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炬|刘巧:丝路新篇 一位汉语教师的沙漠文化守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6-05 04:49 6

摘要:师者如炬,照亮前行。近年来,我县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躬耕教坛的好教师。他们坚守教育初心、笃行育人使命,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我县教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师者如炬,照亮前行。近年来,我县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躬耕教坛的好教师。他们坚守教育初心、笃行育人使命,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我县教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讲好教育故事,传播正能量,激励广大教师争当有“教育家精神”的“四有”好老师,唱响华容教育,现开辟专栏,展现我县教师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

刘巧,马鞍山实验学校教师,1992年2月出生,从教12载。2024年入选“海外支教人才库”,同年8月通过层层选拔,外派阿联酋“你好教育”任教中文。 曾先后荣获湖南省微课、论文、案例一等奖及岳阳市精品课一等奖,并获评县“优秀教师”“书香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四十节课的“时差人生”

在外派阿联酋的一年对于刘巧而言,时间仿佛被赋予了双倍密度。每周四十多节课程的密集节奏是她的教学常态。她深知,教室里的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对中华文化的深切期盼。因此,即便学生因病请假,她也总会想方设法补课,只为不辜负每一颗渴望学习中文的稚嫩心灵。这份全情投入,换来了孩子们眼中对中文真切的热爱。家长们欣喜地反馈:“孩子现在回家总爱说中文,对中文课特别期待!”——这份源自心底的喜爱,胜过任何嘉奖,也是她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二、会呼吸的“移动中国”

刘巧精心创造特别体验,让文化认同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她带领学生登上“反‘独’促统亚洲高峰论坛”的庄严舞台,表演红色主题朗诵。那一刻,孩子们眼神中的认真与理解前所未有。自此,他们对祖国的情感联结愈发深厚具体。

可喜的变化悄然发生:曾经热衷他国度假的孩子们,如今心心念念“回中国看看”!他们兴奋地向刘老师发来登长城、逛外滩、看兵马俑的视频,雀跃之情溢于屏幕。更有学生分享:“老师,听了您的建议我去了北京!天没亮就去看升旗,国歌响起时,我们像您教的那样站得笔直!我们登长城大喊‘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圆明园遗址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旅行归来,孩子们像献宝般送来北京果脯、西湖龙井、苏州丝巾……这些跨越山海的“中国味道”,是文化亲近感的甜蜜见证,更是纯真谢意的无声表达。

三、荣誉背后的默默坚守

回首这一年,刘巧最珍视的财富是与学生、家长间深厚的情谊。孩子的纯真喜爱与家长的真诚信任,是她疲惫时最温暖的慰藉。荣膺学校“年度优秀教师”,是对她工作的肯定。

然而,荣誉背后是无数个被思念浸透的深夜。儿子的成长只能透过屏幕感知,外婆声声“等你回家”是心底最柔软的牵挂。正是这份对“小家”的深切思念,让她更深刻领悟“大家”的意义——她的坚守,是为了让海外华裔少年乃至更多外国孩子,“通晓”中华语言,“连接”文化根脉,铭记“我们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异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她深知,自己点燃的或许只是微小的星火,但正是这无数星火的汇聚,让中华文明的光芒,在遥远的波斯湾畔,在年轻的心灵沃土上,生生不息地传递、闪耀。这条路,写满乡愁与汗水,更铺满了文化传承的希望与磅礴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