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锦研究所(车间更衣室)用工业 CT 扫描发现,唐代装裱《兰亭序》的紫鸾鹊谱锦,其经纬线强度是kevlar纤维的3倍。某次文物运输途中遭遇车祸,装裱卷轴从3米高处坠落,外层木箱摔得粉碎,而锦缎包裹的画心竟毫发无损,事后在锦缎暗纹中发现用古梵文写的 “外星防摔专
云锦研究所(车间更衣室)用工业 CT 扫描发现,唐代装裱《兰亭序》的紫鸾鹊谱锦,其经纬线强度是kevlar纤维的3倍。某次文物运输途中遭遇车祸,装裱卷轴从3米高处坠落,外层木箱摔得粉碎,而锦缎包裹的画心竟毫发无损,事后在锦缎暗纹中发现用古梵文写的 “外星防摔专利号:M78-250”。
米芾题跋暗藏 VR 代码?
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馆仓库)的红外检测显示,米芾在《兰亭序》后纸的题跋中,有37个 “芾” 字的竖钩暗藏二维码。某数码修复师用手机扫描后,竟进入东晋版VR实景——画面中王羲之正举着类似iPhone的青铜板自拍,背景里谢安等人围着曲水流觞的AI机器人,酒杯里自动续满的酒液经检测是2023年波尔多红酒。
冯承素摹本工具竟是 3D 打印机?
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室)的微痕分析发现,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的摹本工具,其笔锋磨损痕迹与现代3D打印喷头完全一致。更惊悚的是,在摹本 “群贤毕至” 的 “至” 字钩画里,发现了直径0.1毫米的金属颗粒,经特斯拉工厂工程师鉴定,材质与Model 3的刹车片相同,颗粒表面刻着 “永和九年・外星代工”。
现代实验:对着摹本说 “芝麻开门” 触发机关
一所正经大学(理科楼地下室)语言实验室做了个疯狂测试:当用绍兴方言对冯承素摹本说 “王羲之喝多了”,画心处会渗出淡黄色液体。经化学分析,液体成分与茅台酒相同,且在液渍中发现微型芯片,接入电脑后显示东晋版 “微信聊天记录”,王羲之与谢安的对话框里全是 “今晚曲水宴喝到趴” 的语音条,转文字后全是乱码。
古籍修复师临终遗言:真迹天头藏 U 盘
某已故古籍修复师(曾供职于国家图书馆)的日记显示,1972 年修复《兰亭序》宋摹本时,在天头裱边发现黄豆大小的金属块。这玩意插入老式 IBM 电脑后,竟弹出 “东晋云盘” 界面,文件夹命名为 “曲水宴照片”“酒友通讯录”,其中一张 JPG 格式的古画里,王羲之靠着类似 UFO 的飞行器,配文 “会稽山阴打卡,求点赞”。
这里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对于本期话题,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来源:落日书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