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青蛇年,老人说“双春闰六月,4人要躲春”,指哪4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6-05 14:04 5

摘要:有些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今年有点特别——农历不仅闰月,还碰上了“双春年”。打开黄历一看,发现竟然有两个“立春”,再加上一个“闰六月”,不少人听完直呼:这是什么“神年份”?

一转眼,2025年过了快一半了。

有些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今年有点特别——农历不仅闰月,还碰上了“双春年”。打开黄历一看,发现竟然有两个“立春”,再加上一个“闰六月”,不少人听完直呼:这是什么“神年份”?

这时候,老人们的经验又派上了用场。一句老话被翻出来了:“双春闰六月,4人要躲春。”

一听这话,很多人心里一惊:躲春?啥意思?谁需要躲?我是不是也在这“四人”里?

别急,今天就来认真聊一聊这件事,不搞神神叨叨那一套,咱说点实在的、能听得懂的。

先把概念理清。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也就是民间说的“青蛇年”。

这一年比较罕见,有两个“立春”——一次在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另一次在腊月二十五(2026年2月4日),这就是所谓的“双春”。

再加上还有一个“闰六月”,也就是一年里出现两个农历六月。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2025年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不过老一辈人说的“躲春”,并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提醒。在传统节气交替、新旧年交界的时候,有些人群体质本就容易波动,精神状态也更敏感,所以提早预警,提前做准备,就显得特别有必要。

1、年运犯冲的人

每年属相都有“值太岁”“冲太岁”这些说法。2025年是属蛇的本命年,刚好“值太岁”,属猪的人与蛇相冲,属于“冲太岁”。

虽然听着有点传统色彩,但换个角度说,本命年和冲太岁的人情绪波动更大,遇事更容易“想太多”,身体也容易出状况。这类人群,到了立春时节,确实要比别人更注意调养和情绪管理。

“躲春”说白了就是提醒你,别太硬撑,压力大的事别都往自己心里堆。放慢节奏、规律作息、少熬夜,比什么都强。

2、身体虚弱或刚生病的人

每年春季气候多变,而2025年春天时间跨度更长,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春气”在蔓延。对体质较差的人来说,这是个考验。

特别是刚做完手术、经历过大病初愈的朋友,免疫力还在恢复中,春天乍暖还寒的天气最容易反复。老人常说“躲春”,其实是让你别在春风里乱跑,不是迷信,而是让你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这一年,补一补、养一养,让身体稳定下来,才是硬道理。

3、情绪易波动的人

有些人天生敏感,遇事爱钻牛角尖。每逢节气变动或季节交替,总会感觉心浮气躁、失眠多梦。

尤其是2025年这样“双春+闰月”的年份,节奏被拉长,环境变化更复杂。这种时候情绪不稳的人更容易焦虑、紧张,甚至影响人际关系。

“躲春”对这类人来说,不是“避开什么坏事”,而是提醒你:在立春前后,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远离社交、给自己留出缓冲空间,把状态调稳,不被外界牵着情绪走。

比如看点轻松的剧、做点重复动作的手工活儿,或者单纯地去附近的绿地里转转,让神经放松下来,也是一种“躲”。

4、孕妇和备孕人群

这个群体每年都属于“重点关照”的对象,不管有没有“双春”,都要讲究个“稳”字。

2025年因为节气拉得长、气候波动更大,准妈妈和备孕人群的身体适应难度也会更高。

“躲春”的建议其实就是——春季慎动、不折腾。能不熬夜就不熬,能不搬家就不搬,能不参加熬体力的聚会就好好在家歇歇。

身体是根本,调养是关键。你照顾好自己,孩子自然也会更平安。

很多人听到“躲春”这个词,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要算个时辰、躲在房间不出来?

其实大可不必。

这是一种生活提醒,不是神秘仪式。真正的“躲春”,是让你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不在节气转换、情绪不稳的时候乱动折腾。

你可以是躲在图书馆安静读一下午书,也可以是关掉手机、不理群消息,哪怕是晚上早点睡,都是一种“躲”。

说到底,不是春天伤人,是人在季节变化中,没照顾好自己。

2025年,是一个节气比较“特殊”的年份,有两个立春、一个闰六月,从农历角度来看确实少见。

但咱们不搞神神叨叨那一套,“4人要躲春”,说白了是希望你别硬顶,别急着发力,而是顺着身体、情绪的节奏走,把自己照顾得更稳妥一些。

来源:倾心的花小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