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于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火热征稿之际,向全球华语作家发出邀约:“期待全球华语作者以笔为舟、以文为棹,在升庵文化的长河中溯流而上,让华语写作的时代佳作闪耀于世界文学的殿堂。”
近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于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火热征稿之际,向全球华语作家发出邀约:“期待全球华语作者以笔为舟、以文为棹,在升庵文化的长河中溯流而上,让华语写作的时代佳作闪耀于世界文学的殿堂。”
“年轻化”的文学盛宴
“年轻化”“新生代”正成为近段时间当代文学力量的代名词。而当下,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征文如火如荼,“年轻化”“新生代”同样也是本次文学奖的主题。
据了解,为鼓励青少年创作,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增设“学生写作奖”,吸引了新都学籍的中小学生及属地大学生积极参与。此奖对作品题材、字数及是否发表无限制,以此提升青年学子投稿的兴趣。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学生投稿作品1500余篇。
“年轻人是文学的未来,培养和发掘更多的新人,文学事业才能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一届“杨升庵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穆涛说,文学如何照亮未来?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是新都表明的态度。
2024年,穆涛在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现场宣传升庵文化
“无论是考据文献的学术论文,还是改编IP的创意写作,甚至是散文、田野笔记,你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领域。作为杨升庵文化青年研究者,我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杨升庵文学奖’。”90后学者、博士樊华这样说。
“多元化”的文化传承
除了增设“学生写作奖”,小新还了解到,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还新增了“新都书写奖”,面向全国征集专题书写新都历史、人文、风物的作品,强化地域主题创作。同时,还在评选机制上进行优化,戏剧文学类征文奖接受“已公映/公演的影视、舞台剧、原著小说”参评,推动文学与影视产业联动。
“本次征文将面向更多的投稿者,面向更多元的类型,我觉得,这会把升庵文化、新都故事传播得更好、更远。”西南林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云南省杨升庵文化研究者张昌山评价道。
位于新都桂湖公园的升庵书屋
如张昌山所言,多元化、系列化,亦是新都区升庵文化宣传的重点。近年来,新都区以升庵文化为核心,打造出一系列文化地标,从庭院实景歌剧《杨升庵》,再到状元邮局中的AI“升庵”形象,状元故里的故事正变得越来越生动。2024年,“新都以杨升庵文化传承为载体,擦亮古蜀名都城市名片”获2024丝路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实景歌剧《杨升庵》之《状元府第》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上演
新都传承升庵文化,评奖也是举措之一。据悉,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将聚焦从单一文学评选向文化生态构建的转型。其新增奖项将填补地域书写与青年创作的空白,更以新都非遗资源、升庵文化IP为依托,将文学创作嵌入城市文脉延续和国际传播,使奖项成为守护城市“根与魂”的核心载体。
“在我看来,‘杨升庵文学奖’举办的经验,或可为同类地域性文学奖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阿来说。
文学奖的意义,不仅在于颁奖,更在于点燃每个人心中的文学灯火。
这是一个从地方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文化的自信,看到了时代的进步,看到了新都文学的力量。
云南省安宁市杨升庵博物馆中的升庵塑像
当前,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正面向全球火热征文中!
征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
期待你的参与~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作品征集延期公告
经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工作会议研究,并报杨升庵文学奖组委会同意: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作品征集截止时间,由2025年5月30日延至2025年7月10日。
附: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参评作品申报表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开始征稿啦
阿来邀约: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征集参评作品
记者 | 包瑞雪 刘正川
排版 | 刘正川
编辑 | 邓 肖
审核 | 张晓迪 张璐玮
来源:新都发布