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海科技集团”由珠海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共同组建,两者分别持股60%、40%;组建完成后,华发集团将控股并表“珠海科技集团”。据悉,“珠海科技集团”通过有机整合华发集团、格力集团优势科技产业资源(以华发科技为基础,并将华发集团持有的相关产业园区、云上智城、珠海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昨日(5月28日),注册规模500亿元、落户珠海高新区前环半岛的“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珠海科技集团”,5月15日注册设立)正式揭牌。
“珠海科技集团”由珠海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共同组建,两者分别持股60%、40%;组建完成后,华发集团将控股并表“珠海科技集团”。据悉,“珠海科技集团”通过有机整合华发集团、格力集团优势科技产业资源(以华发科技为基础,并将华发集团持有的相关产业园区、云上智城、珠海科创投和格力集团股权投资、相关产业园区、产业金融业务及资产等),致力于通过股权重构、业务整合、资本聚合,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投资于一体的珠海科技产业发展核心平台。
通过此次重组整合,珠海国企科技产业资源将完成从“分散撒网”到“集群作战”的关键一跃,形成具有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科技产业矩阵,涵盖华发科技产业、华金资本、珠海科创投、格力金投、横琴创投等多个优质投资平台;管理珠海基金、珠海新质生产力基金等百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布局约2000家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控参股实体企业30余家,控股方正科技、光库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管理运营近60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科创产业园区等。
未来,“珠海科技集团”将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系统性布局,持续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构建“科技投资+产业运营+园区支撑”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锻造“国家战略承接、科技创新策源、产业生态构建”等三大核心能力。
此次“珠海科技集团”的组建,是珠海市2025年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一部分,希望通过重组整合,全面推动国资国企进一步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结,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力,努力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经IIR综合查询整理,本轮调整前,珠海主要市属国企(含近两年新设立)包括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大横琴集团、海投公司、水控集团、公交集团、安保集团、农控集团、珠光集团、会展集团(以珠海航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红宝石集团(2024年7月整体划转至珠海市国资委)、珠海交通控股集团(2024年整合设立,见下方IIR备注)、海洋集团(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8月成立)、珠海低空投(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2024年5月成立)、国资数科(珠海市国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1月成立)等。
IIR注:第一轮:2020年4月,《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旨在推进资源整合与资本运作,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内容包括格力集团转让格力电器股权后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安保集团升格为市管企业序列,华发集团整合城建集团和安居集团等。第二轮:2024年,着眼于提高国资国企资源配置效率效能,进一步消除同质化无序竞争,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内容包括将“九洲控股集团”整体无偿划至华发集团,整合“珠海交通集团”、“珠海港集团”、“珠海航空城集团”等组建“珠海交通控股集团”,将涉海国企资源整合至“海洋集团”等;第三轮:2025年:《珠海市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方案》,启动六年内的第三轮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上月(2025年4月),珠海市国资委将“大横琴集团”(全称“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服务于珠海横琴新区的开发)成建制无偿划转至“珠光集团”(全称“珠海市珠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80年创立于澳门,是珠海市最早驻港澳“窗口企业”、唯一的珠澳双总部企业),作为“珠光集团”二级公司进行管理;划转完成后,“大横琴集团”控股股东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珠光集团”(控股股东、实控人未发生变动,仍为珠海市国资委)。
同期,珠海市国资委将“海投公司”(全称“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要从事资本运营、投资管理及咨询服务等业务)整体无偿划转至珠海华发集团,成为华发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划转完成后,“海投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华发集团。由于“海投公司”是“格力地产”控股股东,“格力地产”相当于也并入华发集团;此前,格力地产还发出公告,中文名拟变更为“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珠免集团”,股票证券代码不变)。
近两年,珠海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持续推出改革举措,向外界展现了珠海通过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持续激发新动能,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力争“十五五”实现GDP万亿级规模这一目标的决心和魄力(截至2024年,珠海GDP为4479.06亿元)。
2019年,珠海全市国有资产总额9109.06亿元,2020年末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11761.38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1%)。截至2023年末,珠海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已升至12924.06亿元(较上年增长10.19%),实现营业总收入2770亿元(同比增加10.04%),利润总额87.94亿元(同比增加59.36%),国企体量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截至2024年末,与珠海经济特区同龄、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此次将要并表“珠海科技集团”的“华发集团”(现控股华发股份、华金资本、庄臣控股、维业股份、光库科技、迪信通、方正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以及华冠科技、华冠电容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资产总额超7200亿元、净资产超1700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740亿元,利税总额超170亿元。
来源:机构投资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