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河北省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唐山(曹妃甸自贸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RCEP唐山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以“区位优势最大化、服务效能最优化”为目标,创新构建一体化联合办公、一站式办证服务、一网线在线响应、一平台资
发布时间|2025年5月30日
刊物期数|2025年第5期(总第52期)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编译
本期《自贸区动态》已寄出,
敬请订阅单位和读者留意查收。
内容简介
1 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动态
(1)制度创新进展
政府职能转变
5月8日,河北省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唐山(曹妃甸自贸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RCEP唐山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以“区位优势最大化、服务效能最优化”为目标,创新构建一体化联合办公、一站式办证服务、一网线在线响应、一平台资讯发布、一点通智能查询、一场景交流枢纽的“六个一”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移民事务服务“唐山样本”。中心聚焦出入境管理、涉外服务等职能,为年进出外籍船舶超4000多艘次的曹妃甸国际大港提供“家门口”的便利服务,让船员登陆、补给效率大幅提升,为港口物流节约时间成本30%以上。同时,中心充分整合涉外公共服务资源,定期发布涉外权威资讯,积极传播燕赵文化,为在唐外商、外企提供政策咨询、居留旅行、法律服务、语言文化等社会融入服务,全力营造外国人安心、安身、安业的“类海外”社会生活环境,努力实现外国人“来得了、留得住、服务好”。
贸易便利化
5月13日,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联合营口海关创新推出进境粮食后续监管新模式,通过在营口片区“自在营”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增设粮食监管服务模块,实现进境粮食海关后续监管从“人工跑腿”到“数据穿透”的跨越式变革。改革前,每一笔进境粮食调入、调出均需要海关工作人员赶赴现场监管,进境粮食专用运输车辆和集装箱需提前集中查检,流程繁琐,企业等待时间长,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如今,依托“自在营”平台全新上线的粮食监管服务模块,海关可直接调取企业仓储区、装卸点位等高清摄像头的实时画面,形成“视频实时传输+数据自动抓取”的监管闭环,实现申报信息、现场作业的“秒级联动”。新模式通过两大创新突破重构监管流程:一是线上申请代替线下跑腿,企业通过平台提交调入调出申请,海关在线审核通过后,调运作业即时启动。相较于传统模式下数小时的等待,如今审批指令“秒级”下达,全流程线上流转。二是远程实时检查替代现场检查,海关工作人员在线上即可调阅粮食调运现场的监控,查看装卸进度、车辆状态等关键信息,并通过跨关区信息数据共享,与大连、鲅鱼圈等口岸海关协同处置异常情况。新模式预计每年为营口本地进境粮食运输企业减负增效100万元以上。
投资自由化
5月15日,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率先推出跨区域“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通过制度性突破实现“一证照通三区”,这一政策通过流程再造、材料精简,无需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显著降低开办成本,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按下“加速键”。本次改革覆盖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含正定高新区、正定新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重点发展区域。在片区及联动创新区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企业均可申请,尤其利好总部经济、连锁经营、建筑工程等领域企业。拥有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资质的企业,可在多个地址共享同一资质证书,跨区域承接项目更高效,全程网办,电子证照一键下载,政务服务“零跑腿”。“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带来了诸多核心利好。首先是降本增效,减少了重复登记手续,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其次是灵活扩展,企业能够更加自由地跨区域布局业务,抢占市场先机,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监管方面,实行属地监管与信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了企业的合规经营。此外,企业还能享受多区最优政策,获得更多的支持助力发展。
金融创新
5月25日,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携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广西分行),成功落地了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创新业务。这一业务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机制+技术”双驱动,集成创新降碳增效。同时依托数字人民币可追溯、可监管特性,实现贷款资金闭环流转与用途精准管控,兼具环境效益与资金效率双提升。此外,该模式将数字人民币应用深度嵌入绿色信贷场景,通过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数字人民币贷款,既验证了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适配性,又为南宁片区数字人民币试点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助力“双碳”目标与金融开放创新协同推进。在实践效果方面,邮储银行广西分行与广西某国有能源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专项贷款支持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项目高效落地实施。项目投运后年均发电量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约大量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实质性支撑。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更标志着绿色金融与数字人民币场景融合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法治改革
4月27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举办“智链全球护航创新”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活动聚焦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正式启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深化涉外检察、跨区域服务联盟等举措,全面展现青岛自贸片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标杆的创新实践。活动现场,青岛自贸片区与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深化知识产权创新服务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正式落地青岛自贸片区运营。青岛自贸片区还与黄岛区检察院签署《深化青岛自贸片区涉外检察服务保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涉外检察服务中心落地运营。此外,青岛自贸片区联合上海浦东、深圳前海、浙江舟山、天津滨海、江苏昆山、新疆喀什等地检察机关成立“检护自贸”跨区域服务联盟。联盟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强化自贸片区港口、边境检察机关之间联动协作,围绕制度创新、知产保护、涉外法治、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建立线索移送和案件协办机制,强化理论成果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富有前瞻性、指导性强的检察理论创新成果;同时,加强专家共用、数据互联互通、典型示范案例共育共学等资源融通,充分构建多层次合作体系,运用法治力量服务自贸试验区更好发展。
(2)资料数据
海关总署
5月9日,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05万亿元,增长0.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4%。前4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38万亿元,增长9.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8%。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7.25万亿元,增长3.9%。其中,出口4.15万亿元,增长9.6%;进口3.1万亿元,下降2.8%。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我外贸总值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04万亿元,增长9.5%,占我出口总值的60.1%。
(3)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
5月14日,南方财经专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谈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挥国资国企引领作用,助力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为广东国资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提质指明方向。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中坚力量,广东国资国企在过去一年取得不少成效:截至2024年,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3万亿元、利润总额387.83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7.8%、57.2%;省属企业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矿业、先进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化工、建筑、城建运营、食品等9个领域拥有定位清晰、支柱作用明显的实体产业,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21.8%。李善民教授表示,目前广东省属国企呈现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治理制度完善、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的新变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强调要突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突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突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要注重分类改革方向,还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构建国资带动民资、国企带动民企的产业发展生态,同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省属国企和地方国企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链主型”龙头国企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 国外自由贸易区(港)动态
本刊将持续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国际形势演变,以自贸区为风向标,持续追踪世界经贸规则重构浪潮中的中国方案与全球回响。
中美贸易摩擦国际形势与动态(仅刊登部分内容,文章有图表和数据支撑,请订阅完整刊物。)
探究特朗普关税的真实意图 为何难以断言下一步是“减税”?由日本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吉本元解读,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市场分析部采访。
日本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市场分析部:今后的特朗普政策重点,是否会是减税?
吉本元:在2025年5月13日宣布下调对华关税的同一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公布了一项为期10年、总额达4万亿美元的减税法案。其核心内容是将特朗普第一任期实施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原定2025年底到期)进行延长,主要目的是通过延期措施避免2026年税率上调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若政策延长,所得税率将维持现状,对经济的影响大致呈中性。这与第一任期时通过新减税措施提振经济的效果截然不同。此外,共和党内部在减税内容和资金来源上存在分歧。由于需与参议院协调修订法案,短期内能否通过仍不明朗。法案最终落地时间可能拖至临近所得税减免到期的2025年末。鉴于减税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有限,特朗普或将矛头转向货币政策。尽管总统无权直接调整货币政策,但他已多次公开要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降息。然而,在2025年5月6-7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简称FOMC)会议上,降息决定被推迟。会议声明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高失业率与高通胀风险上升,表明美联储正观望关税政策的影响。这释放出“只要存在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就不会轻易降息”的信号。特朗普持续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由于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特朗普计划不再提名其连任,转而启用新人选。外界认为此举意在通过人事调整间接推动降息。据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透露,新主席遴选或于2025年秋启动。尽管这一做法可能动摇央行独立性,但若启用沃什(前美联储理事)、沃勒(现任理事)、鲍曼(现任理事)等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名的官员,由于较易获得参议院批准,市场动荡或可平息。
(资料来源:日本NOMURA Wealth Style新闻网站,由本刊翻译整理)
【备注】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完整刊物内容。
自2021年度起,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自贸区动态》,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和国外自贸区(港)最新动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研究。
《自贸区动态》每月推出一期,是基于我院自建的全国领先的专业数据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数据库”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继《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成果。
【声明】《自贸区动态》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编印的信息刊物,创办于2021年。本刊旨在追踪国内外自贸区发展的前沿动态,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本刊的支持!
本刊知识产权归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所有。欢迎社会各界订阅交流,并敬请尊重刊物的知识产权。如有发现抄袭或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我院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