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地铁“科学家线”为何引人关注?

摘要:近期,苏州地铁开通科学家主题专列,车厢内,“苏州院士之窗”与科学家主题装饰相映成趣。这是尊科重智的又一缩影。此前,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科技节为科学家铺设荣耀红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盛大启幕,中国科技馆设立科学家手模荣誉墙,科学家传记电影院线首映……这些活动共同颂

近期,苏州地铁开通科学家主题专列,车厢内,“苏州院士之窗”与科学家主题装饰相映成趣。这是尊科重智的又一缩影。此前,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科技节为科学家铺设荣耀红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盛大启幕,中国科技馆设立科学家手模荣誉墙,科学家传记电影院线首映……这些活动共同颂扬科学家精神。我们有哪些思考?

追星,就追这样的星!许多科学家默默奉献,淡泊名利,低调科研,甘当无名英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饮水思源,科学家精神是社会的灯塔,我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给予科学家应有的荣誉,让他们的成就得到实至名归的认可。新时代的大众传播,不能只有影视“小鲜肉”和综艺“爱豆”。科学家之星,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逐的星辰大海,引领前行,照亮未来。

讲好故事,不能千人一面,更不能脸谱化。科学探索诚然离不开冷静的实验,然而科学传播则需“温度”,让“科学”这一概念变得可见、可听、可感知,不再遥远与抽象;让“科学家”的形象亲切、可近、易共情,不应是单调的“纸片人”或“高大上”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温度的真实存在。真实更动人,也更有力量。科学传播,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应是接地气的沟通,让科学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我们需要“润物细无声”,更要“锣鼓齐鸣”。“流量时代”,既要有一身好手艺,更要会吆喝,到流量多的地方去,大展拳脚,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梗言梗语”,也可为我所用,推陈出新,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去讲话,少一点“爹味”,多一些“潮”感,少一些正襟危坐的说教,多一些“玩”的轻松心态。从实验室迈向红毯、博物馆,乃至融入地铁空间,形式更多元了,方式更灵巧了。精准定位、因地制宜,不再“大水漫灌”。

让更多的科学家站在“聚光灯”下,使科学探索成为每个人“精神打卡”的胜地。科学家们的荣耀时刻,是社会对他们卓越贡献的最高礼赞,也增强了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激发更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