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会计人一直被人诟病,钱全部是你们花的,不创造效益,大家将会计经办的支出这行为,认为是会计花的钱,但这创造效益这一块,确实是会计人的短板,过去的会计参与经营浅,对外打交道少,社会上政策也比较死,哪有创益的空间呢?
曾几何时,会计人一直被人诟病,钱全部是你们花的,不创造效益,大家将会计经办的支出这行为,认为是会计花的钱,但这创造效益这一块,确实是会计人的短板,过去的会计参与经营浅,对外打交道少,社会上政策也比较死,哪有创益的空间呢?
不蒸馒头,争口气,这个执念一旦有了机会,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出现了各种手法 、各种操作,有些是社会上的集体行为,有些是从业人的冲动,看起了有效益了,但其实是恶,是险,是不堪,是自说自话,发展到了现在,财务创益已经成为正式的经营项目,列入了预算,列入了工作计划,列入了考核,会计人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枷索了,觉得很难受,这哪是经验,就是乱作为的一种,会计人开始迷茫,不得不从众,追赶流行,过线过界,加码,形成大的风险。
我先讲一些好的方面,也包括中性的一部分:
研究财政、税务、金融政策,用好减税减利的操作,这是财务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规定动作,可不可以纳入创益的范围,两说,但确实在损益表上是有体现的,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会计人也付出了劳动,复杂了核算和管理,增加了工作量。
比如早些年的招商引资的政策,比如小型微利企业平台的运用,银行贷款利息补贴等等,这些政策往往是会计在对接,是会计在引领作一些处理,如果不作,有些也就没有了,包括利用票据贴息与存款的息差,也可以作一些系统内运作,还包括参与一些金融投资什么的,在好的时候,是有收益的,但也带来了不少的后果,比如投资风险失控,带来了系统损失,好的时候 ,大家都不讲,一旦有了风险,会计人这背锅侠,是跑不掉的,因此会计人,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在一些不熟悉的领域,不要乱出主意,乱指挥,乱参与 。
有一些是财务人为恶的方面,我们是受害人,也是施恶人,一人双面:
包括一些央国企,以大欺小,这里面也是我们会计人在操作,很多的单位成立了财务公司,做起了银行放贷和贴现的生意,利用供应链金融这一产品,盘剥供应商,这其实是拿财务创益、创新说事。
修改账期,拉长账期,高利率提前支付,强制转变支付方式,收取高贴息,银改商,乱用信用证,强制以企业商业汇票支付,就这次出事的恒大,这多少商票啊,出了事,就是一张废纸,还有强制双经销,要想拿钱,先买点他的东西,这东西都是质次价高的东西,是这些单位多元化的一部分,比如有房、有酒,还有他滞销的产品,什么都有,当年钢材不好卖的时候,钢材抵款什么的,这一块在效益上都表现为财务收益什么的。
财务出于天性,出于管理,对资金背靠背的管理,是基于资金平衡,是约束销售部门回款,但在实际效果上就表现为销售收款的滞后直接影响供应商的付款额度 ,我们会计人的管理行为,虽说保障了单位的利益,但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这是管理为恶,这一块往往集中在强势的单位部分,恶化了商业生态。
原来,我们会计人在后台,对外接触业务少,现在却过多的到了前台,定义我们的商务,这表面是好事,但实际上是以牺牲单位的信誉,以利用自己的商业地位,所谓的创新和创益,这陷入了别人伤害我,我也伤害别人的怪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这就是食物链。
财务创新、创益也迎合了上一波多元化的浪潮,单位认为主业不好做,去寻找新的赛道,有些做了起来,有些是一地鸡毛,当然会计往往并非决策的主流,但面对这一波冲动,会计人不讲话、不拒绝,有些还非常迎合 ,不考虑杠杆指标,极端且很快的倒向了另一面,全部人的利益,都无法保全。
会计人,参与经营,优化管理,有些行为也身不由己,但从心中要明白,这事,不可过,不可迷,要有善意,不能用这去换取赏识,换取利益,因为这样的事做多了,占了精力 ,乱了心性,迷了眼睛,就忘记了我们会计的职责并非在这,有更重要意义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我讲的可能并不准确,说法也不全面,但我的意思就是,这事,这现象,要细细分析,慢慢讨论!!要有分寸, 为最好。
来源:数学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