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抱怨视频没人看?可能你输在了不会打标签。别以为标签就是随便填几个#号,它其实是给平台管家的“小纸条”。教你三招菜市场大妈都能懂的标签用法,让算法追着你推送。
总抱怨视频没人看?可能你输在了不会打标签。别以为标签就是随便填几个#号,它其实是给平台管家的“小纸条”。教你三招菜市场大妈都能懂的标签用法,让算法追着你推送。
第一招:标签当“菜篮子”,别瞎装
打标签就像买菜,要挑对种类:
主食标签(必加):说明视频核心内容,比如#装修避坑 #Excel技巧
配菜标签(加2-3个):补充细节,比如#小户型设计 #函数公式
调料标签(加1个):蹭热点,比如#618攻略 #降温小妙招
五金店老板老张的教训:发修水管视频只打#五金店日常,播放量不过500;加上#水管维修 #漏水急救后,同城订单涨了三倍。
第二招:标签要“荤素搭配”
别全用大流量标签,小心被淹没:
硬菜标签(10万+使用量):吸引基础流量,比如#美食
时蔬标签(1-10万使用量):精准定位人群,比如#上班族带饭
野菜标签(
看早餐铺王姐怎么玩:给煎饼视频打#早餐(硬菜)+#摆摊创业(时蔬)+#绿豆面煎饼(野菜),播放量从2000飙到10万+。
第三招:标签也能“蹭热点”
不是让你硬套无关话题,要学聪明:
节日热点:母亲节发教做菜视频,加#母亲节礼物 #家常菜
季节热点:夏天拍空调清洗,加#三伏天 #电费刺客
梗文化:拍宠物视频加#喵喵教 #修狗文学
水果店小刘的绝活:荔枝季发剥荔枝教学,标签用#荔枝刺客(价格梗)+#荔枝挑选技巧+#夏日清凉,单条视频带来50单团购。
避坑指南:
别堆砌超过10个标签(平台会觉得你在作弊)
禁用模糊词:#日常生活 这种标签等于没打
每周更新标签库(过气标签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别再用)
记住,打标签就像给视频穿衣服——去菜市场穿礼服不合适,参加宴会穿睡衣更离谱。上次见个卖蜂蜜的姑娘,给摇蜜视频打#黑丝(本意是蜂箱黑纱),结果引来一堆lsp,反而被平台限流。现在就去翻你最近发的视频,按这三招改改标签,明天说不定就爆了!
来源:阿萨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