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曾经在《宝莲灯》里用稚嫩肩膀扛起劈山斧的男孩,如今已蜕变成拳拳到肉的功夫小生。当他在屋檐上翻飞的身影与记忆里那个倔强的小沉香重叠时,无数80、90后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和童年偶像,都在各自的人生里完成了一场漂亮的蜕变。
最近热播的《无忧渡》让观众集体"爷青回",当曹骏饰演的捉妖师陆离以行云流水的打戏亮相时,弹幕瞬间被"沉香长大了"刷屏。
这个曾经在《宝莲灯》里用稚嫩肩膀扛起劈山斧的男孩,如今已蜕变成拳拳到肉的功夫小生。当他在屋檐上翻飞的身影与记忆里那个倔强的小沉香重叠时,无数80、90后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和童年偶像,都在各自的人生里完成了一场漂亮的蜕变。
一、那个被我们"云养大"的童星,偷偷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2005年《宝莲灯》热播时,谁没为沉香流过眼泪?12岁的曹骏顶着婴儿肥的脸,却要演绎母子分离的锥心之痛。当时剧组请来专业武指设计的劈山动作,他硬是练到膝盖青紫也要完成腾空劈斩。导演周令刚在采访中回忆:"这孩子有股倔劲,威亚勒得大腿渗血都不喊停,倒是我这个大人看着心疼。"
如今再看《无忧渡》里的打戏,你会发现曹骏的武打早已脱胎换骨。与妖怪对峙时,他后空翻接侧踢的动作如流水般自然,持剑格挡时虎口震开的细节真实得让人心惊。这身功夫不是特效堆砌的结果,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的晨跑、传统武术套路练习、吊威亚时主动要求增加负重,甚至在剧组休息时也会对着空气练习招式轨迹。
武术指导陈伟滔在片场直呼"捡到宝了":"现在年轻演员用武替是常态,但曹骏每个动作都要自己先试十遍。有场雨中打戏,他穿着30斤的戏服在湿滑屋顶拍了17条,最后是工作人员强行把他架下来的。"
二、从国民弟弟到硬汉小生,他走了一条最笨的路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曹骏的选择显得"格格不入"。中戏毕业后,当同龄人忙着上综艺维持曝光时,他却消失在公众视野三年。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段时间他泡在横店当"武行学徒",从替身演员做起,在《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剧组默默揣摩打戏精髓。
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在《演员请就位》里可见一斑。当其他选手忙着制造话题,他却选择挑战《士兵突击》中的高难度独白戏。排练时反复打磨每个呼吸节奏,甚至跑到军营体验生活。这份较真让陈凯歌感叹:"现在愿意这样死磕演技的年轻人,太珍贵了。"
或许正是这种"笨功夫",让他在《无忧渡》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有场失去挚爱的哭戏,他要求导演清场后独自酝酿情绪,最后呈现的撕心裂肺让监视器后的工作人员集体泪崩。这种用生命演戏的劲头,让人想起香港黄金时代的功夫巨星们。
三、 我们为什么对曹骏念念不忘?
打开《无忧渡》的弹幕,"沉香滤镜"四个字高频出现。这种情怀背后,藏着更深层的集体记忆:我们看着他从小哪吒演到小和尚,从劈山救母到降妖除魔,某种程度上,他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养成系"偶像。
网友"夏天的风"留言特别戳心:"小时候偷妈妈手机给沉香投票,现在带着孩子追陆离,突然发现我们都成了不动声色的大人。"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在曹骏表演时格外明显——当他眼眸低垂的瞬间,依稀还是当年那个捧着宝莲灯不知所措的少年。
更难得的是,在这个热衷造神又毁神的时代,曹骏始终保持着"娱乐圈边缘人"的清醒。没有绯闻炒作,不搞人设营销,就连微博都像老干部日报。这种"反流量"的生存方式,反而让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演员最本真的模样。
当《无忧渡》陆离飞身斩妖的镜头登上热搜时,有个细节被武术迷津津乐道:曹骏握剑的虎口处有层厚茧。这层茧子,是二十年坚持的勋章,也是一个童星向实力派转型的宣言。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他像古法锻造的宝剑,经过千锤百炼终于寒光出鞘。而我们这些看着他长大的观众,也在这场漫长的陪伴中懂得: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热搜上的昙花一现,而是时光里不动声色的厚积薄发。
这些成就是他应得的,他的努力换来的,最近于正也注意到了曹骏,新的合作即将开始。
来源:阿海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