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在身边 | 龙海燕:广受欢迎的基层普法“热心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8 14:52 3

摘要:网格员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法律明白人”是法治建设的“平安细胞”。“法律明白人”是活跃在群众中的“身边人”,熟悉社区事务和居民情况,了解群众想法和法治需求,更容易发挥释法宣教作用。

网格员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法律明白人”是法治建设的“平安细胞”。“法律明白人”是活跃在群众中的“身边人”,熟悉社区事务和居民情况,了解群众想法和法治需求,更容易发挥释法宣教作用。

在西山区永昌街道永顺里社区,有这样一位平凡而敬业的社区干部——龙海燕,她不仅是社区副主任,更是居民心中的“法律明白人”。38岁的她自担任社区干部以来,便毅然踏上了普法宣传志愿者的道路,从学习法律到普及法律,从排查矛盾纠纷到成功调解,她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法治信念,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龙海燕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社区居民议事、院坝会、矛盾纠纷调处等时机,为群众讲政策、调纠纷、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引导身边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去年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她结合民法典在线答题活动,手把手教群众参加在线答题,以此将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龙海燕深知,作为社区干部,维护群众利益、关爱弱势群体是他的职责所在。多年来,他始终奔波在居民维权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仆”的内涵。据统计,她已成功调解处理各类纠纷30余起,为居民挽回经济损失高达20多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无数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2025年春节,永顺里社区两名90岁高龄夫妻在家中因家庭琐事产生纠纷。杨某某(妻子)称张某某(丈夫)拿了自己的钱,经了解杨某某患精神类疾病,张某某认为妻子无理取闹,双方争执不下甚至多次发生过冲突,因此找到龙海燕帮忙调解,她到达现场后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和诉求,并进行调解,最终调解成功。这场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也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赞誉。“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小事多大事少,有时往往就是为了争口气,把这口气疏通了,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龙海燕边说边翻开调解档案,上面详细记录着这两年多来的民调案例,涉及民间借贷、宅基地确权等多种纠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永顺里社区在2020年1月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有了这样的普法阵地,为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学法平台。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龙海燕多次在永昌中心小广场内开展宣传讲解,她的宣传对象包括社区居民、学校师生、流动人口等各个群体。她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断为社区居民普法,不论是街道、社区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还是日常的上门服务、派发普法宣传册的活动,她总能抓住时机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群众答疑解惑。她用擅长的以案释法,讲解劳动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聚焦电信防诈骗、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讲解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她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共计40场次、发放普法宣传手册4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她总说“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要播撒下这颗法治的种子,要把法治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龙海燕深知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居民问你事儿的时候,你要给人家解答满意了,居民有困难,你帮着人家解决了,这才是真正履行了‘法律明白人’的职责”。本着这样的理念,每当有居民来寻求帮助时,龙海燕都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安抚好居民情绪,结合法律知识将矛盾梳理清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与此同时,引导居民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居民之间存在冲突时,她又化身“和事佬”,让群众诉求有地说,矛盾就地解,既是倾听者,又是争议协调师,矛盾纠纷化解既解开了群众心结,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了居民的法治素养,传递着法治“正能量”。

“海燕是我们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我们遇到疑难法律问题都来找她帮忙,她一讲感觉一下子就明白了。”永顺里社区的居民这样说道。工作中,龙海燕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三大优势,结合社区普法的特殊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婚姻家庭、网络电信诈骗、危险驾驶等热点问题,用“大白话”普法,以真实案例释法,增强了普法的实效性、渗透力,让普法宣传跟着法治热点走,将法律法规融入群众“唠家常”中,把实用的、村民爱听的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为延伸“法律明白人”服务触角,龙海燕经常走进居民家中,在服务中倾听群众心声、广纳群众意见。“小区的矛盾纠纷没什么大事,都是些小事,但有时道理讲不通,最后还得通过居委会和‘法律明白人’调解解决。”龙海燕感慨道。“法律明白人”就是在基层治理中通过法律手段,把老百姓心中的气疏通,使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

在永昌街道的广大基层中,有无数个“龙海燕”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以“小我”之微光融入服务基层工作“大格局”,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根基。而这每束法治微光的汇聚,就能照亮更多角落,铸就一个法治中国。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