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家庭对儿童成长重视程度的提升,围绕儿童的消费市场日益繁荣。为切实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引导家长科学、理性消费,助力孩子们平安愉快地度过“六一”儿童节,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家庭对儿童成长重视程度的提升,围绕儿童的消费市场日益繁荣。为切实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引导家长科学、理性消费,助力孩子们平安愉快地度过“六一”儿童节,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如下:
玩具选择要谨慎
玩具是童年的“隐形玩伴”,但若选择不慎,也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潜伏者”。选购时请牢记三点:一查标识,儿童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等要认准3C认证标志,拒绝“三无”产品;二看细节,避免带有尖锐边角、易脱落小零件的玩具,谨防吞咽风险;三问年龄,按包装标注的适用年龄选购,如磁力珠等玩具不适合低龄儿童。此外,电动玩具需注意电池密封性,毛绒玩具定期清洁以防过敏。
食品安全严把关
儿童食品琳琅满目,务必警惕“甜蜜”陷阱。购买时细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避开高糖(看“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盐(看“钠”含量)食品;查看“警示语”,造型可爱的糖果、零食可能存在噎呛风险,须关注建议食用年龄,并在成人看护下食用;外出就餐,优先选择知名度高、口碑佳的餐厅,叮嘱孩子勿食生冷、未熟食物,守护肠胃安全。
外出游玩重安全
出行游玩务必警惕人员密集场所,为孩子佩戴定位手表或身份卡,尽可能不让孩子离开视野范围,提前约定好走失集合点;乘坐游乐设施时安全要确认,提前检查安全带、防护栏是否牢固,严格遵守身高限制;野外活动前备好驱蚊液、防晒用品,远离未开发水域。自驾家庭务必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莫让疏忽成为旅途的“拦路虎”。
虚拟消费防沉迷
数字时代,孩子们的节日礼物可能从玩具变为“游戏皮肤”“直播打赏”。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网络守门人”:设置支付屏障,关闭免密支付,定期检查账单是否异常;约定使用时间,避免假期沦为“屏幕马拉松”;内容分级管理,主动启用青少年模式,屏蔽不良信息。与其让孩子与网络为伴,家长不如成为最好的伙伴,用亲子共读、户外运动等家庭活动让孩子体会到爱与现实世界的精彩。
勤俭节约勿攀比
节日不是物欲的竞技场,家长们要主动教导拒绝攀比,引导孩子明白“价格高低并非是衡量好坏的标准”。可以通过旧物改造,将闲置玩具DIY成新物件,培养创造力;积极带领孩子参与公益实践,将闲置文具、书籍、玩具等进行捐赠,让爱心成为成长的养分,精神世界的丰盈才是真正的财富。
儿童节,孩子的笑容是最纯净的礼物,家长的责任是为这份纯净筑牢防线。若您在陪伴孩子时遇消费纠纷,请保留相关凭证,及时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问题,维护好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温暖的阳光下,绽放独一无二的童年光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