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对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的“吞并计划”,涉及到领土吞并问题。美国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吞并其他领土的历史。从而让美国不断强大。而有关领土吞并则涉及到殖民主义概念。
一、殖民主义概念
特朗普对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的“吞并计划”,涉及到领土吞并问题。美国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吞并其他领土的历史。从而让美国不断强大。而有关领土吞并则涉及到殖民主义概念。
这里的殖民主义涉及到古典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
(一)古典殖民:
最早的殖民主义是古典殖民,表现为殖民地。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资源和人口,被另一个国家(宗主国)以非自愿或强制的方式占领、控制和管辖。这种占领与控制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以确保宗主国的利益。直接的本质的理解,殖民主义是一国对另外一国的控制。
古典殖民就像以色列现在正想要吞并加沙之所为。特朗普想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也属是古典殖民方式。特朗普的吞并计划在动机上是受到以色列吞并加沙和俄乌战争俄罗斯正蚤食乌克兰领土的启示。之所以特朗普想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则是受特朗普地产商思维原则:位置、位置、位置的影响。
特朗普现采取孤立主义的门罗主义战略收缩,回到北美地区进行地缘领土扩张,以抓住北美基本盘。特朗普选择了把美国自己的蛋糕做大的策略,也就是特朗普在面对中俄这些战略对手捞不到便宜的情况下,只能柿子找软的吃!通过对其盟友体系内的周边弱国进行地缘战略的领土扩张,为其补血,来继续维持其美国霸权。特朗普面对美国单极霸权已不存在的现实,不得已只能进行战略收缩退回至北美,以经营好北美这个基本盘。这样美债全球化正转向美债领土化,从金钱需求转向了领土需求,这意味着国际间的丛林法则将再上台阶。
美国现在的战略策划是必须把北美地区这个基本盘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它将来才有反击的机会。只有把整个北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后哪怕它退到夏威夷以东地区去,都还有胜算的机会,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美国要在短时间内具有形成压制中国军事实力的能力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基本盘不丢,它就有机会。所以特朗普计划通过整合北美地区内部资源,控制住北美地区能源及原材料资源,这些是中美未来进行战略竞争的资本。及控制对未来竞争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以完成美国的北美大一统,稳住未来要与中国进行长期战略竞争的北美基本盘,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样在未来才有实力与中国继续竞争。
这是正处于美国实力衰弱的当下,特朗普要学习安德鲁杰克逊及老罗斯福。利用美国目前在北美地区仍有优势的军事、经济实力,在北美区域内进行地缘领土扩张,也就是进行北美帝国主义扩张,以建立“大美国”。在守住这个“大美国”基本盘之后,才有实力在未来再进行战略上的重新由守转攻。这个是符合美国实力现状的这么一个超前战略布局。把这个基本盘控好之后,才好在未来有可能与中国进行最后的对决。
特朗普的大美国帝国计划实际也是在帮美国的36万亿美债进行化债的计划。就是通过扩大美国领土疆域,提高美国估值,以延缓美元债务危机爆发。而身陷美债危机的美国现在为了维护美元信用,需要大量实物资产的注入,加拿大,格陵兰岛和现金奶牛巴拿马运河都是美国最容易得到的,因为美国所构建的军事、美元、科技体系被中国冲击的玩不转了,迫切要拉下脸寻求超大额的实物有价资产注入,就像当年苏联解体,美国免费获得了大量苏联遗产,克林顿才完成了经济腾飞。
特朗普以房地产商思维,通过“买地”获得土地而把美国自己的蛋糕做大,这对美国有利。这比拜登通过对外遏制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更有利。因为拜登政府的遏制中国策略不但没有效,反而让美国自身更受伤!所以特朗普跟拜登老想遏制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思路。特朗普做大自己的这个思路实际上对美国更有利。就是美国在霸权衰弱之下,只能靠掠夺盟友来为美国输血。这符合基辛格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所以特朗普的战略选择就是利用美国霸权余威仍在,要从美国周边更弱的国家获得土地资源入手,这为美国补血比较容易得手。否则再不做,等到美国霸权结束的时候,则只能靠掠夺其国民了。到那时,美国的盎撒人只能像希特勒那样去收割美国犹太资本了。
判断特朗普即使想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也不会直接采用军事手段,而是特朗普会以军事手段进行威胁恫吓配合,进行极限施压,实际上主要还是采用经济手段,加上政治手段比如配合颜色革命,来最终达成吞并的目标。
(二)新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的最大特点是资本殖民。它不再侵占土地主权,也不再直接奴役人民。而是通过资本完成对国家的控制。新殖民是不灭国,也不抢土地和生产资料,而是对资本进行管控。它的控制只要通过抓财政主权,抓金融主权。这两个主权控制了,其他的不要,然后它再定期吸血。而犹太金融资本在对它国所做的,就是新殖民主义。它不追求土地占有,而是要金融殖民别国。比如新殖民在已经接近新世纪的时候,竟然能对日本和香港这样的地方下手,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殖民形式包括未来可以用数字货币形式对它国进行金融殖民。
而在AI时代,犹太金融资本以互联网数字货币形式对它国进行殖民将是趋势。所以中美AI标准的主导权争夺将是关键。而未来太空殖民也会发生。目前争夺太空主导权,中国已占上风。中国登陆月球处于领先地位。近期所发生的美国利用其霸权余威,与中国争夺卡塔尔商业卫星业务中占了上风,这就是中美进行太空争霸的一个事件。
二、影响特朗普吞并计划的变量因素
(一)取决于这次关税大战的结果。
目前关税战中美博弈中国占了上风,这对特朗普不利。特朗普目前在与中国关税战受挫之后,其关税战重点先放在对欧关税战,然后是日韩台。而关税大战总的结果也会影响特朗普“吞并计划”的推进,若特朗普关税大战不顺,正常情况下则特朗普会有心理阴影,就会对美国的实力评估出现自信心不足,这样特朗普的“吞并计划”继续推进的概率会减少。但若特朗普关税大战失利,若无其他好牌,为了追求其政绩,以影响美国未来的选举,也不排除特朗普会冒险对这三个吞并目标之中最容易得手的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动手。
现在是东升西降趋势,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动,美国单极霸权已衰弱,多极化全球格局形成,现在主要是由中美俄决定了未来世界格局变化。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乱世需要强人统治。
国际上有中美俄三大势力划分的说法:
(1)美国势力范围:
特朗普任上实行孤立主义,美国优先政策。而特朗普的战略收缩,实行孤立主义政策,又有伴随其在北美地区意图进行领土扩张的计划。这很符合特朗普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风格。特朗普任上会将关注点放在北美。
印巴之战之后,美国重新评估了中国的真实军事实力。现在中美军事实力已此消彼长,这只会促使美军在亚洲加快进行战略收缩,在继驻日美军撤出9000人只留1万人之后,现在美军又计划将撤出4500人驻韩美军移至关岛。之前东南亚是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但印巴之战之后,东南亚看到了中国真正的军事实力。印巴之战中国歼10-CE的出色表现,可促使中国的歼10-CE未来可能进入到东南亚的军火市场。也促使包括印尼更靠向中国。中国应借印巴之战之势,布局东南亚,争取在东南亚经济靠中国,安全也靠中国。顺势将美国影响力从东南亚赶出。现在法国也意图想介入东南亚利益。
但美国仍会利用其在全球的800个存量美军基地。利用美国霸权余威,仍在全球施加影响力。包括中东。特朗普目前全力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协助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推动大以色列计划。
实际上特朗普作为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是在配合以色列吞并加沙。但由于美军在红海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进攻受挫,反而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力量在被胡塞武装所消耗,从而让美军在中东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但特朗普的这次中东之行,巩固了美国与沙特、美国与卡塔尔、美国与阿联酋的关系。事实上特朗普正与中国争夺沙特的军工、人工智能生意。但特朗普难以阻止中沙石油人民币,及中国在沙特的5G业务、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中美在沙特也是各得其所。但特朗普中东之行,也有安抚及推动逊尼派与以色列和解意图,好让中东逊尼派默认以色列现在正在进行的吞并巴勒斯坦加沙计划。美国现正对伊朗进行施压,意图让伊朗放弃核武器,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博弈之中。而特朗普支持下的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则有对伊朗、埃及军事进攻的计划。
特朗普为了其中期选举胜利,于5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即所谓的“大美丽法案”。以讨好其选民。但这更让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特朗普现在面对债务危机及政府财政压力,特朗普想靠征收关税来弥补财政收入。所以特朗普正与欧盟打关税战,并与不参与关税战的普京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就是默认俄罗斯继续扩大乌克兰土地,借俄罗斯之手要给欧洲施加安全压力,要让欧洲为了安全,被迫与特朗普达成对美国有利的关税协议。
关税战策划人米兰之前就提出要将征收关税与国家安全绑定。美国对其他盟友国家征税,就要与国家安全挂钩。这样特朗普通过对欧洲征税50%,以对欧洲抽血来为美国补血。而欧洲又不像中国那样,对美可以有足够的关税反制筹码。特朗普现任由俄乌之战继续,以逼正从美国资本市场撤出,不再把美国资本市场当作为安全避风港的全球资本改由投资德国债券中撤出,再投向美国,再逼欧洲财富回流美国。但5月28日,纽约的国际贸易法院裁定,4月2日解放日,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全球实施的关税战无效,法院判定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属于越权。这让特朗普关税战无以为继。而特朗普没有了关税收入,这就意味着美国债务只能是一再升高。
(2)俄罗斯势力范围:
俄罗斯对乌克兰是势在必得。按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战略,俄罗斯拥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可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欧亚大国,就会对欧洲有影响力,就成为了世界一极。否则俄罗斯没有了乌克兰,只不过就是一个亚洲大国。俄罗斯目前缺乏科技力量,必然会影响其军事能力。
印巴之战也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军火出口生意。这让俄罗斯未来主要靠输出能源来维持俄罗斯经济,其未来国家竞争力不足。现在由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俄罗斯已失去了在中东的立足点,也削弱了俄罗斯影响力辐射到非洲。
对俄罗斯来说,俄乌之战继续打下去,俄罗斯只能向东看,俄罗斯与中国的背靠背战略协作关系对俄罗斯的长远发展有利。让中俄关系形成了类似过去的美加关系,具有战略互补性。中国则继续支持俄罗斯经济,俄罗斯持久提供中国安全的能源及矿产。此外俄罗斯还要向南看,继续发展与印度、缅甸的关系。
(3)中国势力范围:
近期关税战及印巴之战助力中国的国运。借印巴之战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的东风,未来中国要在全球增加中国军事力量的存在,扩展中国军事影响力并推动中国的军火生意。中国海军舰队可对外出访,以对外真实显示中国海军力量的强大,可包括出访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国,巡游印度洋、南太平洋等。以展示中国军力,扩大中国军事影响力。并在中国利用对外军火生意,帮目标国建设世界先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所创造的中国安全格局之下,按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特别是南方国家包括中亚、中东、东南亚、南亚、非洲、南太平洋增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并推动亚欧大陆一体化,拓展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并推动中国的以亚欧大陆陆权国联盟边缘化美英日海权国联盟这一中国的全球地缘战略设计。并利用美欧关税战之际及欧洲执政主张绿色环保理念,可促使中国电动车产业、光伏产业绿色能源大力拓展到欧洲市场。而近期召开的东盟中国海合会,也是促使南方国家中的亚太、中东区域合作,并可进一步推动经济金融一体化,也是共同应对特朗普关税战的努力。
中国势力范围包括西太平洋(包括台湾)、中亚、中东、东南亚、南亚、非洲、南太平洋区域。在欧洲中国布局希腊、匈牙利,作为中国在欧洲的桥头堡。目前中东应重点布局埃及及苏伊士运河,这一中东能源和贸易关键节点必须由中国势力所控制,中国可将埃及军队解放军化。在非洲中国会与俄罗斯、法国进行势力范围争夺。在非洲可以将乌干达作为中国代理人,应让乌干达军队解放军化。对非洲进行影响力辐射。
借印巴之战巴基斯坦中械军备赢得胜局的影响力,也让全球知哓了中国的真实军事科技实力。现在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中国要学会当好列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战略进攻态势,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中国要乘印巴之战中国胜局之东风,以中国的军事科技力量,为目标国提供体系化的军事安全保障,以维护其国家安全,推动双方经济长期融合发展,由此推动国际地缘格局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中美俄三角关系:
现在的中美俄三角关系,特朗普想要和俄抗中,分化中俄关系的计划未能达成。目前中俄的背靠背战略协作关系稳固,双方有战略性互补。俄乌之战继续打下去,俄罗斯需要中国的经济、金融、技术支持。中国则需要俄罗斯的长期稳定安全的能源及矿产提供。而中俄联手应对美国对中国有利。
目前中美俄三角关系中。中国的实力不断仍在上升。中国还领导着全球南方国家,朋友圈也不断在扩大。美国由于债务危机、内斗不断,又与盟友分裂,其实力不断在衰弱。俄罗斯则由于俄乌之战已进行了三年,其国力也一直在被乌克兰及欧洲所消耗。也导致俄罗斯在中东、非洲的布局被削弱。这样中美俄三方中,中国处于最有利位置。现在中国的实力是中美俄三方中,唯一仍处于上升阶段的。东升西降的趋势还在扩大。
所以中美俄若要靠谈判来划分三方势力范围。反而对美国有利。事实上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中国应乘中国实力正处于上升势头,应采取战略性主动出击,反而中国可以获取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更多的国际地缘战略利益。
格陵兰岛涉及北冰洋东北航道,随着气候暖化,未来北冰洋东北航道必将是中国能源贸易的主要航道。而一旦美国控制了格陵兰岛,就对北冰洋东北航道安全不利。所以中国要有未来二十年的战略预见性,必须阻止美国控制格陵兰岛。而一旦美国控制格陵兰岛,就可在格陵兰岛布署战略预警雷达甚至战略核武器,这对俄罗斯及中国的战略核安全也不利。在中俄双方共同的利益之下,中俄必须联手阻止特朗普意图控制格陵兰岛,这样就会抑制特朗普推动格陵兰岛“吞并计划”的冲动。
针对美国特朗普意图控制格陵兰岛,中国预判会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由于美国的美债危机,财政收入不足,美国没有几百亿美元预算可以用来支持格陵兰岛独立及加盟公投,吞并计划不可能推动。二是一旦特朗普推进吞并格陵兰岛,中俄基于核战略防御的共同利益,必须采取一致的联手行动对美国进行反制以阻止。三是一旦特朗普控制格陵兰岛的计划得逞,则基于中国的核安全战略,中国应马上推动月球核反击基地计划。
(三)俄乌之战因素
面对俄乌之战,特朗普想要马上停战而让美国全面抽身的计划失败。而现在的特朗普其着眼点重在对欧洲征收关税。甚至为了获得关税谈判利益,还用其他筹码在给欧洲施加压力,也就是特朗普事实上想借俄罗斯之手,以俄乌战争让欧洲产生安全压力,以逼欧洲作出关税让步。而俄罗斯也希望乘胜追击获得更多乌克兰土地。所以俄乌之战短期内停不了。
(四)美国内斗因素
特朗普与民主党的党争激烈。包括清算犹太资本所支持的民主党白左价值观,包括DEI等。这次特朗普针对哈佛大学事件,也是特朗普MAGA派清算民主党白左价值观所发生的美国国内政治内斗。当然特朗普的背后,也有特朗普的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金主要求对哈佛大学校内所发生的学生反以色列种族灭绝抗议行动进行清算。这多少会牵制特朗普腾出精力来考虑“吞并计划”。
(五)美债问题因素
特朗普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美债危机。6月底前有6.5万亿美元美债要到期。现在美债收益率上升,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未来要支出更多利息,目前已超上万亿美元,已超美国军费。现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即所谓的“大美丽法案”。这意味着美国财政收入又在减少。
特朗普想要靠征收关税来弥补,但5月28日,纽约的国际贸易法院裁定4月2日的解放日,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全球实施的关税战无效。这样,特朗普若未来不能征收关税,只能让美债更加上升。这样看来,特朗普与拜登执政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只能靠借债过日子!实际上美国的美债已陷入庞氏骗局。对中国来说,多抛出美债多买黄金,才能减少中国的美债损失。
(六)马斯克因素
现在马斯克已离开特朗普政府团队。之前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好不容易才削减了140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结果特朗普却反手增加军费到1万亿美元为美国军工复合体,让马斯克的辛苦白花了。之前马斯克想要削减美国国防部的开支遇到了巨大阻力。包括查美联储黄金储备也没了下文。表明犹太资本及美国军工复合体才是美国的主宰。特朗普事实上在与犹太资本及军工复合体合作。之前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也遭到了犹太资本的阻击,导致特斯拉股价大跌!表明犹太资本就是要将马斯克边缘化。这让马斯克心灰意冷选择退出特朗普的政府团队。也表明特朗普仍然在维护美国富人利益。事实上特朗普上台的政策实际上是杀贫济富,主要还是在维护美国富人利益。特朗普根本不具有像马斯克这样的变革基因。这样美国内部现存的根本性矛盾在特朗普任上根本解决不了!特朗普所做的不过只是将美国的危机延后,结果也只会让美国债务再次上升!而商人基因的特朗普反而更关注其家族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现在特朗普在马斯克退出之后少了马斯克加持,特朗普的执政功力也少了一半。现在特朗普与犹太金融资本和解,双方关系更密切了,来自华尔街索罗斯基金会背景的贝森特成为了特朗普的新红人,就是一个标志。特朗普与犹太资本双方合作多了,就增加了犹太资本对特朗普MAGA派政策的制约。而犹太资本主张新殖民主义,要金融殖民控制不要土地。这与特朗普的古典殖民要吞并土地的思想理念相佐,这样在犹太资本的制约之下。特朗普会更注重维持美元霸权,对属于古典殖民风格的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巴拿马运河的计划会受到犹太资本的抑制。现在贝森特的金融影响力已超过了马斯克的太空殖民影响力。
(七)美国实力因素
特朗普想要推动孤立主义的领土扩张,但这个“吞并计划”是要建立在美国的实力基础上。现在美国的实力不够,已深陷美债危机,更多地只是在考虑怎样开源节流,而执行“吞并计划”却只有支出却没有短期回报。所以即使美国吃下了,反而也成为了美国的负担。反而会加重加快了美国的衰弱。这会让特朗普考虑再三。
三、全球格局变化
(一)美国在亚洲已不能碰中国
以印巴之战为契机,中国的军事实力日益上升也已被全球看到,中国的军事装备经过了实战考验。而中国军事实力强大的现实,只能让美军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美军被迫退回到第二、第三岛链。
中美之间的军事实力决定了,台湾问题现已不成为特朗普可以与中国进行交易的筹码。对于台湾问题,大陆现已有足够能力独自解决,已不怕美国的任何干涉。所以特朗普把台湾问题当作筹码以交换利益对中国无效。特朗普以台湾为筹码,要求与中国交换利益中国绝不应答应。中国现就应做中国该做的,包括继续抛出美债多购买黄金,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继续做好武统台湾的军事准备,包括加快福建号航母快速成军。以战略主动性,一切按自己的节奏推进统一进程。
若特朗普通过“购买土地”来改变地缘政治,以稳住美国霸权的策略。那对中国的启示,就是中国也要通过改变中国周边地缘战略态势,来增强中国的国力。这样,中国收台是必须的!
(二)美对欧关税战,让特朗普少了控制格陵兰岛的筹码
特朗普为了欧洲关税战,已失去了将格陵兰岛作为默许俄罗斯继续多占乌克兰领土,而与俄罗斯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之前若无关税战,特朗普可将默许俄罗斯多占乌克兰领土,来交换俄罗斯默认由美国控制格陵兰岛。
特朗普要吞并格陵兰岛,也许格陵兰岛上所拥有稀土矿藏这个是特朗普为之动心之处,但稀土关键是精炼,技术都在中国手上。而吞并格陵兰岛特朗普需要对付丹麦政府。现在背后支持丹麦的欧洲现在是以白左势力为主,它们与特朗普的价值观不同。这让特朗普增加了难度。而美国要吞并格陵兰岛,就必定会推动格陵兰岛独立,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美国砸下几百亿美元让格陵兰岛人进行独立及加盟公投,但在美国正面临债务危机的当下,美国没钱就推动不了。
(三)欧洲关税战妥协的可能性及德法变化
中国应关注美欧关税战的结果。之前英美贸易协议中已有加入美国长臂管辖中国投资英国的内容。现在的美国纽约国际贸易法院有关关税战不合法的裁定,让特朗普的关税战受挫。
现在德国开始增加军费,并增加对乌克兰的军援以抗衡俄罗斯。在特朗普的孤立主义美国优先政策之下,德国有开始追求其军事独立性的迹象。
法国经济受挫:歼10C打掉了法国阵风的神话,狠狠打击了法国军工产业。还有中美关税战导致法国奢侈品由中国代工的真相被揭露,导致法国奢侈品产业收入下降。还有中国已对法国白兰地的对华贸易进行制裁,加上俄乌战争也导致法国经济更加虚弱,民众物价上涨,这都让法国经济雪上加霜!这让法国马克龙恼羞成怒,马克龙想要在中国的经济根据地东盟施加其军事经济影响力,想要与中国在东盟争夺经济利益。
(四)吞并巴拿巴运河
因为印巴之战中方为最大受益者,李嘉诚也开始从执意要转让其旗下港口与中国政府进行的博弈中退缩。中国绝不能心存幻想,要认清李嘉诚是精神西方人的真面目。中国政府无论如何都应控制住李嘉诚以及其公司旗下的43个港口转让项目不让其出售,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安全法》,包括因其家族成员为加拿大人,甚至禁止其进入香港,也不允许其进入中国境内经商。只有让其感到痛,才能逼其放弃与贝莱德集团的港口交易。中国并要做好与美国打好海运战的准备。现在特朗普仍有求于中国,还不想与中国彻底翻脸。而中国手上包括还有美债筹码。
(五)吞并加拿大
加拿大现在是坚决反对特朗普的一方卡尼胜选上台,这证明了加拿大现在的民意。而卡尼比克鲁多对特朗普更加硬气,这增加了特朗普吞并加拿大的难度。
【新任加拿大总理卡尼】
现在是反对特朗普的加拿大白左势力的代表卡尼刚上台。这位新任加拿大总理,曾做过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仍然坚持白左价值观高于一切,主张优先要与欧洲发展经济关系。但加拿大作为资源大国,与欧洲经济缺乏互补性。在美加贸易冲突背景下,加拿大若不与中国加强经济关系,损失的只能是加拿大自己。而现在卡尼与中国的关系定位是经热政冷,即使中国向加拿大购买石油,卡尼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仍不乐观。
(六)中国应对特朗普吞并计划的原则
中国应坚决反对吞并格陵兰岛并可采取行动。对吞并加拿大由加拿大自己去处理。对吞并巴拿马运河中国则坚决反对并可采取行动。
中国手上除了抛美债之外,还有中东牌这个筹码可以反制特朗普,包括支持胡塞武装、军事化埃及。之前中东由于阿萨德政权垮台,中俄在叙利亚的影响力减少。进而也削弱了伊朗什叶派之弧的势力,影响到中国在中东的布局。现在中国应利用印巴之战巴基斯坦中国装备的胜利,大力军售埃及,让埃及解放军化,由埃及代中国看守苏伊士运河,中国加强对埃及进行布局,以挽回中东一局。
并加强与伊朗的石油贸易。目前中沙石油贸易量减少了,但要与沙特推动人民币黄金。比较沙特,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量较多。
综上所述,判断特朗普的“吞并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正在减少。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