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公园里,有人看见露珠在草尖上闪耀彷如钻石,也有人只抱怨晨练时打湿的裤脚;拥挤的地铁上,有人注意到陌生人让座所传递的善意,有人却因车厢的闷热而烦躁不安。同样的世界,为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于我
清晨的公园里,有人看见露珠在草尖上闪耀彷如钻石,也有人只抱怨晨练时打湿的裤脚;拥挤的地铁上,有人注意到陌生人让座所传递的善意,有人却因车厢的闷热而烦躁不安。同样的世界,为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于我而言,这双发现美的眼睛背后,是一颗相信美好的心灵。
心理学上的“选择性注意”理论告诉我们,人往往会看到自己预期中的事物。一个内心充满善意的人,会不自觉地捕捉生活中的温暖瞬间:邻居亲切的问候、同事和善的微笑、陌生人真诚的帮助。这些微小却真实的幸福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最终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正如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所表达的,视角决定风景,心灵塑造现实。
当我们把“相信美好”内化为一种生活态度时,便启动了神奇的“自我实现预言”。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表现。同样地,我们对世界的善意期待,也会激发他人最优秀的一面。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总是对学生说“你比想象中更优秀”,二十年后的同学会上,几乎每个人都活成了老师当年描述的样子。
从个人到社会,“相信美好”具有涟漪效应。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她的信念点燃了无数绝望的心灵。一个社区的改变往往始于几个人的坚持,他们像播种者一样,在现实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当我们选择相信美好时,我们便成为了这条美好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负面新闻总是更容易传播。然而,正如黑暗中的烛光才显得珍贵,坚守对美好的信念是我们赋予世界最温柔的抵抗。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智慧:以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终将以美好回馈于你。
愿你我相信美好,在平凡的日子里与美好不期而遇。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