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详细考析了中国泡茶历史的演变,从茶的起源与早期利用入手,历经唐、宋、明、清等朝代,深入探讨了泡茶方式、茶具、茶叶加工及品饮习俗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泡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与传承,展现了其丰富内涵与多元价值,为深入理解中国茶文化提供了全面视角。关键词:泡茶历史;茶叶加工;茶具演变;品饮习俗一、引言摘要:详细考析了中国泡茶历史的演变,从茶的起源与早期利用入手,历经唐、宋、明、清等朝代,深入探讨了泡茶方式、茶具、茶叶加工及品饮习俗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泡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与传承,展现了其丰富内涵与多元价值,为深入理解中国茶文化提供了全面视角。关键词:泡茶历史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泡茶,作为一种独特的品饮方式,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发展演变。从远古时期茶的最初发现与利用,到如今成为全球流行的饮品,泡茶历史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历程。深入探究泡茶历史的演变,对于理解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茶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 “荼” 即为茶。虽然传说难以确凿证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在早期被发现与利用的情况。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可能偶然接触到了茶树叶,发现其具有特殊的气味和口感,进而开始尝试食用或药用。
在先秦时期,茶主要作为药用或食用。《诗经》《周礼》等古籍中虽有关于 “荼” 的记载,但多是从其药用或祭祀用途的角度提及。例如,《诗经》中有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的诗句,描述了荼的味道,当时的人们可能将茶鲜叶直接咀嚼或煮食,以获取其特殊的功效或滋味。在一些山区,茶被视为可清热解毒的草药,与其他植物一同煮成汤汁饮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记载,“掌荼” 之职负责掌管有关茶的事务,包括茶的采摘、收藏以及在祭祀时的供应等,这表明茶在当时的宫廷礼仪和祭祀活动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的饮用逐渐在西南地区兴起。四川地区成为早期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记载,当时的巴人已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他们将采摘的茶叶进行简单处理后煮饮,茶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成为日常饮食或社交活动中的一部分。在一些巴人的聚居地,人们会在劳作之余,围坐在一起,煮上一壶茶,分享彼此的生活故事。这种早期的饮茶习俗虽然简单,但却为后来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泡茶最早的时间难以确切定论,但有多种说法与相关记载: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我国神农氏在尝百草时发现了茶叶具有药用价值,当时的饮茶途径是将茶叶直接放入口中咀嚼,这虽非现代意义的泡茶,但可视为对茶利用的早期形态,距今约有 5000 年历史,若从此时算起,茶的利用历史可谓悠久12.
西汉时期1998 年,考古人员在汉景帝阳陵的外藏坑中发现了一些不明植物的朽根,后经鉴定为茶叶,这一发现证明了至少在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宫廷饮品之一,不过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否为泡茶尚不能确定,但从侧面反映了茶在当时已进入人们的生活。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泡茶方法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人们常用陶或铁制的茶壶来沏茶,茶壶中放入适量茶叶和开水,然后放置在炉火旁煮沸,再将沸水倒入茶杯中,从茶壶中倾倒出已泡好的茶叶,直至茶杯中充满香气才开始品尝2.
唐代一般认为泡茶法大约始于中唐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煮茶与泡茶两种形式并存,泡茶技艺逐渐成熟,并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之一。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详细介绍了泡茶的技艺和茶具,对后世泡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
唐代,茶叶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饼茶开始盛行。采摘后的茶叶经蒸青、捣碎、压模、烘焙等工序制成饼状。这种加工方式有助于茶叶的保存与运输,同时也为泡茶方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蒸青工艺是唐代制茶的关键步骤,通过高温蒸制,茶叶中的酶活性被抑制,从而保持了茶叶的绿色与鲜爽口感。唐代诗人蒸鱼氏在《茶岭》中写道:“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折岩前一径回。青鸟衔残红杏落,金猊香喷白云来。” 描绘了春日山中茶园的美景以及茶叶加工时的香气四溢,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茶叶蒸青工艺的场景。随后的捣碎与压模工序使茶叶成型,便于储存和交易。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述,当时的饼茶制作已相当讲究,从采摘的时间、茶叶的嫩度到制作过程中的火候、力度等都有明确要求。例如,采摘茶叶最好在清晨,此时茶叶上还带有露水,芽叶鲜嫩。制作饼茶时,需将蒸好的茶叶趁热捣碎,然后放入特定的模具中压制成型,再进行烘焙,烘焙的火候要恰到好处,以保证饼茶的品质。
唐代茶具种类丰富多样,且制作精美。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具进行了详细记载,包括风炉、鍑、碾、罗合、瓢、碗等。
风炉,作为煮茶的器具,其造型独特,常饰有各种图案与文字,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文化内涵。风炉一般用铜或铁铸造而成,呈三足鼎状,炉身上刻有八卦、星宿等图案,寓意天地人和。炉内放置炭火,用于煮水。鍑则是煮水的容器,多为金属材质,能够快速传热,使水均匀受热达到沸点。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煮茶》中提到:“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形象地描绘了用鍑煮水时水沸腾的情景,从气泡的变化展现了煮水的过程。
茶碾与茶罗是将饼茶碾碎、筛分的工具。茶碾有木质与石质之分,碾轮与碾槽配合,可将饼茶碾成粉末状。茶罗则用于筛选出细腻均匀的茶末,以保证泡茶时的口感与品质。唐代的茶碗以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最为著名。越窑青瓷茶碗质地细腻,釉色青幽,与茶汤的绿色相互映衬,增添了品茶的美感。顾况在《茶赋》中形容越窑茶碗 “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将越窑茶碗的质地与色泽之美生动地展现出来。邢窑白瓷茶碗则以其洁白如雪的色泽,能更好地展现茶汤的色泽与纯净度。这些茶具的发展反映了唐代茶文化对器具精致化与审美化的追求。
唐代的泡茶方式主要为煎茶法。首先将饼茶用茶碾碾成茶末,再用茶罗筛过,取适量茶末放入鍑中煮水。当水微沸时,先舀出一勺水备用,然后将茶末投入水中,用竹夹搅拌均匀。待水再次沸腾时,将之前舀出的水倒入锅中,以止其沸,培育茶汤的沫饽。
唐代的品饮习俗注重茶的品质与口感,同时也融入了社交与文化元素。文人雅士们常常相聚品茗,吟诗作画,以茶会友。在宫廷中,茶也成为重要的饮品,有专门的茶宴与茶礼。例如,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宫廷会举行盛大的茶宴,皇帝与大臣们一同品茶、赏乐、赋诗,茶成为联络君臣情感、彰显文化修养的重要媒介。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生动地描绘了品茶时的身心感受,从喉咙的滋润到心灵的舒畅,再到身体的清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茶的深刻感悟与喜爱。在民间,茶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馆开始出现,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休闲娱乐的场所。
宋代茶叶加工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散茶逐渐兴起,同时龙凤团茶的制作达到了极致。
龙凤团茶是宋代贡茶的代表,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精细。采摘的茶叶需经多道工序,包括拣芽、蒸青、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拣芽要求选取最鲜嫩的芽叶,蒸青后通过榨茶去除茶叶中的部分汁液,以减轻苦涩味,然后反复研茶,使茶叶成膏状,再压模成型,最后经过烘焙等工序制成。龙凤团茶的外形精美,印有龙凤等图案,品质上乘,成为宫廷与贵族竞相追捧的珍品。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说明了龙凤团茶的珍贵与难得。
与此同时,散茶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散茶制作相对简便,茶叶经蒸青后直接烘干或炒干,保留了茶叶的自然形态与香气。这种加工方式在民间逐渐流行,为后来泡茶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在一些山区,茶农们开始尝试制作散茶,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散茶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品种也日益丰富。
宋代茶具在唐代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创新。由于点茶法的盛行,茶盏成为最为重要的茶具之一。宋代茶盏以建窑黑盏最为著名,其特点是胎体厚重,釉色漆黑,盏壁有独特的兔毫纹、油滴纹等窑变纹理。这些纹理在点茶时能与白色的茶沫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品茶的艺术情趣。宋代书法家蔡襄在《茶录》中提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强调了建窑黑盏对于点茶的优越性。
此外,宋代的茶筅也是重要的茶具创新。茶筅由精细的竹丝制成,用于在点茶时搅拌茶汤,使茶汤泛起丰富的泡沫,即 “汤花”。茶瓶则是用于煮水和注水的器具,其流嘴细长,便于控制水流的粗细与速度,以保证点茶时注水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对茶筅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茶筅,以斤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可见当时对茶具制作的讲究。
宋代的泡茶方式主要为点茶法。先将饼茶或散茶碾成茶末,置于茶盏中,加入少量开水调成糊状,然后用茶瓶煮水,待水沸后,提起茶瓶,通过流嘴将水注入茶盏,同时用茶筅快速搅拌,使茶汤泛起浓密的泡沫,直至汤花达到要求的厚度与色泽。
宋代品饮文化高度发达,形成了独特的 “斗茶” 习俗。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的比赛活动,在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中都极为盛行。斗茶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茶的色泽、汤花的形态与持久度等。白色的茶沫与黑色的茶盏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胜者往往能获得极高的声誉与奖励。在一些城市的茶馆中,经常会举办斗茶活动,吸引众多茶客前来观赏和参与。宋代诗人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道:“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生动地描绘了斗茶的场景,从茶叶的加工到点茶的过程,再到评判的标准,展现了宋代斗茶的盛大规模和高雅情趣。
除斗茶外,宋代的茶诗、茶画等文化艺术作品也极为丰富。许多文人墨客以茶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与绘画作品,如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文人的品茶生活与心境,反映了茶在宋代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宋代画家刘松年的《撵茶图》,细致地描绘了宋代文人在庭院中品茶、点茶的场景,从人物的神态到茶具的摆放,都展现了宋代茶文化的精致与优雅。
五、明清泡茶历史的变迁5.1 茶叶加工的重大变革 —— 炒青法的普及明清时期,茶叶加工发生了重大变革,炒青法逐渐普及并取代了蒸青法成为主流加工方式。炒青法的出现使茶叶的香气与滋味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与保留。
炒青工艺分为生炒与熟炒。生炒是将采摘的鲜叶直接放入锅中炒制,通过高温迅速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使茶叶保持绿色与鲜爽口感。熟炒则是在生炒的基础上,对茶叶进行进一步的揉捻与炒制,使茶叶的形状更加卷曲,香气更加浓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记载:“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不堪烹点。” 详细说明了炒青时的注意事项。
随着炒青法的推广,各类名优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逐渐崭露头角。这些茶叶以其独特的外形、鲜爽的滋味和清幽的香气受到了广泛欢迎,茶叶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多样。龙井茶在明代就已闻名遐迩,其扁平光滑、色泽翠绿的外形和鲜醇爽口的滋味备受赞誉。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多次品尝龙井茶,并赐名 “十八棵御茶”,使得龙井茶的声誉更是如日中天。
明清茶具在宋代基础上趋于简化与实用化。紫砂壶在明代开始兴起并成为备受推崇的泡茶器具。紫砂壶采用宜兴当地的紫砂泥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保温性,能使茶汤更加醇厚香浓。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光器、花器、筋囊器等多种类型,壶身上常刻有诗词书画,增添了文化艺术韵味。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对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强调了紫砂壶在泡茶时的独特优势。
此外,明清时期的茶盘、茶杯等茶具也更加注重实用性与简洁性。茶盘用于放置茶具,承接废水,其材质多样,有陶瓷、木质、金属等。茶杯则以白瓷、青花瓷为主,造型简洁大方,便于观察茶汤色泽与品饮。明代的白瓷茶杯质地细腻,釉色洁白,能够清晰地展现茶汤的颜色和清澈度。青花瓷茶杯则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增添了品茶的艺术氛围。
明清时期的泡茶方式主要为泡茶法,与唐宋时期的煎茶法和点茶法有明显不同。泡茶法是将适量茶叶直接放入茶壶或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稍候片刻即可饮用。这种泡茶方式简单便捷,更适合日常生活中的品饮需求。
明清时期的品饮风格更加注重茶叶的自然香气与滋味,追求一种淡雅、闲适的品饮意境。文人雅士们常常在书房、庭院中独自品茶或与友人相聚品茗,感受茶香与自然的融合。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描绘了文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品茶的情景,体现了对品饮意境的追求。同时,茶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茶馆文化逐渐兴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在茶馆中,人们可以品尝各种不同的茶叶,欣赏评书、戏曲等表演,茶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的北京、扬州、成都等城市都有众多知名的茶馆,各有特色,成为当地市民生活的重要社交空间。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茶叶加工进入了现代化进程。机械加工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加工,茶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在绿茶加工方面,出现了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使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统一。例如,杀青机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时间,快速有效地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保证绿茶的色泽和口感。红茶加工也采用了发酵机、揉切机等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发酵机能够精准控制发酵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使红茶的发酵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升了红茶的香气和滋味。
此外,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提取物等也不断涌现。速溶茶以其方便快捷的冲泡方式,满足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茶的需求;茶饮料则将茶与水果、花草等原料结合,推出了多种口味的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茶多酚提取物在医药、保健、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拓展了茶叶的应用价值与市场空间。例如,一些茶多酚保健品被宣传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等功效,受到了健康追求者的关注。
近现代茶具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紫砂壶、陶瓷茶具外,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玻璃茶具因其玻璃茶具因其透明的材质,可以清晰地观察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形态与茶汤的色泽变化,深受茶爱好者的喜爱。玻璃茶壶能够直观地展现茶叶在水中翻滚、舞动的美妙姿态,无论是绿茶的轻盈飘逸,还是红茶的醇厚浓郁,都能在玻璃容器中一一呈现,为品茶增添了一份视觉上的享受。金属茶具如不锈钢茶具具有坚固耐用、保温性能好等特点,适合在户外活动或旅行中使用。不锈钢保温杯可以长时间保持茶汤的温度,让人们在旅途中也能随时品味到热茶的温暖与慰藉。
同时,茶具的设计也更加注重人性化与个性化。一些茶具配备了滤网、茶漏等附件,方便茶叶的冲泡与分离;还有一些茶具在造型上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如流线型设计、创意造型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例如,一些创意茶具将茶壶设计成动物形状或独特的几何形状,既实用又具有装饰性,成为家居或办公桌上的精美摆件。
近现代的泡茶方式仍然以泡茶法为主,但在冲泡技巧与品饮文化上更加丰富多样。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了更加精细的冲泡方法,如绿茶的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乌龙茶的功夫茶冲泡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充分展现不同茶叶的特色与风味。
上投法适用于外形细嫩、芽叶完整的绿茶,如碧螺春。先将沸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然后用茶则轻轻拨取适量茶叶投入水中,茶叶会缓缓下沉,在水中舒展,宛如绿色的精灵在水中翩翩起舞,此时可欣赏到茶叶的优美姿态,同时也能品味到其鲜嫩清爽的口感。中投法对于一些叶片稍展、茶形松散的绿茶较为合适,如黄山毛峰。先在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沸水,投入茶叶后轻轻摇晃杯身,使茶叶浸润,再继续注入沸水至七分满,这样可以使茶叶充分展开,滋味均匀释放。下投法则是先将茶叶放入杯中,再注入少量沸水浸润茶叶,随后继续注水至合适的量,这种方法适合大多数绿茶,能让茶叶在水中充分翻滚,释放出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
乌龙茶的功夫茶冲泡法更是一门精致的艺术。选用小巧的紫砂壶或盖碗,先用热水冲洗茶具,以提升壶温、杯温,然后按照茶与水 1:20 左右的比例取适量茶叶放入壶中,用沸水高冲,使茶叶在壶中翻滚,激发茶香。第一泡通常为洗茶,迅速倒掉茶汤,第二泡开始正式品饮,出汤时间根据茶叶的品种和个人口味而定,一般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品饮时,先闻茶香,感受其清幽馥郁的香气,再分三口细细品味茶汤,体会乌龙茶的醇厚回甘、韵味悠长。
茶文化的传播在近现代也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举办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等活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许多国家纷纷引进中国的茶叶与茶文化,开设茶馆、茶艺学校,学习中国的泡茶技艺与品饮礼仪。例如,在日本,抹茶道和煎茶道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喜爱中国茶,一些城市开设了专门的中国茶馆,提供各种中国茶品和传统的茶艺服务,让当地居民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同时,茶文化也在国内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各地的茶艺培训机构、茶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培养了大批的茶艺人才,提高了民众对茶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一些学校将茶文化纳入校本课程,让青少年从小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茶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茶文化旅游也逐渐兴起,游客们可以前往茶乡参观茶园、体验茶叶采摘和制作过程、品尝地道的茶餐,深入了解茶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工艺,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现代社会,泡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制作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的向往。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泡上一杯香茗,舒缓身心;还是在与亲朋好友相聚时,以茶会友,共享欢乐时光,茶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泡茶文化将继续在创新与传承中不断发展,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魅力,为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泡茶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茶的起源与早期利用,到唐、宋、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再到近现代的现代化进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茶叶加工方式、茶具特色、泡茶方法与品饮习俗。
泡茶历史的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从唐代的精致典雅到宋代的文化繁荣,从明清的实用简约到近现代的多元创新,泡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
如今,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与文化符号,已风靡全球。中国泡茶历史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内涵,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享受,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传承与弘扬中国泡茶文化,让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医学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