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6.94万亿元,增长6.2%;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超1万亿元,增长17.1%;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内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

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6.94万亿元,增长6.2%;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超1万亿元,增长17.1%;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内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

伴随着这些累累硕果的,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伙伴的通畅交流和沟通,是语相通、心相通。那些活跃在工程现场、列车和港口,懂得对方语言的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由此深切体会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语言成为中国连接各共建国家的重要纽带,而非通用语言服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同时也助力推动中国文化在共建国家间传播。

基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各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上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语言联通是确保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的关键。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上来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都将成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以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责任,也是历史使命,更是当前现实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大高校外语专业也应把握这一契机,促进外语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转型和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优化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内对“外语+语言”、“外语+文学”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渐趋饱和,但对非通用语与经贸、法律等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仍有极大需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东北地区便是如此。比如,黑龙江省积极利用东北亚经济圈的地缘优势,同俄罗斯东部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等国家展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不少企业表示,在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时,往往面临语言不通的尴尬,深感小语种人才匮乏,这无疑不利于我国与共建国家在文化旅游、经贸等领域互通往来。因此,我们急需扩充非通用语种人才“蓄水池”,进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聚焦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大涉外人才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应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注重对新专业、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和新理论的探索、实践,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以继承和创新、交叉和融合、协同和共享为主要途径,适时调整和优化学科设置,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非通用语言专业应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参照未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论证和修订,积极整合外语、经贸和商务等学科的教学资源,开设“非通用语+翻译”、“非通用语+经贸”和“非通用语+商务”等专业方向,努力探索完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为进一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非通用语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也要相应改革,力求实现学生毕业上岗“零过渡”。

基于增强外语人才的竞争力提高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质量。在新文科背景下,从培养外语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外语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胜任在企业、公司、外事等部门工作,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处理复杂事务的国际化、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随着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急需提升在国际组织任职人员的数量和层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能否在国内外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其自身实力密切相关,而这又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推进新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促进外语专业的长足发展、提高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更宽视野中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非通用语教学为基础,融合人文社科、国别区域和跨专业领域知识,全面融入“大思政”理念,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过硬的国际化、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最终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本文系黑龙江省本科高校首批外语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HWX2022035-C]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2日 第06版

作者:王兴华

来源:探索先锋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