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6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2025届毕业设计展拉开帷幕。在这场以“做乡村百姓需要的设计”为主题的展览中,该校艺术系学生的农副产品包装作品成为焦点。他们以湖北省麻城市龟山镇丁家河村为实践基地,将毕业设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从田野中
主题展览。
5月26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2025届毕业设计展拉开帷幕。在这场以“做乡村百姓需要的设计”为主题的展览中,该校艺术系学生的农副产品包装作品成为焦点。他们以湖北省麻城市龟山镇丁家河村为实践基地,将毕业设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从田野中来,到老百姓中去”的创新答卷。
驻村架桥,需求导向解民需。作为学院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丁家河村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农副产品包装陈旧、数字化传播缺失等难题。去年10月,驻村工作队带领艺术设计系师生深入田间“把脉问诊”,通过农户座谈、实地调研,梳理出核心需求,将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构建起 “设计+乡村”协同创新模式。
师生共创,田间课堂育人才。在艺术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扎根乡村开展实践。师生团队将抽象设计理念转化为三项惠民成果:一是破沟通壁垒,创作政策短视频,用“老百姓听得懂”视觉语言演绎政策要点,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二是塑品牌价值,为茶叶、土鸡蛋等多款农副产品包装中融入农耕文化元素,并采用可降解材质,带动农副产品溢价30%;三是拓数字通路,开发“丁家河助农”小程序,集成产品展示、一键下单、文旅导览功能,试运行单周访问量破1500人次。
“只有脚踩泥土,设计才能真正服务于乡村。”学生代表感慨。这场实践不仅让知识落地,更培养了青年学子“为乡村而设计”的责任担当。
双向赋能,绘就振兴新蓝图。该院副院长查纯说:“这场实践是‘育人’与‘惠民’的双向奔赴。学生在解决真问题中锤炼了专业能力,乡村在高校赋能中找到了发展新路。”(文/图 王高翔 谢莎莎)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