社区几乎总能以这种方式“翻译”俄罗斯当局的任何言论。他们以高质量的论据、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解释着: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其高级官员,几乎总在说谎。而有时,他们的谎言显得尤为冷酷无情。

例如,5月23日,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历史上的南俄罗斯土地:民族身份与民族自决”会议上称:

“我们不能抛弃说俄语的乌克兰人。将他们置于禁止俄语的军政府之下——这将是一项极为严重的罪行。”

即便是对战争现实了解甚少的人,听到这番话也难免感到不安。因为,每一段所谓“解放”的乌克兰城市影像,都是从断壁残垣中传回的画面。俄罗斯军队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城市与村庄的彻底摧毁。马里乌波尔如此,巴赫穆特如此,阿夫杰耶夫卡如此,乌格列达尔亦然。换言之,将说俄语者置于“军政府”统治下是“罪行”,而将他们的家园夷为平地则是“英勇行为”?这是何等逻辑?

至此,我想再次回到绍伊古。但这次,不是他关于“寒冷孤独”的言论,而是战争初期他与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交流中的另一番话。

过去四年,我阅读了无数Z作者对战争恐怖的描述,关于血腥突袭、“清零”行动、抢劫行为,关于物资匮乏与对志愿者援助的依赖,关于俄军士兵的屈辱与苦难。和许多人一样,我常问自己:他们为何还要继续战斗?明知指挥层的漠视、总统的虚言、甚至前文化部长(即梅丁斯基)冷酷地处置他们的生命,他们为何仍要英勇“向前爬行”?

对我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日益清晰。答案恰来自谢尔盖·绍伊古在2022年对英国防长本·华莱士所说的一句话:

“正如绍伊古部长在我访问莫斯科时对我说:‘没有人能像俄罗斯人那样承受痛苦。’”

在这句话中,几乎可以听到一种对痛苦的扭曲自豪感。而我认为,这正是我们与普京政权的根本区别:我们与我们的盟友致力于服务人民,保护他们,避免他们受苦;而他们却以人民的苦难为手段,服务于帝国主义的野心。

他竟是如此正确。而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