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胆总管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胆汁的成分失衡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磷脂等成分,它们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当胆固醇含量过高,或者胆盐、磷脂相对减少时,胆固醇就容易析出结晶,进而形成结石。例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人群,胆汁中胆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它的出现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威胁。了解其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是守护胆道健康的关键。
胆总管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胆汁的成分失衡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磷脂等成分,它们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当胆固醇含量过高,或者胆盐、磷脂相对减少时,胆固醇就容易析出结晶,进而形成结石。例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容易升高,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另外,胆道感染也与胆总管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细菌感染可使胆道黏膜受损,胆汁中的成分发生改变,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形成结石。一些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进入胆道后,其尸体或虫卵可作为核心,使胆汁中的无机盐等物质围绕其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胆总管结石的症状表现多样。许多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可呈阵发性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常常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结石阻塞胆总管,导致胆道内压力升高,刺激胆道平滑肌痉挛所致。黄疸也是常见症状之一,由于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从而使皮肤和巩膜发黄。患者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这是胆红素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的。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胆道疾病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果结石引发胆道感染,患者还会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体温可高达 39℃甚至更高,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针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对于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 0.5 厘米且无明显症状的,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通过使用一些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可能使结石自行排出。同时,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并定期复查,观察结石的变化情况。
然而,对于大多数有症状的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方法,医生通过在右上腹做一个较大的切口,直接打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然后放置 T 管引流胆汁,以防止胆管狭窄和胆漏等并发症。这种方法手术视野清晰,但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只需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通过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取出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也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它是通过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处,然后进行造影、乳头切开等操作,将结石取出。这种方法不需要开刀,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更小,但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并发症风险,如胰腺炎等。
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术后患者都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定期复查。饮食上要遵循低脂、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结石复发或其他胆道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守护胆道健康。#领航计划#
来源:德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