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是研究生,可能听过无数次导师的叮嘱:“想毕业,得先发篇核心期刊。”如果你是年轻教师,可能更明白晋升的关键就在于“发够数量的论文”。
有人问我:“你觉得学术圈最卷的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发论文。”
如果你是研究生,可能听过无数次导师的叮嘱:“想毕业,得先发篇核心期刊。”如果你是年轻教师,可能更明白晋升的关键就在于“发够数量的论文”。
所以,当我看到喻国明教授被推上热搜,说他41年发表了1226篇论文时,我第一个反应是:哇,这人真是学术界的“卷王”!
1226篇是什么概念?算下来,他一年写将近30篇,一个月两三篇。这么一听,你是不是有种“这人是论文生产机器”的感觉?
然而,喻教授本人很快发了一篇微博回应,他说,这种“数据惊人”“学阀”的标签,背后更多是误解和对学术圈规则的不熟悉。
喻国明是谁?简单科普一下,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顶级教授,研究方向涉及新媒体、人工智能对传播行业的影响,长期站在学术最前沿。
有人说他文章质量不高,是“水文”;还有人说他凭借自己的地位占据学术资源,是“学阀”,挤压了年轻学者的机会。
这些指责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喻教授的回应,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复杂的学术圈生态。
我很佩服喻国明在回应中的冷静和逻辑。他并没有回避争议,而是条理清晰地解释了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他强调网上流传的所谓“全球最高产”是没有依据的,他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都算不上“最多产”。
第二,他对“学阀”的定义做了澄清:学阀是把持学术资源的人,而他既没有行政职务,也没有权力垄断什么学术资源,所谓“学阀”不过是一种误解。
他说了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难道学术期刊的编辑们是吃素的吗?如果文章没有价值,为什么会被录用?”
这句话一方面回应了“水文”的质疑,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期刊发文规则的一些问题。
比如,很多期刊不允许硕士生署名,作者人数有限制,而在国际期刊上,多人署名、标注通讯作者早已是常态。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朋友的经历。他研究生期间跟导师合作了一篇论文,但导师为了给他“让路”,硬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第二位。
这样的导师不多,但也说明了有些问题不是单个人能解决的,而是规则需要改变。
其实,把目光放大一点,这场关于“高产教授”的争议,折射的正是整个学术圈的内卷现状。
年轻人发不出论文,是因为资源有限;核心期刊的门槛越来越高,是因为投稿的人太多,而刊发数量有限。
于是,顶级学者凭借经验和资源优势,成为大赢家。而年轻人呢?只能拼命刷数据,逼着自己在“数量优先”的评价体系下苦苦挣扎。
喻国明在回应中提到,他的许多文章都是与年轻学者合作完成的,他甚至会要求期刊把自己的署名放在后面,尽可能突出年轻人的贡献。
这一点值得肯定,但也无法完全改变现状。学术圈的规则仍然在约束着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试图改变现状的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们这些普通人,甚至是学术圈里的小透明,应该怎么面对这种内卷呢?”
我有三点感悟:第一,学术是一场长跑,不是短跑。喻国明的41年坚持高产,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积累。如果你刚刚起步,不必和顶级学者比较,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第二,合作才是未来的方向。现代学术研究越来越需要跨学科合作,而不是一个人闷头苦干。找到合适的团队,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术生态。
第三,创新比数量更重要。喻教授的回应中提到,他关注的领域是新闻传播和新兴技术的结合,比如生成式AI和元宇宙。这些领域充满了前沿性和实践意义,而不是单纯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
回到喻国明的1226篇论文,或许他只是学术圈生态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佩服他的高产,但更需要反思我们所处的学术环境:内卷、资源分配不均、评价标准单一……这些问题早已不是秘密。如果规则没有改变,“1226篇论文”的争议还会继续。
不过,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节奏,不被外界的数字裹挟,也不被内卷的浪潮击垮。
喻国明的回应背后,是对学术生态的真实写照。那么,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会怎么选择?
版权声明:文章为青橙学术原创,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于我们
青橙学术是在线科研教育平台,提供一对一论文辅导、课题申报及论文发表服务,有困难找我们!
来源:青橙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