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冠军棋童跳楼身亡|花径林巨:要天才,还是要孩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8 16:28 4

摘要:5月16日深夜,青岛9岁的围棋小天才朱某某从高楼坠落。这个本该在棋盘上绽放智慧的孩子,最终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逃离父亲的长期殴打。朱某某是不可多得的围棋天才,7岁就以九战全胜的辉煌战绩夺得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幼儿组冠军。但他却长期生活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之下,每次比赛

孩子本是世间最柔软的存在,不要将他们当做宣泄情绪的沙包;孩子应是被我们捧在掌心、护在胸口的“心头肉”,不要将他们变成“心头恨”...

5月16日深夜,青岛9岁的围棋小天才朱某某从高楼坠落。这个本该在棋盘上绽放智慧的孩子,最终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逃离父亲的长期殴打。朱某某是不可多得的围棋天才,7岁就以九战全胜的辉煌战绩夺得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幼儿组冠军。但他却长期生活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之下,每次比赛失利必遭当众殴打(包括拳打脚踢),在颁奖照片上,都能清晰看见手臂上的新旧伤痕。最新赛事中,因输掉一局被父亲脚踹心口,致其痛苦倒地,经保安制止方停手。一周以后,不堪暴力的孩子选择了纵身一跃......

而就在同一个月,温州9岁女孩因被母亲持续责打导致重伤去世;青岛9岁男孩被父亲打骂,也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背后,藏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201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北大的联合调查显示,74.8%的中国儿童在16岁前遭受过不同形式的虐待,而施暴者中亲生父母占比最高。

林巨老师在直播间发出灵魂追问:孩子那么爱父母,为什么最终丧命在自己亲生父母的手中?为什么总是发生这样的事?林巨老师说:“所有的家暴都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无能,无法与自己的无能和解而用发泄报复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爱我们的,但是我们却被创伤困住了。”

• 当无能感化作暴力

我们总说孩子激发了父母的爱,但很少承认他们也照见了我们最不堪的一面,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己无能的憎恨和人性中的恶。所以,孩子很多时候没有在做自己,而是在用一生去满足父母。当孩子达不到“考满分”“拿冠军”的期待时,那个无能的、卑贱的、失控的自我就出来了,我们做不到蹲下来理解孩子,而是对孩子挥起了拳头。这种暴力本质上是成年人对自身无能的愤怒——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像镜子般映照出自己的平凡,于是用最野蛮的方式摧毁这面“照妖镜”。

• 没有疗愈的创伤永不停息

这种暴力往往是带着传承的,未被治愈的创伤就像随时会被引爆的定时炸弹,当我们在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潜意识里就会回归到自己幼年、甚至父母的创伤时空,把孩子投射成被殴打的自己,并通过殴打控制孩子来获得掌控感。于是代际传递的暴力链,就这样把一代代孩子拖进深渊。

• 用自我觉知去打破恶性循环

既然我们对孩子的暴力,源于对自我的憎恨,既然我们对孩子的苛求,源于对自己人生的不甘,那么,为何不转身看向自己呢?林巨老师说:孩子的非行都在表达未曾疗愈的原生家庭创伤,那么,我们自己的非行,又在表达怎样的创伤呢?父母们,是时候觉醒了,是时候好好看看自己了。

用“无分别的爱”去洞见自己的创伤,不是自我批评和谴责,而是深深拥抱那个弱小的受伤的自己。看看曾经的某个时空下,我们将心困于怎样的囹圄之中,看见他的恐惧,陪伴他的痛苦,接纳他的无能......在痛过的伤疤里播下一颗无分别的种子,爱,是可以重新长出来的。也只有如此,才能终结这场无限循环的恶梦之魇。

花径无分别的爱,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成长,呼吁对家庭暴力、虐待儿童行为挥起法律的铁拳,当然,更应该呼吁的是,我们为人父母应当早日觉醒:孩子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不是承载负面情绪的容器。唯有先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才可能真正看见并拥抱孩子。

这是花径的呼吁,更是孩子们用生命发出的呐喊!

来源:无分别的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