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多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稳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1]。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不干预则会发展为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 HSIL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HPV
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多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稳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1]。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不干预则会发展为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 HSIL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HPV 16/18 感染。与育龄女性相比,老年人的生理变化造成容易发生宫颈病变的鳞柱状上皮转化区向宫颈管内移,使其HPV感染和宫颈 HSIL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隐匿性。[2]HSIL的治疗包括切除治疗、消融治疗,但手术存在出血、感染、麻醉时间长等副作用,而药物治疗尚不成熟,HSIL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把控手术指征,以减少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01
案例展示
邵女士今年62岁,身高160cm,体重60kg,BMI为23.4kg/m2。平时睡眠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今年2024年2月,邵女士总是小腹坠胀,还伴有疼痛、发冷症状,自己觉得像尿道炎,于是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2024-2-27:HPV检查发现发现12种高危型HPV阳性。白带分泌物显示革兰氏阳性杆菌为2+,且白细胞水平为3+,提示阴道有炎症和菌群紊乱。彩超显示积液存在,这也是邵女士肚子坠胀的原因之一。宫颈活细胞病理报告意见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邵女士于2024-3-5,再次前往医院进行了宫颈活检,子宫颈多处组织病理诊断为HSIL,因此邵女士临床确诊为HSIL。
邵女士确诊后,没有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或外科切除手术,而是选择了营养微生态疗法。她于2024年3月开始服用朱红硫磺菌液、地龙蛋白、大豆肽,同时每天坚持使用脆弱拟杆菌BF839菌液进行阴道灌洗一次。该方案治疗3个月,邵女士就开始好转,整个人感觉舒服很多。2024-6-24,邵女士到医院复查,再次进行子宫颈活检和宫颈活细胞病理检查,报告诊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未发现HSIL情况,只显示炎症状态,这是病变部位逆转的表现。益生菌持续治疗了半年,除了这个结果,HPV检测结果也显示阴性。治疗效果显著,与此同时,邵女士的睡眠也得较好的提升。她本人对于营养微生态疗法的效果十分满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表示将持续服用。
02
专业分析
邵女士长期睡眠不好,年龄较大,自身免疫较低,加大了HPV感染的风险和自身炎症的可能。
随着宫颈病变的筛查与诊治,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接种的宣教和启动,宫颈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癌前病变成为一大热点。HSIL的手术治疗包括切除治疗、消融治疗。我国目前对宫颈HPV感染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臭氧)、药物(阴道塞干扰素阴道栓,抗HPV蛋白敷料治疗)及疫苗治疗。疫苗接种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成本高、安全性、依从性、免疫维持时间等;有些外用药物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烧伤[3]。老年人的术后恢复能力较弱。因此营养微生态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阴道微生态是以乳酸杆菌等优势菌为主的微生物动态平衡状态,维持阴道正常的pH和上皮组织化生,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4]。阴道微生态为机体免疫组成部分,各种微生物相互制衡,以保证宿主微生物间共生且互相制约状态,形成阴道微生态系统[5]。研究[6]显示,阴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机体感染风险增加,微生物所致的阴道感染会诱使生殖道黏膜出现异常损伤,进而使HPV感染风险增加。
本案例中使用的脆弱拟杆菌具有突出的免疫调节功能[7],脆弱拟杆菌839(Bacteroides Fragilis,BF839)是拟杆菌门中的一株无毒菌株。[8]通过调节阴道菌群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来达到抗癌的效果。地龙蛋白是从地龙(蚯蚓)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提取物中的糖脂蛋白混合物(G90)具有抗氧化作用、纤溶酶和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较强的抑制肿瘤生长和促凋亡作用[9]。硫磺菌是一类食药兼用大型真菌,《新华本草纲要》记载:硫磺菌性甘、温,能够补气益血,主治气血不足现代研究表明,硫磺菌具有调节免变、增强身体机能、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效[10]。大豆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抗癌症、抗氧化、降血压等[11]。因此综合调理让邵女士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来源:肠道微生态邓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